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 >

不可取代才有价值!采埃孚携最新线控及电驱动技术亮相慕尼黑车展

时间 2023-09-08 15:33:24 来源:西游社  

中国供应链企业,随着中国车企成长起来了。


(相关资料图)

比亚迪就是一个例子。

近日,瑞银证券研究部发布比亚迪海豹汽车拆解报告,发现比亚迪海豹汽车比特斯拉Model 3的成本要低15%。

更重要的是,瑞银本次拆解证实了:比亚迪海豹汽车不仅具有成本竞争力,而且还有技术含量、科技含量,以及在集成度、垂直整合方面产生的优势。

那么,传统零部件巨头,是否在新能源车时代中,继续有一席之地呢?

采埃孚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财报现实,在全球充满挑战和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展现了韧性,实现销售额233亿欧元,比去年同期销售额(212亿欧元)增长约10%。调整后息税前利润总额为9.41亿欧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51亿欧元)。看样子,老牌巨头们市值可能不如新兴玩家如宁德时代,但收入和市场份额还是处变不惊稳健发展。

然而2023年伊始,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却陷入了深深的内卷淘汰赛,挣钱的企业少之又少。

采埃孚是怎样做到的呢?

《西游社》在慕尼黑车展期间,对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采埃孚集团董事斯蒂芬·冯·舒克曼 (Stephan von Schuckmann) 和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汪润怡进行了专访。

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表示:“采埃孚集团目前正在加速转型。2015年,我们60%的业务依赖于燃油车。到去年底,这个比例下降至27%。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埃孚致力成为持续性的创新领导者。我们不仅聚焦电驱动和底盘技术,也在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战略。通过在中国和全球各地持续投资建设工厂和研发中心,目前,采埃孚已经赢得了很多整车公司的信赖,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我们已经获得了300亿欧元的全球电驱动订单。”

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

01

深藏Blue的线控底盘高手

高手的定义,是拥有领先的不可取代的技术。采埃孚的底盘线控技术,就让中国车企钦佩羡慕不已。

虽然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零重力座椅、大冰箱、大彩电,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各级别电动车上常见的配置,但底盘等硬件功夫,相当于习武之人的马步,却还是传统零部件巨头扎实。

底盘线控技术是现代汽车工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特别是在向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更高级别的车辆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AG)在自动驾驶、电驱动技术和整车底盘技术等领域居于行业领先位置。

线控技术(又称为“by-wire”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最典型的如电子助力转向(EPAS或EPS)、制动、转向或减振系统等。因为控制指令不再通过机械方式传输,可以减少机械部件,提高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创造条件。

可以说线控技术开启了车辆控制的新时代,是软件定义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基础。

柯皓哲博士因此自豪的表示,采埃孚在市场上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没有其他供应商能够如此全面地提供纵向、横向和垂向的动态控制组合。车辆运动控制软件 cubiX 协调所有车辆运动,确保协调地加速和制动、精确地转向并提供舒适的阻尼。

底盘技术关系到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尽管中国汽车品牌在内部市场非常受欢迎,但在欧美市场等更严格的汽车测试中,这些车型有时在底盘性能、悬挂调校等方面不及传统的欧洲或日本车型。

作为行业领先的线控技术开发商和制造商,采埃孚此次展示的线控系统有线控转向(包括后轮转向)、带有集成制动控制的线控制动以及电控主动阻尼系统。通过将这些技术整合并使用cubiX软件整体协调,采埃孚的智能网联底盘系统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埃孚在2023 IAA Mobility上展示线控技术产品

采埃孚线控系统,用于纵向、横向和垂向动态控制的智能网联底盘系统可以改善驾驶动态性能,执行器和产品功能可满足三个方向上的车辆运动控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纯电控和智能网联线控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车辆控制、更短的制动距离,同时让车辆转向更灵活,高速行驶更稳定,续航里程和效率也更高。

02

800伏电驱动系统与无磁零稀土电机

采埃孚集团在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 2023)上,也推出了轻量化800伏电驱动系统,以及更为紧凑和高效的无磁零稀土电机。

紧凑的轻量化800伏驱动系统

在此次慕尼黑车展上,采埃孚还展出了面向未来的800伏电驱动系统EVSys800。EVSys800是模块化的800伏驱动系统,由碳化硅功率电子设备、电机及减速器组成。采埃孚EVbeat概念车在设计极其紧凑轻便的同时,性能却毫不逊色:后桥最大扭矩为5200牛米,换算成扭矩密度为70牛米/千克,这对于乘用车来说是极高的。该车电动机的持续输出功率约为峰值功率的75%,分别达到206千瓦和275千瓦。

