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法律 >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简介增发1万亿元国债主要用途

时间 2023-10-27 10:0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资料图)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四季度,中国将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人民币,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25日对增发国债资金的主要用途进行了简介。

今年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海河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张世昕25日在北京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加快编制《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此次增发国债将重点支持《规划》实施,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优先支持水毁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增发国债将重点加快医院学校、养老托育、公共体育文化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加快水毁农田修复,尽快改善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另外,加快推进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确保在2024年主汛期前高标准完成水毁工程修复重建任务,重建美好新家园。

——同步支持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子牙河、漳卫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骨干河道疏浚、重要堤防加固,蓄滞洪区达标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坚持“一城一策”,系统推进城市排涝能力建设,加大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更新改造力度,开展低洼易涝路段综合整治。

 

——大力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在灾害易发区、雷达观测盲区和重点保护区域,加密提升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站,雨量、水文、水位站,提升极端天气短临预报和预警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推进基层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区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同一场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介绍,部分前期工作复杂的重大项目,原则上也不得晚于明年6月底开工建设。其中,对防洪减灾工程,将加强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粮食生产和旱灾应对能力。同时,实施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完)

标签: 侵蚀沟 国家发改委 规划 防灾减灾 灾后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