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胡济卫顶端签约作品‖维特背后的两个女人/发菲律宾《商报》

时间 2023-06-15 11:50:14 来源:顶端新闻  

维特背后的两个女人


(资料图片)

□胡济卫

歌德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乃至欧洲最著名的诗人。他最初的成名并非是因为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而是因其于1774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这部“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勃兰克思语)的作品,成就了歌德在德国、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盛名。

“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哪个不善怀春?”这是歌德写在《少年维特之烦恼》扉页上的著名诗句。1772年5月,23岁的歌德遵照父亲的意愿,到威茨拉尔的帝国高等法院实习,在一次乡村舞会上,他认识了天真美丽的少女夏绿蒂﹒布甫,也就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绿蒂,并对她产生了炽热的爱情。后来,当歌德正式向夏绿蒂求婚时才知道,夏绿蒂早已与她的男友克斯特纳尔订了婚。

18世纪末叶的德国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政治和经济都很落后。歌德的故乡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是一个具有独立地位的所谓帝国城市,商业虽然比较发达,却仍保留着中世纪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其他陈规陋习。因此,他和夏绿蒂这次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自然遭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指责和反对。面对世俗和陈规陋习的强大压力,歌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和痛苦。此时的歌德,脑子里经常出现自杀的念头。四个月后,他不辞而别,毅然回到了故乡法兰克福。

从威茨拉尔回到故乡的一个多月后,歌德突然收到了他的一位名叫克斯纳尔的莱比锡大学同学的来信,从信中他得知了一位叫耶鲁撒冷的大学同学在威茨拉尔自杀的噩耗。这位同学自杀的原因是,他恋慕上了一位同事的妻子,遭到拒斥后,又经常在工作中受到上司的挑剔,并在社交场中常常被贵族男女轻侮。这件事大大震动了歌德,使他联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对自己的不幸更是久久不能释怀。

1774年初,女作家索菲﹒德拉﹒罗歇的女儿玛克西米琳娜来到法兰克福,嫁给了一个名叫勃伦塔诺的富商。当时的玛克西米琳娜只有18岁,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歌德从前就认识她,对她很有好感。重逢之后的两个年轻人都很高兴,经常相约一起到风景如画的莱茵河畔郊游,并一起朗诵荷马、品达和“莪相”的诗歌。后来,二人过从亲密的消息传到了勃伦塔诺的耳里,引起了勃伦塔诺的嫉妒和警惕。勃伦塔诺比玛克西米琳娜整整大20岁,是一个有着5个儿女的鳏夫,虽然手里有点钱,但为人粗俗,玛克西米琳娜十分厌恶他。由此可见,她与当时年轻而又风流倜傥的歌德重逢后一见钟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德国和中国一样,是不允许一个贫民阶层的人去勾引富人家的老婆的。显然,歌德的第二次爱情注定也是没有结局的。不久,二人的关系被勃伦塔诺发现,勃伦塔诺与歌德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新的刺激和打击,令歌德心灵中的旧伤又流出血来,使他愤而提笔,下决心抒写出两年来自己在爱情生活中所经历和感受的全部痛苦。由此,便产生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世界名著。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中,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的痛苦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所以恩格斯说歌德写成了《维特》,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因此,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重读《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时候,是不应该忘记夏绿蒂﹒布甫和玛克西米琳娜两位美丽的女子的。正是这两位德国女性,成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正是这两位女性,成就了歌德这位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和诗人。

刊载于菲律宾《商报》2023年6月15日“大众论坛”版特稿

胡济卫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