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

建筑节能对减少碳排放贡献突出 建筑耗能呈不断上涨趋势

时间 2021-06-24 14:58:32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热、温、寒气候带。伴随不同地域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相比,建筑耗能呈不断上涨趋势。

年来,国家陆续颁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明确提出“在全国不同气候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小区(园区)、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试点”等,各省市纷纷迈开探索建设步伐。那么,目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如何?

建筑节能对减少碳排放贡献突出

“建筑节能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十分突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日指出。

城乡建设领域的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建筑内的供暖、炊事、生活热水等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随着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总量和占比将持续上升。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国务院2016年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开展超低能耗及零能耗建筑试点”;住建部2017年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在具备条件的园区、街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建设,鼓励开展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零能耗建筑、零碳排放等重大项目示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决策部署,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主要思路中提出,提高建筑与基础设施节能;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徐伟介绍,零能耗建筑指的是不消耗常规能源,完全依靠太阳能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供能的建筑。在建筑迈向零能耗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其能耗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表现为三种形式: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及零能耗建筑,或者说是一栋建筑在节约能源这条道路上未来发展的三个阶段。

专家指出,相对常规节能建筑,应用被动式建筑设计以及主动式高能能源系统的超低能耗建筑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间接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未来超低能耗建筑将成为主流建筑。

我国将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立足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气候特点和居民生活惯,目前全国各省正在经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提出适用我国不同气候区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成果。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节能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超低能耗建筑可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技术措施,采用高效能源设备,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能耗。在超低能耗建筑基础上,增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技术措施,可实现零能耗、零碳建筑。”

据了解,在一系列政策鼓励下,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得到较快推广,建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示范项目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零能耗示范建筑、夏热冬暖地区首个零能耗建筑综合办公楼——珠海兴业新能源产业研发楼、保留乡村生态的天友零舍零能耗农宅示范项目、中德青岛生态园技术中心、河北高碑店列车新城等,这些建筑采用了高能新型围护结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智能建筑微能网及地源热泵等高新技术。

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时聪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超低能耗建筑专项财政激励超过10亿元,对其从试点示范到规模推广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在建及建成超低/零能耗建筑项目超过1000万方米,带动100亿增量产业规模,将引领建筑节能产业向高质量、规模化、可持续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的规模化推广将对我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上下游产品部品产业化将带来5万亿—10万亿元的新增GDP预期,超低/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具有重大推广价值和产业化前景,需进一步研发创新,推动其迈向零碳零能耗。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拟通过制定强制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水,在适宜的气候区全面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为城乡建设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作出贡献。”(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标签: 绿色低碳 低能耗建筑 转型 主流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