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对话 让相隔百年的“青春”完成精神接力

时间 2021-01-18 14:15:12 来源:文汇报  

“100年前的那群年轻人,他们大多出生于19世纪90年代。我们希望电影《望道》能让今天的年轻人看见100年前‘90后’的精神力量。”导演侯咏说。昨天下午,电影《望道》的开机活动在复旦大学举行。作为首部以陈望道为主角的大银幕作品,该片得到了陈望道家属的独家授权。

陈望道的一生与上海紧密相连:由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他曾在上海积极投身革命活动,还在复旦大学耕耘近半个世纪。

如今,由复旦大学、上影集团两大品牌为影片护航,主创说,他们将着重讲述“真理之甘”,回望百年初心。 “真理味道”的故事如何一代代讲下去?陈望道以及他的同行者将给今天的年轻人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电影创作的始末就是拉直这些问号的过程。

创作,从了解“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开始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年轻人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年轻人竟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也是“真理之甘”的缘起。

电影《望道》即从1919年6月陈望道自日本留学归国开始,以他翻译《共产党宣言》、追寻真理为主线,一直讲到1949年10月。30年的时间线索中,影片还将呈现20世纪初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群像,将他们的个人命运融入建党、抗日、新中国成立等宏大的历史叙事。

所有的创作都从通读《共产党宣言》开始,从了解“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开始。去年,在影片前期筹划阶段,为了更贴近真实的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每一位主创进组后人手一本《共产党宣言》,并参观陈望道纪念馆、义乌陈望道故居和复旦大学校史馆等。在此基础上,团队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人物传记、回忆文章,采访望老亲属、学生、研究者,举办座谈会等形式,从历史中挖掘细节,从真实的人物身上汲取思想力量和艺术灵感。

对话,让相隔百年的“青春”完成精神接力

影片片名源自陈望道之名,也透露着“守望信仰大道”的深意。

100年前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胸膛里满满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融合在一起,无畏探索着解救中国的真理。

编剧贺子壮和宋晋川透露,在复旦校史馆查阅资料时,看到马相伯、李登辉两位老校长为矢志救国、振兴教育作出卓绝贡献,他们曾想过,“或许,当年的陈望道内心也激荡着一股来自前辈的精神力量”。这个想法冲击着创作者的心,他们萌生了让这股精神力量进行“接力”,让相隔百年的青春因热血、因信仰、因家国情怀而“对话”的冲动,“正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历百年不变,也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为了向信仰致敬,上影集结起了一支“金鸡战队”:导演侯咏,曾凭电影《鸦片战争》《我的父亲母亲》《孙中山》和《晚钟》四获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转型导演后,又凭《茉莉花开》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编剧贺子壮,曾以《生死抉择》荣获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和华表奖优秀编剧。美术、造型等也都有“金鸡”在手。至于主演,导演说,一定会是名年龄合适、又有角色塑造能力的真演员。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表示,这部“青春之作、致敬之作”要成为当代大学生和年轻人爱看的电影,“从百年前的青春故事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味道,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首席记者 王彦

标签: 望道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