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关注 > 教育 >

一所“希望学生越来越少”的学校 这所学校的价值所在

时间 2021-01-20 14:08:51 来源:工人日报  

为了啃下控辍保学这块“硬骨头”,云南省福贡县不仅下了决心,还下了绣花功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劝回来,那些几乎零基础的十三四岁的学生怎么教?2019年9月,福贡建起省内第一个普职教育融合班,开设了摩托车维修、美容美发、电工实训等6个专业,激励他们学习一技之长。

“希望这所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该校校长如是说。

这个学校的早晨是从“叫早”开始的。

“起床啦,起床啦!”保安在学生宿舍楼下仰着头大声地喊。

“学生们7点半开始晨跑。”云南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副校长王锦武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我们学校比较特殊,学生都是辍学失学的,有的以前一天学都没上过,有的只读过两年三年,很多行为习惯需要矫正,需要反复提醒。”

“普职教育融合班”这个校名,也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

变化从染回黑发开始,也从每天晨跑开始

“2020年初全县还有辍失学生455人,这是压力很大的一项工作,想起来觉都睡不着。”福贡县委书记杨永铸说,这也是他到福贡任职以来研究最多、推动最多的一项工作。

福贡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曾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控辍保学是当地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杨永铸深有感触地说,“啃下控辍保学这块‘硬骨头’,我们不仅下了决心,还下了绣花功夫。 ”

首先要把孩子“劝回来”。福贡县探索构建了“1名统筹领导+1名挂联帮扶责任人+1名包保教师”的“N对1”控辍保学劝返机制,深入开展“背包上山、牵手返校”行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劝回来,但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小点的孩子从一年级从头学起还好,那些十三四岁的大孩子坐在小学课堂里很别扭,上普通的初中又跟不上进度。

2019年9月,福贡建起省内第一个普职教育融合班。这里的学生大多在13岁到16岁,除了使用量身定制的课本学习语数外等基本学科,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学习某项职业技能。

16岁的福兴兰是2020年9月16日入校的。2019年小学毕业后她就不想读书了,随亲戚去了福建,但年纪太小,没找到工作。“县民政局的一个干部找到我爸爸,一直给我打电话叫我回来上学。我不想回来,可他们一直劝,只能回来了。”入校那天,福兴兰还顶着一头特别打眼的橘红色头发,那是在福建染的。第二天,就被老师要求染成了黑色。

刚进这个学校的孩子,染发的文身的都不少。变化从染回黑发开始,也从每天早上7点半下楼跑步开始。

学校每天都有两名老师值日,负责督促孩子们起床、整理宿舍、打扫教室等。教师胡丽梅说,2019年刚开学的时候,翻墙外出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为此,学校特意设计了带斜度的不易攀爬的围墙。

更难的是教学。“教这些几乎零基础的大孩子太艰难了。跟普通学校比拼分数不一样,在我们这儿,教会几个字都是一种成就。”胡丽梅说。

“以前你什么都不会,现在都可以帮爷爷剪头发了”

美发教室里,十几个孩子站成5排,左手举着一张长条的纸片,右手举着剪子,剪子下方悬着一根绳,绳上系了个矿泉水瓶,然后在纸片上剪“刘海”。

“手尽量不要抖。”老师段志文来回指导着,“这是练基本功,干美发这行,胳膊得有力。”

除了老师,还有两个男生在一旁辅助指导。他们是上一届的学生,已经毕业了,但还留下来继续跟着段老师学艺,被师弟师妹称为“大师兄”和“二师兄”。

15岁的杜芳梅很爱跟人聊天。她告诉记者,来这个学校之前,她没上过学,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最大的刚出嫁,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原来我们都在家,现在都上学了,家里只剩爸爸妈妈了。”

福贡当地主要是傈僳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讲的也是民族语言。如果没上过学,讲普通话往往很困难,而杜芳梅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全靠看电视学会的,这孩子太聪明了!”李文英老师感慨。

如果像这样有语言天赋的孩子能早点走进学校,那今天的和明天的她又会是怎样?

