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经历五个多月的等待,港股市场终于向金茂服务打开大门。
据港交所2月6日披露,金茂服务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金公司和汇丰控股为其联席保荐人。这意味着,该公司已拿到港股上市“通行证”,后续可开启路演、招股、挂牌等一系列流程。而从去年8月末递表算起,这一过程共耗时160天。
金茂服务是中国金茂旗下物业平台,后者则是国内排名前20的地产开发商,由中化集团间接持有35.3%股份。金茂方面预计,分拆完成后,公司依然持有金茂服务不少于50%的股权,金茂服务将继续是中国金茂的附属公司。
相较于其他TOP20房企,中国金茂的物业上市平台有些“姗姗来迟”。去年8月份,中国金茂在房地产环境大幅降温的背景下,加入分拆物业上市的浩大队伍中。克而瑞物管数据显示,2021年物业行业递表物企数量高达34家。
但是,受房地产整体行情影响,物业板块也经历了股价回调、市盈率下降等坎坷历程,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物管股的高估值不断回调,成功递表的企业数量也大幅缩水。数据显示,去年递表并成功上市的物企仅9家,不及2020年的18家。
金茂服务同样受到这股寒流的影响,直到2022年才拿到港股准入证。目前,物管市场虽然收并购频发、估值逐步回归理性,但仍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行业集中度不算太高。此时成功踏入资本市场,利于企业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张发展。
从规模上看,金茂服务与龙头物企并不在一个量级,截至2021年9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约4570万平方米,其中67.8%位于一二线城市,在管面积为2320万平方米。放眼整个行业,截至2021年中期,上市物业合约面积均值达1.78亿平方米。
盈利指标方面,在过去的2018年、2019年、2020年,金茂服务分别实现收入约5.75亿元、7.88亿元、9.44亿元;2021年前9个月,实现收入约10.49亿元。同期实现利润分别约为1750万元、2260万元、7710万元、1.09亿元。
近年来,金茂服务的扩张发展较为依赖母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金茂服务来自第三方物业的合约及在管面积分别仅440万平方米、310万平方米,占比分别为9.62%、13.36%;也即,金茂服务的合约面积有超九成来自母公司。
不仅如此,来自第三方物业的盈利表现也稍有逊色。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金茂服务物业管理板块的毛利率约17.5%,其中来自金茂集团及中化集团开发物业的毛利率为18.2%,独立第三方开发物业的毛利率约8.6%。
对此金茂服务表示,金茂集团及其合营联营公司开发的物业,主要包括一二线城市的高端住宅、商业物业及写字楼,而独立第三方开发的物业,更多包括政府设施及学校等公共物业。2020年以来,金茂服务终止了若干毛利率较低的学校项目。
相较于不怎么“赚钱”的公共物业,写字楼等商管物业同样是金茂服务的发展重点。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公司在管写字楼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据中指研究院资料,2020年其在管写字楼平均物业管理费为每平方米27.3元,高于百强物企平均水平。
总体而言,金茂服务正致力于丰富在管业态,拓宽住宅物业之外的非住项目。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公司住宅物业及非住宅物业的在管建筑面积分别为1970万平方米、350万平方米,分别占在管总建筑面积的85.0%及15.0%。
与此同时,金茂服务在传统的物管服务之外,还提供非业主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金茂服务开始拓展社区增值服务,提供房地产经纪、室内装修平台及新零售等服务,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板块收入约98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过往两年的火热态势,当下港股市场对物管企业的估值已更趋理性。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分化加剧,优质资源向头部企业聚集,上市物企的市值、市盈率、面积等差距也逐步拉大,龙头与迷你物企可有百倍之差。
有券商分析认为,物业板块估值经历大幅回调,主要因市场对公司治理独立性的担忧。在收并购带动下,“大吃小、强吃弱”会愈演愈烈。2022年,将成为物业行业的一道分水岭。拿到港股通行证的金茂服务,上市后仍将面临成长的挑战。
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添加下方二维码,及时掌握一手信息。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