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演变和人口流动等现象,无子女或者子女因工作、家庭等原因离开老人,另行组成家庭,使空巢老人群体逐渐增多。
而配偶一旦离世,必然会对空巢老人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而这种打击可能让老人表现出认知功能损害、睡眠饮食较差等症状。
他们可能对事物兴趣减低,出现悲观、消极等情绪,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轻生自杀倾向。
空巢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的越来越多,他们的的心理状况,亟待关注。
佳节华灯初上时,高堂白发盼儿归
子女是每个父母辈子投入感情最多的家庭成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在小时候无微不至的照顾中,老人已经习惯了和儿女共同相处的每一分钟,习惯了为儿女操持家务,习惯了为儿女缝衣补被。
当儿女离家的时候,老人们虽然会有心理准备,内心深处还是会产生孤独和伤感的情绪。
健康基金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仅有20%出现心理疾病。
而在空巢老人中则有 60%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一比例则为 29.85%。
空巢老人年龄较大,在晚年会常常感到孤独,而如果这一时期,子女没有陪伴在身边,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长期无人陪伴照顾,生活单调寂寞,缺少精神慰藉,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心理学上称之为“空巢综合征”。
逢年过节,提前若干天便翘首盼望着归家的儿女,已然成为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约定俗成的集体行为。
儿女一声轻描淡写的“有事,不回来了”,轻而易举地就把老人从焦灼盼望的欣喜中拉回冰冷残酷的现实。
空巢老人的独白:当这个世界不再需要我
空巢老人由于社会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圈也随之变小,对配偶及子女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缺少家庭支持或家庭功能缺失更易造成不良心理产生。
客观地说,当前社会现实令空巢老人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导致其活动的社会空间得到限制,社会支持的缺乏更易使空巢老人产生孤独和社会抛弃感。
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差、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更易受外界刺激影响,遇事常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产生消极情绪且呈上升趋势。
因为得不到合理宣泄,就会变得更加悲伤痛苦,容易陷入到一个不好的循环当中去。
他们因病痛缠身,日常生活变得困难,社会活动减少,导致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值降低,心理负担加重。
患慢性病时间越长,抑郁程度越严重。研究显示,患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可高达50%。
空巢老人情绪低落易诱发免疫功能异常,亦会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
另一方面,因长期服药和各种治疗费用,使空巢老人经济负担加重,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将逐渐降低,精神世界逐渐贫瘠。
在经济及病痛的双重压力下,使长期患慢性病的空巢老人抑郁程度更加严重。
空巢不能空心,让空巢变暖巢
相关研究表明,自评健康情况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子女关系比较亲近,是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空巢老人的躯体健康水平越高,相应的心理状态越好,越具有心理弹性。
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对心理弹性产生显著影响,也能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影响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能够减少负面情绪,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园艺疗法”是一种被证实的、积极有效的身心疗愈手段,年近正逐渐被现代社会所认可和应用。
从医学角度来看,园艺和自然欣赏可以减轻个人的悲伤和压力。
可以改善老年人在养老院的日常活动及提高幸福感和人际关系亲密度,也可以预防认知衰退 和改善疗养院老人的睡眠、忧郁情绪。
室内园艺种植桌游戏设计改善老人认知功能,可以降低社区老年人免疫衰老和炎症的生物标志物。
此外,空巢老人的问题还需要重视社会以及他人的力量。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不是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
他们需要社会以及他人的帮助,他们需要更多人的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重视起来。
空巢老人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对于激发内在积极性,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防止病态人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应高度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韧性状况,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注重培养空巢老人的心理韧性,促进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生活。
有学者指出,老年抑郁状态与家庭亲密度、情感度和合作度呈显著负相关。
那么,促进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可从这几方面入手,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或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尊重理解老人。
以适当的方式应对老人的情绪波动,使家庭成员充分意识到家庭凝聚力和浓厚亲情对老人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积极沟通也是减少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的重要途径。
远程视频聊天可减轻老人抑郁孤独情绪,工作在外的子女可每周与家人视频聊天 5-10分钟,利用互联网可便捷地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减轻空巢老人的孤独情绪。
结语
面对我国老龄化快速加深及家庭结构的巨变,老年人及空巢老人的数量呈逐年激增状态。
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它通过满足个体需求,降低压力水平,缓冲压力的影响,促进身体健康。
让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地安享晚年,离不开整个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可建立空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掌握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等基本情况,有助于社区工作者进行针对性护理。
发动社会组织力量,可以招募志愿者走进社区,为空巢老人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心理讲座或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
鼓励空巢老人在活动中敞开心扉,缓解自己内心孤寂。
社区可以建立老年交流俱乐部,组织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与其他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分享。
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使他们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愉悦。
同时,社会还可以完善社会养老机制,建立一支社区养老服务队伍,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照护。
此外,还要加强对于空巢老人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宣讲。
普及健康知识,向其讲解各种疾病的注意事项、用药指导。
详细了解研究对象的健康问题,包括既往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等,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帮助老人维护身心健康。
关爱空巢老人,是一份良心的事业,更是希望的事业。毕竟,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天。
参考文献
《老年行为医学》
《社会心理学》
《老年心理学》
《老年心理照护》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