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他尽心辅佐三朝皇帝,多次救国家于危难中,最后却被小人诬陷而死

时间 2023-07-01 18:49:18 来源:顶端新闻  

读书是为了什么?我的观点是看到常人所看不见的东西,并且敢于发声。同样于谦也是如此,他见到有些人做官以后,便不再读书,于是写下《观书》这首诗批评官场的读书现象。


【资料图】

12岁的他走到一座石灰窑前,看到师傅煅烧石灰,一堆青黑色山石,经过烈火以后,变成了白色,自幼聪明的他总能够看见与常人不一样的东西,也许在他人眼里就是一个煅烧石灰的过程,他却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石灰吟》。

眼界与常人不同的于谦有着怎么样的人生呢?

少怀壮志

于谦出生在浙江杭州钱塘,家中是官宦世家。祖父曾经担任工部主事,父亲隐居在家乡钱塘没有出仕,但是父亲是南宋文天祥的铁杆粉丝,设香案祭拜,比供奉自家祖先还要勤和虔诚。

可能是心诚则灵吧,有一天于父梦见一位金神对他说:“为感谢你们于家对我的供奉,同时你们一家人也是忠义之士,所为我文天祥打算转世投胎,做你们于家的子嗣”,听到自己的偶像要来自己家里,于父感觉到非常惶恐,连说不敢当。后大梦初醒,听见孩子出生的啼哭声音。于是取名为谦,意为"以志梦中逊谢之意"。

受到父亲的影响,于谦小时候也把文天祥作为自己的偶像。此后他在面对强敌兵临城下,他也拿出像自己偶像一般的勇气与气魄的迎敌。

少年时的于谦也是相当机敏。七岁时,有个和尚惊讶于他的面相,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将站在京师的城墙上,指挥士兵迎击敌人,为大明续命200年。八岁时,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玩耍的他,邻家老者觉得有趣,逗弄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对的不仅工整,且相当大气,同时也看出于谦心怀大志。

为官正直,两袖清风

于谦不仅机敏,并且也是相当聪慧,他自己也是相当努力,顺利考上进士并且以会试第一的成绩进入殿试。如果这个时候,他的正常发挥,也许他将留在权利的中心获得一个不错的官职。但是他偏不,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化成纸上激情飞扬的针砭时弊的文章,最后他被选为外官。

即便是成为外官,于谦照样把他的工作做的很好。后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玄宗令其数落对方罪行。于谦口才单独表演时间,他声色震厉,曾经驰骋疆场的朱高煦在他的凌厉攻势下,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想必当时在场的其他官员,都给于谦腾好了位置,害怕他误伤友军。随后得宣宗赏识,于是安排到巡抚晋豫(河南、山西地区)。

于谦就任以后,骑马走遍管辖地区,下到基层,访问老百姓,将老百姓的情况直言上书。那个时候黄河经常决堤,于谦命令加厚堤坝,每个乡里设亭长,监督修缮堤坝,沿路种树挖井,这样赶路之人就不会没有阴凉处休息和受渴。

他还惩治贪官,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收为官家屯田,用于增加边防收入。即便是在以往管理不到的地方,他另设官员去管理,照顾到他所负责的每个地区,可见其思虑之周。

就这样于谦前后在地方勤勤恳恳地做了十八年,做了许多的实事,使得百姓为他立生祠,称为“于青天”。

正统六年,宦官王振当道,权倾朝野,太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疯狂敛财。地方官来京述职就拿出银钱来孝敬王敬,于谦每次都是两手空空,有人劝于谦拿点特产也比较好。但是他甩了甩袖子,说“两袖清风”。还写了《入京》来讽刺王振,后来地遭到了王振的报复,在监狱里待了几个月,山西河南的百姓知道以后联名上访才使得于谦走出监狱。

影视剧太监

北京保卫战

在“土木堡之变”中,明军20万精锐全军覆没,骨干文武大臣也搭上了,“大明战神”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了。不知道一生战绩无数的朱棣见此场景,棺材板可以压得住不?

之前一直被明朝追着打的瓦剌也有点不敢相信,居然可以抓到大明朝皇帝。最后瓦剌的领导决定留着皇帝,还可以向明朝要点钱花花。

这时留守北京的人都是没啥战斗力的人。皇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卖萌可以打仗战斗力几乎为零。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奉命监国,战斗力堪忧,以及一些大臣和老弱病残。

收到战败消息,朝廷突然间乱成一团。大臣徐有贞说,夜观天象,天象有变,宜速迁都南京。翻译一下就是快跑,赶紧跑。想要跑的人其实不少。其实当时已经有不少官员与富人逃了北京。

这时朝廷一片愁云惨淡,亡国气息笼罩。大明就要这样结束了吗?

危难时刻,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他厉声谴责徐有贞等人说:“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此时于谦说的话是有利于消退大家想要走的想法,稳定军心的作用。此话一出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支持,于谦成立主战派的领袖。

随后皇太后和朱祁玉被于谦说服,决定迎战瓦剌,力保北京,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并授予他并授予他“提督各营军马”的全权,“先斩后奏”。给大家翻译一下,相当于皇太后和朱祁玉将大明的未来和所有的家当都交给了于谦。

于谦在短时间内做了以下事情,使得北京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稳定人心。两军对阵就必须要有主心骨,尤其是在古代很重要,要不然很容易人心溃散。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即明代宗,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拒绝了也先的敲诈。让瓦剌别想敲诈大明,将大明从被动局面拉了回来。

严惩奸臣余党,提拔有志之士。诛杀王振的余党,严惩贪生怕死的官员。提拔有能力的将领,树立好的风气。一扫往日的颓废景象,重焕生机。

紧急调兵。急调江浙地区的军队北上,同时镇守北京周围的重要关隘,以防瓦剌直捣北京。紧急招兵买马,训练军队。

制造武器,调武器。人是有了,但是打仗的装备也需要备上。因为当时北京的士兵有盔甲的将士不到十分之一,几个人用一把刀的现象也是常用的。

筹备粮草。官府出钱,发动民间的车辆来帮助军队运粮食。钞能力的力量使得几天时间内就把通州的几百万石。看见足够的粮食,军心大稳,最起码不用饿着肚子打仗。

提振士气。没有给士兵画饼,而是选择提前给士兵发工资。提前发了半年的工资,让他们安顿好。

……

随后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在于谦的指挥下,瓦剌再次尝到了被挨揍的滋味,最后无奈退军。也先决定放朱祁镇回去,给明朝添堵,搞搞事情。也先这一步棋让于谦走上了死路。

京城百姓都知道于谦的冤屈,沿路痛哭送别于谦。皇帝派锦衣卫抄家,想要找到贪污的证据。看到于谦的房子,锦衣卫都泪湿眼眶,他的房子只能够遮挡风雨大,家无余财。

最后一位都督深感于谦忠义,于是收殓他的尸体,和于谦养子一起带他回到家乡。

正如他的诗中写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真的将清白留在人间。机敏的他怎么不知得罪王振以及功高震主的下场,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做了,但求不愧于心。

走到西湖边上于谦祠,仿佛可以看见于谦为国为民的伟岸形象于天地之间。

他是名臣,重百姓,体察民情。他是英雄,危难之际,救国家于水火。他为人正直,重名节,轻名利。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