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昊男
雨过天晴,阳光洒落山林。8月21日上午,沿着刚刚清理过的乡村公路,责任规划师、党员冀林,与同事闫恺带着图纸和装备,直奔北京市门头沟区韭园村。
“之前已经来过,这次要再补充核实一些数据。”身为责任规划师,冀林对“责任”二字尤为看重,“科学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基础必须打牢。”
暴雨山洪冲击下,常住人口200多人的韭园村,20%的房屋受损,上下水管线全部被冲毁。拿着灾前灾后的影像图,闫恺结合现场实物,逐一对照着在图上做标记,“现在标记的是房屋和基础设施的情况,还有一张图专门用来标注文物古迹受损情况,数据非常详细。”
“住建局、水务局等部门也在摸排灾情数据,大家共享信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门头沟分局规划编制与城市设计科负责人、党员郭晓宇介绍,“区里对所有数据综合研判后,最终将形成台账和全区数据底图,作为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的参考。”
“做规划的时候,能不能把村子未来的产业发展考虑进去?”得知责任规划师进村,60岁的葛淑香找了过来。作为韭园联合党支部书记、韭园村村委会主任,她想的不仅是让村民安居,还要乐业,“不能光输血,也要能造血。”
“放心吧,不仅是产业发展,方方面面都会考虑。”郭晓宇说,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尊重村民意愿是基础,还要统筹考虑近期与远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既要考虑目前最急迫的村庄安置与选址重建问题,也要统筹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还要谋划好镇村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尤其是文旅、农耕、韭园酱菜制造等特色产业。”
科学规划,重建家园。“我们一共组织了16家规划编制团队、上百名规划师,对178个村开展灾后现状摸排与规划评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门头沟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岚介绍,目前,门头沟区各镇街的灾后现状摸排与规划评估工作已基本完成。
“这两天,与邻近的村子一起发展乡村旅游的计划重新提上了日程,大家都想接着干。”葛淑香说,“我们对未来有信心!”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