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夏至临,从权德舆“四序相错行”感悟自然力量与人文活动的和谐统一|精彩看点

时间 2023-06-21 13:04:15 来源:顶端新闻  
夏至临SUMMER CAMP夏至盛夏伊始

莫非时间心里长了草,总是这般急匆匆的走着,更像怕被别人追上而不得不抓紧赶路。

于是乎,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夏至即将来临。对于喜欢夜生活的小伙伴来说,估计是最值得嗨起来的一天。有点像偷来的时光,更需要肆意挥霍。


【资料图】

壹夏至节气

夏至属于四时八节之一,是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也就是古时所说的“日在北方”。而关于夏至的记载,有《恪遵宪度抄本》可考:“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公元前七世纪,古人就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换句话说,夏至是被最早确立的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贰夏至象征

夏至是自然循环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它代表着季节的转折和变迁,也即此消彼长。夏至代表着太阳的高峰,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更标志着阴阳之气的平衡和相互转换。

一如唐·权德舆有诗云:“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象征着阳光和热量的最大化的夏至,代表着生命力和能量的顶峰。夏至的来临,提醒我们要珍惜阳光的温暖和光明,从太阳中汲取能量和活力;要感激自然的恩赐和大地的丰饶;要注意身体和精神的平衡,保持健康和和谐。

叁夏至庆祝

民间自古以来有在夏至庆祝的惯例,用以纪念和感激自然的循环与变化。人们不仅共同庆祝丰收,也通过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说到庆祝就不得不提习俗。

我国古代,在节日举行祭祀是必不可少的,但祭地是皇上的特权,祭的礼仪是国之大典。明清两朝修了地坛,让皇帝在夏至日举行盛大的祭地仪式,现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的地坛公园,就是明清留下的祭祀遗址。

落到官员乃至百姓身上,又呈现出不同。宋朝夏至时节,百官可以放假三天,不知这小长假的习俗是否是从这继承而来。百姓则摘下新鲜食物呈上与祖先共享,虽然现在这样的习俗传承逐渐淡化,但是仍有传统家族在持续着。

那关于吃的习俗就是,我国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故而北方地区夏至吃面,有“入伏面”的说法,但在江南一带则常吃馄饨。而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或用绿豆、莲子、麦芽、薏米等食品来祛暑,而药膳人和老北京人都有煲夏至茯苓瘦肉汤的习惯。

吃饱喝足当然不能忘了安排活动。而夏至的活动,似乎都与莲花、荷花有关。早在宋代就有“观莲”节,民间有说法将6月24日定为荷花的生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文人墨客落笔的佳物,也是品格气质的象征。

看完美景,可用桂枝、艾叶、茱萸等草药洗浴,可在夜晚去逛庙会,也可以放荷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水面上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美好的四季,美好的节日,在期盼中迎来,在欢喜中度过。

大自然以它自己的力量,带给人们它的规则。当人们热爱自然,遵循规则,人们少受灾难,平安喜乐。阴阳调和之力,从环境到己身,到处都有踪迹。有度为之,有力传之,为我们自己的习俗与传承而自豪。

END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