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 >

江苏这样织密扎牢“住房保障网”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时间 2021-09-13 11:03:04 来源:交汇点  

“居者有其屋”,是老百姓的朴素愿望。日,住建部发布我国住房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江苏住房保障状况如何?在努力实现人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上,江苏有什么好做法、好经验?记者进行了采访。

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今年8月,常州首批92名环卫系统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审核,领取到了每月560元的公租房租金补贴。这是常州对环卫工人实施公租房实物配租后的又一创新举措。

环卫工人唐光林是首批受益人之一。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入住公租房多年。“房租便宜,每月只需要200多元,公租房优惠政策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开支,让我们很暖心。”唐光林说,考虑女儿上学离居住地比较远,决定退掉公租房,申请公租房租金补贴。

“常州公租房实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两种方式,重点保障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三类人员。”常州市住房保障中心书记、主任王剑波说,入住公租房,按最新标准,需要满足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36元/月、在常州无房、无车等要求,经过街道、区、市住建部门三级审核、两次公示后,才可入住。目前,常州有1万套公租房房源,入住率达95%以上。房源主要来自政府集中建设、开发建设单位定向代建以及市场收购。

截至8月底,常州市区公租房已累计通过实物配租保障1.4万户,累计通过租金补贴保障1.1户。“为了方便复核保障家庭入住资格,常州还创新实践了‘智能年审’的公租房年审模式,保障家庭无需跑现场便可完成年审。”王剑波说,为让公租房保障家庭“住有乐居”,他们还在每个小区建立了党建基地,为大家提供更好服务。

常州保障住房困难群体的公租房实践是江苏住房保障发展的缩影。“江苏把保障安居工程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保障住房,持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住房保障能力和水得到显著提高。”省住建厅住房保障与住房改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至2020年,全省通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渠道,新增各类保障住房374.09万套(间),1000多万城镇常住人口的住房困难得到显著改善,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盖率由2010年末的不足10%提高到2020年末的26.06%。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含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江苏住房保障的低收入线标准为覆盖20%的收入人群,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占上年度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左右;住房困难标准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方米及以下,高于全国人均10方米的标准……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江苏住房保障的低收入线标准、住房困难标准、保障面积标准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到“十三五”末,江苏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把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棚户区居民和新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依次纳入住房保障和改善范围。截至2020年底,全省所有市县全部建立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制度,实现了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覆盖城镇户籍家庭向覆盖城镇各类住房困难群体、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转变。

以棚改为例,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9年将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列为民生实事重要内容,在全省各地大规模推进。2008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241.54万套(户),完成投资8665.69亿,700万群众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

一栋栋建成交付的棚改安置房已成居民“宜居家园”。9日下午,在南京丁家庄保障房片区迈皋桥瑞福城小区散步的戴玉美告诉记者,原来他们一家三口住在栖霞街道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内,环境脏乱差,居住很“闹心”。通过拆迁征收置换,他们用原来60多方米的老房子,另付16万元,置换了两套总面积达130方米的新房。如今,入住新小区两年多了,居住很舒适。“新小区环境好,停车方便,电动车统一进地库,周边配套齐全,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小区,等地铁7号线修通,就更方便了。”戴玉美满意地说。

南京市安居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南京有岱山、上坊、花岗、丁家庄及丁家庄二期、西花岗西保障房片区。戴玉美家所在的丁家庄二期,共建有住宅12567套,目前已交付11518套,主要安置栖霞区二桥沿线和柳塘拆迁居民,以及玄武区、鼓楼区的棚改危改项目安置户等。

住房保障从户籍家庭为主逐步转向城镇常住人口

年内新增保障租赁住房(人才公寓)2万套(间),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这是今年常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市级重点项目清单之一。“保障租赁住房是‘新生事物’,全国还没有城市有成熟完善的操作模式,常州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常州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处工作人员说,一方面,常州加大新建力度,按照“职住衡、就建设”的原则,在各产业园区、就业创业人才集聚区配套建设保障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另一方面,积极盘活存量,要求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摸排闲置资产,将存量闲置房屋改造为保障租赁住房(人才公寓)。截至目前,常州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已开工建设或改造保障租赁住房(人才公寓)1.6万套(间)。

常州新北区薛家镇有好做法。为解决辖内高新企业技术人才居住需求,薛家镇对辖内一栋闲置安置房进行改造,打造了“薛+”人才公寓,有128套房源,面积在45方米—90方米之间,可满足不同层次青年人才的居住需求。并且,租金较周边同类房源优惠20%—30%,切实减轻了青年人的租房压力。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以人口净流入多、房价高的大城市为重点发展保障租赁住房,要求以小户型为主,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住房保障与住房改革处相关负责人说,保障租赁住房将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主要利用存量闲置土地和闲置房屋建设、改造,包括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建设用地和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用地建设,切实增加保障租赁住房供给。

江苏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织密扎牢“住房保障网”,持续增强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能力。比如,全省将完成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60万户,改造覆盖率达98%;新增公租房保障户数50万户(人);以新市民为保障重点,提高城镇常住人口保障住房覆盖率到28%等。江苏将持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科学设置、稳步降低保障准入标准,确保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并促进住房保障对象从以户籍家庭为主逐步转向覆盖城镇常住人口。(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标签: 城镇住房 保障制度框架 住房保障网 基本建立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