“我喜欢学美发,但不喜欢上别的课。”杜芳梅说。“别的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

王锦武坦言,这里的孩子错过了最佳的开始学习的年龄,现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并掌握一技之长。

“二师兄”言三车学了手艺后,回去给爷爷理发。爷爷很高兴,说:“以前你什么都不会,现在都可以帮爷爷剪头发了!”言三车也很高兴:“要是没有这个学校,我就学不到这个技术了。”

“你是怎么想到要学美发的?”记者问。

16岁的言三车想了想,认真地回答:“我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下课铃响了,一群孩子走出教室。胡丽梅跟一个长发的女生闲聊,“毕业了你想干什么?”

“想嫁人。”

“读书以后你可以有更多选择。” 胡丽梅又问,“除了嫁人,你还有什么想做的?”

“美发。”

“不错啊!那你加油,好好学!”

留下来,把一技之长教给更多学生

段志文是随女友李文英来“帮忙”的。2019年8月,他的女朋友李文英大专毕业回到家乡福贡,成为普职融和班的第一批教师。一个月后,在昆明当美发师的段志文来看她。这位“Tony老师”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下决心留下来变成“段老师”,并在无意间成了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分子。作为编外教师,2020年11月,段志文拿到了补发的前一年工资——4万元。而此前他在昆明当美发师,月薪在万元以上。

愿意留下来,或许也是因为他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30岁的段志文是14岁辍学的。因为家庭的变故,初一没读完他就出去打工,掌握美发这门手艺后,先后去过好几个城市干美发,自己也开过店。如今,段志文想把这一技之长教给更多的学生。

段志文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很头痛,有些孩子喝酒、抽烟、打架,有些家长只管喝酒,不管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却更激发了他的责任感:“父母不教育,我们来教育。”

他不仅教美发,还教做人。渐渐的,喝酒打架的少了,听话了,以前见面会瞪着你,现在大老远看到你就会喊“老师好”,还有孩子从家里带猪肉给老师。

潜移默化的教育或许是最好的教育,这个编制外的老师无意间已经悟到了教育的真谛。

在像福贡这样的偏远山区,要招到老师、留住老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要继续加大技能培训,专业老师还不够。”王锦武说,现在的电工老师就是自己先在网上跟着另一所学校的老师学,再来教学生。

而编外老师段志文也正在“纠结”之中:想留下,就要面对即将成家带来的经济压力;想离开,又舍不下这里的孩子。

“只要他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我们就已经成功了”

校园一角,摩托车修理实训室里,五六个孩子围着一辆摩托车,跟老师学习如何给摩托车打气。

电化教室里,十几个孩子坐在电脑前,大部分在玩游戏,也有女生在看网红李子柒的视频。“我们的教学目标跟别的学校不一样,通过玩游戏可以先让他们熟悉电脑,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计算机老师尹艳茹说。

“孩子们喜欢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普职教育融合班校长字跃芳自创了“控辍保学十法”,其中一条就是兴趣爱好保学。此外,还有饮食保学,让学生吃得好、喝得好;鼓励保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点,及时激励。

普职教育融和班2019年9月10日开办,当时有306个学生,第一学年毕业206人,28人去县职教中心继续学习,64人到对口扶贫的珠海务工,58人在本地打工。目前,学校开设了摩托车维修、中餐烹饪与中式面点、美容美发、电工实训、种植养殖业和人工智能等六个专业。

2020年10月,该班美容美发实训室和茶艺实训室在县里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业。“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操锻炼,家长们看到孩子能学以致用,也会更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校。”段志文说。

2020年12月,在广东佛山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的赛场上,来自该班的福壹陈、普碧华两位同学组成的战队获得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二等奖。“看到他们拿了世界大赛的大奖,孩子们都说,太厉害了!”李文英说。

2021年1月9日,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举办了首届技能才艺大赛。“希望用荣誉感来激励更多的学生,激励他们学好一技之长,走技能成才之路!”副校长王锦武说。

“希望这所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王锦武说,只要孩子们会对着老师微笑,就已经进步了;只要他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我们就已经成功了。

这也是在这里当老师的意义所在。

“他们也许错过了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时机,但只要来上了学,知道学校是什么样子,将来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来读书。”胡丽梅说。

这也是这所学校的价值所在。

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60万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由20万人降至0人。2020年6月,福贡县辍失学生实现历史性动态“清零”。

当你走进数字背后的世界,你才会真正理解这些数字。

教育脱贫,久久为功。

标签: 控辍保学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