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长安三万里》的三大河南元素:秦团诗话

时间 2023-07-12 11:12:56 来源:顶端新闻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李白的诗里,最有名的"长安"诗句。


(资料图)

一个写的是黄鹤楼,

一个写的是凤凰台,

都和河南诗人崔颢有关。

李白黄鹤楼遇崔颢的题诗,

发誓一定要写一首媲美《黄鹤楼》的七律

后来,他登上了金陵凤凰台。

和崔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样

李白登高望远的感触也是: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是唐诗里最著名的黄鹤楼名句

出自崔颢、李白

只是李白两首黄鹤楼

也盖不过崔颢的一首

昨晚带着“扶摇直上九万里”、“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期许

去看了《长安三万里》

今天的秦团诗话

咱们就解读这部电影里的三大“河南元素”

河南元素1:

开封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但他秉性耿直,仕途不佳。

《全唐诗》收录崔颢诗四十二首,最为人称道的是这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少年时代生活于开封,据推测,大概20岁左右离开故乡汴州赴长安赶考。后在外游历20年,期间很少回汴州。

崔颢所遗传下来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回乡的,《晚入汴水》: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河南元素2:

商丘——别董大的唐诗现场

董大,即董庭兰,唐代著名音乐家,因其在兄弟中排名老大,故称"董大"。董大,原是京城长安吏部尚书房琯之门客。

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的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这时的高适也很不得志,四处浪游。天宝六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相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河南元素3:

嵩山——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全片最高潮

是黄河边、嵩山下的这场诗酒会

主角是:李白、岑夫子、元丹丘

在电影里,高适也有幸入席参与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奉诏入京,唐玄宗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谗毁,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先在江淮一带盘桓,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这期间,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谪仙人李白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一旦诗兴大发,豪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直上入化之境。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诗情,也在将进酒中,直上云霄。

电影里的河南元素

也远不止以上三点

走进影院,去发现

跟着诗词去旅行

跟着秦团趣学诗

和浪漫的李白做朋友

选择理智高适的人生路走

这也是秦团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

三采诗旅秦团长

2023.07.12于北京三采棠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