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起到的是基础作用,学校是主导作用,社会是支持作用。”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表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结合准确定位,共同发力,互相不能错位,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到位。
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会向老师请教该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困惑于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周建华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不了解孩子,我们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热爱孩子,你想热爱他就要尊重他,你要尊重他就要理解他,你要理解他首先是了解他。“每个家庭的厨房至少在孩子回家吃饭的时候应该热气腾腾的,这是人间的烟火气,一个厨房冷清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幸福感的孩子的。”
周建华表示,从社会角度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引领功能。我们的科学家要走进学校,劳动模范要走进学校,环卫工人也要走进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也希望社会各方能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更多不同的职业及社会角色,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成长。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周建华认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有一定的规模,合适的结构,实现优质均衡的目标,能够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的终身的、可持续的、全面的、个性的发展,并且能够面向未来。从学校内部来看,高远的育人目标、高质量的立德树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等要素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学校高质量的发展。
在周建华看来,高质量的教育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着力点肯定在老师身上,切入点最后交汇在课堂上。
近年来,很多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生成为中小学教师常引发公众关注。周建华认为,这些教师招进中学之后如何培养更为重要,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进了中学校门后就要把这块“砖”扔掉,与其他教师归零到同一个起跑线。
周建华认为,要构建一个包含三个圈层的教师培养生态系统。其中,最外围是社会系统,这是教师发展的外部推力。中间是学校系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推力。最内层是教师个体系统,是教师发展的内部力量。他强调,对教师而言,反思非常重要,而且要注重开展创新实践,让他们能够体验到这个职业的幸福感。在他看来,教师最大的幸福感来自课堂,新老师要“站上课堂”,骨干老师要“站稳课堂”,专家教师要“站好课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也要为教师量身定制发展平台。
标签: 高质量教育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