在尺寸方面,得益于紧凑型减速器和采埃孚电动机的“编织绕组”专利技术,此驱动系统的宽度减少了50毫米,从而能在驱动桥上实现同轴安装,节省了空间。EVSys800的总重量为 74千克,拥有与当前采埃孚量产800伏系列驱动系统相同的输出功率,但是重量减轻了约40千克或30%。

全球最紧凑、扭矩密度领先的

无磁零稀土电机

车展开幕前,采埃孚还宣布开发出一款无需磁性材料的驱动电机。与当今单独励磁同步电机的无磁概念不同,采埃孚内转子式感应励磁同步电机(I2SM)可通过转子轴内感应励磁机传递磁场能量,在确保电机独具紧凑性的同时实现最大功率和扭矩密度。

全球最紧凑、扭矩密度领先的无磁零稀土电机

这种先进的励磁同步电机迭代款是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化方案。目前,后者在电动车中的使用最广泛,但均需稀土材料才能生产。根据内转子式感应励磁同步电机的特性,采埃孚正在制定新标准,以实现电机的极高生产可持续性,及强大的功率输出和电机效率。

采埃孚集团董事斯蒂芬·冯·舒克曼(Stephan von Schuckmann)表示,采埃孚在这款零稀土无磁电机上实现了再创新。在此基础上,采埃孚正在不断改进电驱产品的组合,创造更具持续性、更高效和更节约资源的出行方式。采埃孚所有新产品均遵循此指导原则。这款超紧凑性的无磁电机,强有力地证明了采埃孚的战略,即通过提高电驱装置效率来实现更高的资源效率和可持续性。

采埃孚集团董事斯蒂芬·冯·舒克曼

采用强大紧凑封装方式的内转子式感应励磁同步电机,不仅无需稀土材料,还消除了传统永磁同步电机中产生的阻力损耗,并由此提高诸如高速长途行驶时的电驱效率。

斯蒂芬·冯·舒克曼表示:“我们之所以能够持续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这是因为采埃孚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一直在不断进取。比如,采埃孚在历史上是领先的变速箱制造企业,我们的8挡自动变速箱在市场上非常著名,但现在我们也根据市场的需要持续将其电动化。我们与竞争对手差异化发展,与其相比,我们的电驱动系统具有很多优势,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升它的效率。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一直走在市场前列。”

03

继续强化“在中国,为中国”本地化战略

采埃孚在中国大力加强本土研发能力,最近在广州的研发中心顺利开业,而这是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

针对采埃孚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柯皓哲博士表示:“中国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我们不光在规模上不断增长,同时也在速度上,非常积极地与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的整车公司的速度接轨,我们是一家在追求速度上很极致的公司。采埃孚在中国的本土创新,不只为中国服务,也服务全球。汽车行业需要规模,而这个规模效应不仅要靠中国实现,也要让中国研发的技术支持到全球,实现中国引领。”

在中国工作多年的柯皓哲博士表示,中国对采埃孚来说十分重要。采埃孚不光在规模上不断增长,同时也在速度上,非常积极地与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的整车公司的速度接轨。同时,采埃孚也进行全面的本土化,比如,不仅在中国推进技术革新,包括首个800V碳化硅电驱动。此外,采埃孚的车身控制系统在中国车企的多款车型上,包括上汽、东风的车型上都有实际的应用。目前,采埃孚还给其他中国的整车公司提供车身控制系统,以此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汪润怡说,在目前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公司正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研发高新技术引领整个行业。采埃孚十分重视本地化(local for local),提升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力,包括供应链体系的本土化、成本的竞争力,以及供应链体系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采埃孚不但支持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发展,也支持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 斯蒂芬·冯·舒克曼说,多年以来,采埃孚在中国以外的亚太市场已经有很稳定的立足,包括在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越南等地。在那里,采埃孚设有工厂、区域中心,也建立了很好的客户关系。最近,集团前往泰国会见了多家在泰国已经设立或者将要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的中国整车公司。随着中国整车企业向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进发,采埃孚作为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将为这些整车公司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并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结束语

为了在市场上生存下去,保持竞争力,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持续成为创新性的领导者。采埃孚在电驱动、底盘控制方面非常聚焦,同时也在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战略。特别是在中国,采埃孚等国际巨头持续建工厂,建设研发中心,主要就是针对市场的需求和机会。

采埃孚亚太董事斯蒂芬·冯·舒克曼也指出,之所以能够持续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这是因为采埃孚不仅是一个百年老店,而且是一个一直在不断进取的百年老店。比如采埃孚是老牌的变速箱制造企业,8HP在市场上非常著名,但同时采埃孚也持续根据市场的需要将其电动化,通过不断提升电驱系统的效率来赢得竞争。供应链的竞争,最终是效率、可靠性和成本的竞争。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