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又双叒叕上头条了......
对于地产圈来说,2022年1月10日是见证历史的一天。
在这一天里,作为地产龙头企业的恒大被房东“摘牌”。
根据最新报道显示,恒大集团已于去年12月退租在深圳的总部大楼,现拆除其“恒大集团”牌子,并将总部迁回广州。
1.“摘牌”退租的结局,早有征兆?
1月10日,消息称恒大集团已从深圳总部大楼搬离,目前深圳总部大楼“恒大集团”的牌子也已被拆掉。大部分不愿意离开深圳的员工,都搬到了恒大自有写字楼里办公。部分职能人员已搬回广州办公。
1月11日,恒大集团在官网发布公告回应,为节约成本,公司于2021年12月办理了卓越后海中心退租手续,搬迁至深圳自有物业办公。公司注册地未变,仍然在深圳。
2017年,当“恒大”成为全球第一大房地产公司之后,正式由原本的广州总部改为深圳、广州双总部,至今尚不足5年。
其实,早在2021年8月,就有消息称恒大正计划将一部分职能部门和雇员从深圳迁回广州,涉及迁回人员的名单已于25日从各部门上报到集团,已启动相关准备工作。
恒大的“举家搬迁”,也可以被称为房地产行业轰动的大事件。
2.未来,恒大将何去何从?
恒大的结束,恒大的摘牌,有人暗自叫好,有人黯然神伤,有人冷眼旁观。
没买房的希望恒大倒了,房价会跌。
买了期房的害怕恒大倒了,房子烂尾。
但大家都关心,恒大的结局是什么?
近2万亿的负债怎么搞?会对自己有何影响?
就在前不久,恒大方面表示,2021年合约销售金额4,430.2亿元,按年下跌38.7%。
就公司目前的流动性状况,恒大称将继续积极与债权人保持沟通,努力化解风险,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上周,恒大集团回应海南“海花岛”项目39栋建筑被当地政府责令10日内拆除称,将“积极沟通、妥善处理”,并指公司六年多以来对海花岛建设已累计投入约810亿元。
而中国恒大股价周一小幅冲高后回落,至多挫4.6%。
据恒大官微1月6日消息,2021年12月26日晚,恒大集团召开复工复产保交楼周例会,会上宣布恒大全国项目复工率为91.7%,较9月初“保交楼誓师大会”时提高40%,复工人数达到8.9万人。
在北方多个省份进入冬歇期的情况下,仍较9月提高31%。
据了解,恒大珠三角地区,63个在建项目已全面复工复产,在2021年12月底迎来一次交楼小高峰,目前已有19个项目超4000户房屋陆续交付中。
另外,许家印价值上亿的豪宅正在打折出售,代理中介表示,这套位于珠江的金碧华府复式豪宅面积753平米,市场价格1.1亿,现售8000万。业主要求一次性付清全款,上门看房需验资5000万。目前竞争较为激烈,有意上门看房的不在少数。
而恒大债务问题未来如何解决,许家印能否保住第一大股东地位,恒大未来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企业,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3.头部房企没落,预示房地产恢弘时代的终结?
恒大的没落,犹如一个时代的印记被抹去。
那个房价大涨,快速拿地,快速盖楼,快速卖房的高周转时代,也一同远去。
恒大的倒闭,也给房企警醒——大型企业的盲目扩展与扩张是不可取的。
近几十年,因为国内改革,经济发展快,以及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布局,商品房刚需量大,致使国内房地产发展进入快车道,大大小小的房企都赚得盆满钵溢。
这本是政策红利,但资本家误以为全靠自己能力,开始不断"膨胀",想当然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断拓展不同领域的业务。
比如恒大投资足球,投资汽车,投资粮油,投资纯净水等。
结果就是,恒大在这些领域都赔得底朝天,造成现金流紧张,严重影响了主业的生活和房地产的发展。
长久以来受疫情影响,经济形势不景气,对于其他大型房企来说,虽然也有资金压力,但却没有像恒大这样被银行、关联企业追着讨债。
事实上,从2022年中国房地产“去产能”才进入实质性阶段。
之前虽然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产能过剩,未来很多企业要退出。但都认为需要退出的是别人,每个企业都在计划着做大做强。
而2021年下半年的紧缩,才真正让大多数房企认清了形势,认清了自己有“几斤几两”。
或者说,仅靠自己的实力是很难自救的。即便国家给政策,银行给贷款,难度也不小。
因此,全面收购的可能性偏低。收购部分项目,让出险房企套现资金,增加流动性,这是可以做到的。
对于出险房企来说,通过卖掉一些相对优质的项目,归还比较急的债务,让企业正常运转,未来慢慢降规模、降负债,才是根本出路。
无论做什么,居安思危,守住本业,做精做实,才是王道。
标签: 一代房企的没落 是否预示一个时代的终结?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