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中的广东历史陈列部分,有一件很有趣的小展品——陶水田模型,时期是汉代,出土于佛山澜石。它和其他几件展品一道,见证了岭南大地上从未间断的农业创新。这件模型,表现的是插秧和收割同时进行的情景。省博的说明牌上写道:“反映汉代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已经一年两熟”。
民以食为天,种地吃饭从来都是头等大事。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土单位明确、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实物遗存,见于广州黄埔茶岭遗址,年代约在距今4200年至4500年之间。而2011年,考古工作者在英德狮石山牛栏洞内发现了非籼非粳水稻硅质体,首次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年代前推至距今1.2万年至1.4万年。
稻作农业的发展在广州历史上虽然起源很早,但也不是纯粹线性发展的。考古学者们发现,距今3500~7000年间,海岸线从广州以北逐步后撤,其时湿地面积有限,不利于稻作农业发展,古人的食物来源于丰富的海洋资源;约公元前500年之后,海岸线退至番禺一带,珠三角湿地面积扩大,为稻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
唐末,原产今越南北部的占城稻传入我国后,经宋朝的大力推广,迅速掀起了一次农业革命,令广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稻米交易市场。它耐旱、耐贫瘠,非常适应宋代所处的逐渐变干旱的一个大气象周期环境。当时中国原有的粳稻“非膏腴之田不可种”,种植的难度增加。占城稻对于南方广大的丘陵地区和北方旱地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使过去“稍旱即水田不登”的稻田,可获得更好的收成,大大提高了粮食可耕作面积和产量。它的广泛种植,促使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稻麦两熟的稻麦轮耕制,并促进了双季稻在我国南方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如果有了结余,就可以尝试搞搞新意思,比如酿酒。展览中还展出了一件连平出土的西晋陶蒸酒器,有甑、釜、炉三部分组成,炉口附置一个梯子。酿酒饮酒,特别是制作药酒,是粤人重要的养生方式之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摄影报道)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