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对于疫情时代的我们
已经不再陌生
【资料图】
但是因为疫情在家"宅”久了
难免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比如焦虑、抑郁、沮丧、压力等
都可能随之而来
今天咱们就谈一谈居家隔离期间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心理不生病
先要学会了解情绪
学习面对情绪变化与处理的方法
这样才能增强心理的免疫力!
对大家平时的生活而言,居家隔离期间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活动空间缩小了、直接交流对象变少了、闲暇时间增加了、消遣方式变得单一了,这些可能都会引起日常生活周期的紊乱,时间一长交流也会出现障碍、对人的信任产生危机、各种兴趣丧失等。
再加上对疾病的恐慌,继而就会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紧张、绝望等负面情绪反应,而对于这些,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则是解决心理负面反应产生的有效途径。
首先,尽量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作息规律化,按照之前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段。
可以把一天的时间分为工作时段、读书时段、进餐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运动时段等等,保持生活的稳定性,避免让我们的精神单调,从而让家庭"安心”。
其次,众所周知,身体健康取决于心理健康,反之也亦然。
有研究表明锻炼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焦虑症状,而且经常锻炼的人处事往往也更自信,这是因为锻炼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增加糖皮质激素皮质醇(CORT)的水平。
而CORT是一种于慢性压力和抑郁之间进行调节的"压力激素”,参与认知缺陷的形成,它的增加可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而多巴胺长期被认为是"幸福”的神经递质,可以使人获得快感。
所以在居家隔离期间
由于活动环境的受限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瑜伽、有氧健身操
八段锦、太极拳以及原地跑步等
不需要较大空间的运动方式
运动中合理搭配有氧与无氧
在增加幸福指数宣泄情绪的同时
还可以促进免疫力的提高
但是锻炼也要注意,切不可急于求成,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锻炼要求也不同,适度健身,千万不能超过自己的身体负荷,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人们都说
"没有什么不开心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顿”
也就是说
"吃”是人们发泄情绪的重要途径
而且也有研究发现
食物与大脑功能之间存在联系
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认知
但是居家期间,吃也有讲究,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才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下面这份饮食法宝大家要收好:
吃饭饮食要多样,优质蛋白不能少、规律进餐很重要,足量饮水要记好。
最后,负面情绪的产生往往都有定向性,找到它,然后选择最适合你的方式解决它。
信息关注过多,产生恐慌——心理学家建议在危机时刻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讯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可以设置特定的时间来查询最新新闻,理性获取正确的内、外部信息,科学认知,避免恐慌。
自由被限制,感到沮丧与孤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和家人的喜好,选择绘画、书法、阅读、玩游戏、与朋友聊天,或者制定短期居家可以完成的工作,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和家人忙碌起来。
长时间在一起,家庭矛盾爆发——理解并尊重家人的情绪,调整家人与自己的心态,相互鼓励与坚持,共同设置家庭互动时刻,一起看书看电影、一起运动、一起做家务、睡前一块聊聊天等,如果实在控制不住情绪时选择暂时离开,等到大家心情平和的时候再沟通。
END
供稿: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所邵富叶
编辑:侯琳
图片:以上网络图片如若涉及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清除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