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焦健)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企业遇到了哪些痛点和难点?又该如何改进?9月11日至14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下,由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带队的14位专家,走进浙江省宁波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园区,开展了“看诊”活动。紧张的四天行程里,专家组现场诊断、剖析、探讨,力争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顺利进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一直以来把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据专家组介绍,宁波市汽车产业关联企业超过5000家,811家整车及零部件规上企业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44.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5.8%,占整个浙江省汽车产值的46.7%。
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源动力是客户需求
9月11日,在调研工作开始前的工作会上,专家组组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蒋白桦提醒,“要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考虑来给企业提建议”,这也成为了调研工作的总基调。
9月12日到14日上午,从宁波江北区到慈溪市再到北仑区,专家组一行调研了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工作章法张弛有度。先从企业相关负责人用PPT演示建设情况开始,再到生产车间实地“看诊”,最后双方返回会议室探讨交流。多位专家告诉记者,实地“看诊”很重要,这与看PPT得到的不一样,眼见为实。
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动力是什么?答案是:市场、客户、订单。在调研过程中,5家企业相关负责人都表达出,期盼智能制造建设为企业赋能。
走进生产汽车底盘件企业的新厂房里,记者远观新产线像一幢二层小楼。两个机器人正在二层工作,高高大大,格外醒目。走到产线前,记者发现,几名工人站在一层忙着作业。底盘系统事业群总经理江亚告诉记者,二层大约有8个机器人,一层配置了4名工人,这是年初投入使用的新产线。投资六、七千万的柔性自动化产线,主要用于给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底盘。
我国新能源汽车近年发展迅速,已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汽车产量达到251.3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80.0万辆,增长13.8%。
江亚说,为了接到更多新能源汽车的订单,集团已经做了整体规划,旧厂房在等待智能化升级改造。改造后也将变为柔性产线,因为公司生产的是非标产品,而柔性产线可以快速地部署和调整。目前新产线在原来的基础上效率提高了20%,人员减少了60%。
听到“机器换人”,专家蒋白桦边走边说,“智能制造的建设要一步一步地推进”。江亚表示,公司“减人不裁人”,产线上减少的工人通过培训安排到新岗位。
抵达第二家企业,记者和专家组一同穿上静电服、静电鞋走进生产车灯模组的厂房,整个车间看起来窗明几净。该公司副总告诉记者,2023年5月刚搬进这里,智能仓储管理设备自动出库,实现零差错,出库效率提升了45.7%,人员减少了5人。
在与专家交流过程中,公司副总说,因为产品面向全球平台,订单暴涨。但专家组发现,企业年人均产值只有100万,在行业里比较低。该公司副总立刻表示,所以现在急需进一步做智能化升级。
第三家企业客户优势明显,主要生产新能源电池包连接件。在新车间的引线框架作业区,工人告诉记者,除了上料和检验需要两名工人做以外,其他工作由机器人完成。而在去皮折弯工艺作业区,记者看到,在显示屏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人机工程学状态几个字。工人对记者说,工艺工程师先画出程序、确定图纸,他按标准指导书操作,将出炉的产品手动微调,直到电脑显示的数值没有误差为止。
据财务负责人徐健介绍,公司有明确的上市计划。新车间2020年投产,投入成本2000万。看完自动化水平很高的产线之后,专家组组长蒋白桦说:“数实融合与业财融合对推进智能制造很重要。”
调研的第四家企业主营产品是汽车等速驱动轴等。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年人均产值约200万元,亩产值约1500万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看完产线返回的路上,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8条产线每天生产2.5万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只占到了20%。产线每年投入以20%增加,2025年生产目标计划是1000万只/年。
最后一家是在上交所主板已经上市的企业,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电池系统、悬挂系统等核心系统的精密机械加工零部件,2022年营业收入达45亿。
企业信息化部的负责人说,客户对企业的要求只有三点:交付时间、交付质量和价格。因为客户需求变化很快,必须及时供货,曾经用10天将产品交付到了国外客户手上。
在生产车间“看诊”过程中,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上线的这个厂房,一年四季保持24℃-25℃恒温。纯手工制作时,电机减速器毛坯精加工生产线要6个人,现在是3个人。记者看到,由于车间里噪音比较大,每名工人都戴着耳塞。
走到检验看板前,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看板上显示的检验数据是通过4G网线从设备上抓取得到的,每天生产管理者看完数据会进行分析,此外看板还会显示报工数据。
据企业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物联网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实现对物料、工序流转、在制品、质量等全过程数据的采集和追溯,精准追溯快速响应由原来4小时缩短至0.5小时。
助力企业夯实智能制造建设基础
对走访的工厂产线的智能化现状及未来规划,专家组成员怎么看?企业提出了哪些真问题?遇到的难点痛点该怎么办?
每天调研行程结束之后,专家组成员会依据现场观察和交流得到的信息,再一起碰撞“专业火花”,从而给看似近乎完美的每家企业的智能制造系统开出“总处方”,包括改善建议和案例说明。
专家组成员、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姚明海认为,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虽然很高,但在自动化向上一层的信息化做的还差强人意。
专家组组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蒋白桦认为,数据是一项业务而不是技术,这项工作需要领导管理层高度重视。
针对产品质量追溯,智能化物流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专家组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一一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记者发现,《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是专家组提出可行性改善建议的总体思路之一。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实力雄厚与否,每位专家都会遵循国家标准来设置问题、检验亮点和看清问题。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凡有利于公众的,最后才有利于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此次调研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
专家组认为,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关注。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企业全面了解国家标准等政策性文件,此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增加和外界交流的机会。在调研中,专家组多次发现企业对国家标准的内涵不熟悉、理解不透彻,想法有时超前,提出的需求不准等等。
专家组在改善建议里提出,企业主要关心生产经营,因此做事情会考虑投入产出比。在遇到痛点或难点时,通过与外界多交流可以打开思路,从而调整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的策略。
第二,企业应完善HSE管理体系(健康、安全和环境)。在调研过程中,专家组对工厂烟雾浓度的检测及过滤排出、工人工作时间同步进行了了解。当前,“智能、低碳、健康”是各国制造业企业集中关注的创新方向。专家组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提醒调研企业要对HSE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科技赋能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智能制造深入推进。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年汽车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2024年,汽车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本次调研的企业对智能化信息化未来建设,已有初步整体规划和建设构想;有的企业绘制了分阶段实施和完善计划;有的企业具有前瞻战略视野,结合自身发展愿景,聚焦质量、效率、可持续发展等维度制定清晰的智能制造顶层规划,洞察技术趋势并实施预研导入;有的企业整体思路清晰,在材料、装备领域与客户同步开发,支撑企业稳步提升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坚韧的脚步、更坚实的底气,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步伐,在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上推动智能制造向更高水平发展。
有借鉴才有成长,有总结才能提高。此次活动的总结大会于9月15日在温州瑞安市召开,近300人参加会议。此外,同期举办了“浙江省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研讨会”。
浙江省“未来工厂(智能制造)创新生态企业共同体”组建启动仪式也在当天举办。据悉,浙江省近年围绕“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实战实效再深化,利用本次活动契机提出组建行业共同体,旨在有序组织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相关配套服务单位等,形成行业智能制造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