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丈夫外出,李清照去“查岗”后,一怒之下写下首诗,不好惹的才女

时间 2023-08-02 10:18:17 来源:顶端新闻  

千年文坛,各路文豪层出不穷,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要说女性文人,真正登顶的,也就只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人。


(相关资料图)

提起其他女性文人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将她们和李清照作对比,最高的评价也不过一句“可媲美李易安”。但提起李清照,大家的比较对象,就成了文坛上最拔尖的那波大文豪。她的名字是和苏轼、辛弃疾、秦观、柳永等这些宋代词坛翘楚相提并论的。

这样的才女,对于另一半的要求自然是极高的,好在她遇到了赵明诚。两人父亲都是朝中高官,关系也很交好,倘若能够结成姻亲,也算是“强强联合”。而且赵明诚本人也是个学识渊博的才子,同时他和李清照一样喜欢研究金石,爱好收藏文物古籍。门当户对加上志趣相投,在李清照18岁那年她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

起初两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两人都乐在其中。直到后来赵明诚外出做官,两人被迫分离。不过你侬我侬的深切情意,不会因为距离的阻隔而减退。尤其是对心思敏感细腻的女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两人分别期间,李清照时常写情诗情词向赵明诚倾诉衷肠。

只是书信再多,终究比不上怀抱来得实在。于是有一次,李清照便不辞山路远,踏雪探情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查岗”。只是这一查,李清照的心态直接炸了,这哪还是自己当初熟悉的赵明诚,这完全就变了一个样。于是一怒之下,李清照便写了下面这首诗来“教育”赵明诚。

《感怀》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我们平时熟悉的都是李清照的词作,很好读到她的诗。不过李清照的诗,比起她的词,特点也是比较显著的。李清照词大多是伤春悲秋的情词,抒发的也多是女儿情长或是伤怀愁苦的情绪。

而她的诗则要气势磅礴许多,不管是“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亦或者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都有着一股子“巾帼不让须眉”的韵味。这首《感怀》虽然气势没那么磅礴,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是李清照所处的环境,其实也就是赵明诚平时的居所。在李清照的脑海中,赵明诚的居所应该有很多书籍。但现实却是,这间房间窗台破败,书案上也没有一本诗书和史集,就像是袁术穷途末路,身无长物的处境。这里看似说的是赵明诚住处的物质条件匮乏,但实际上是凸显赵明诚精神层面的缺失,连书都不怎么看了。

接下来两句写的是现在赵明诚的生活。每天奔波于酒宴之间,眼里只有钱财,一天到晚只会忙这些无聊的事情。李清照本是一介才女,她向往的生活是高雅有情趣的,未曾想丈夫离开自己变得这般“俗”,实在是让人生气。

最后四句是对李清照向往生活的描写。只想闭门谢客钻研诗文,只有在住处焚香静思才能有好的想法。在这样平静的生活中,自己得到了两个至交好友,那就是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

“子虚”和“无有”是司马相如笔下《子虚赋》中的人物,其实李清照这么写,意思就相当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在规劝丈夫,别整日只知道忙那些俗事,要学会沉淀充实自己。

不得不说,娶个才女当老婆是真的不好惹,只有始终跟上她的步伐,两人才能举案齐眉。想想赵明诚也是挺不容易的。

对于李清照的这首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