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世界关注:“遛”纸狗、变身校园托尼…专家解读为啥现在的大学生们爱花式整活

时间 2022-11-15 19:11:49 来源: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见习记者 胡瑞


(资料图片)

近日,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频频出圈,“遛纸狗人传人并乐此不疲”、“男寝女寝扎堆拍搞笑视频”、“化身校园托尼为师生理发”、“学校操场当舞台表演川剧变脸”……

心理专家杨勇超认为,大学生是精力最旺盛、思想更活跃的一个群体,这是他们在面对目前的疫情防控,一种积极的的自我调节,有助于释放精力和压力。

【高校里,遛纸狗学生传学生并乐此不疲】

前不久,全国多所高校刮起一股“养”纸狗的高潮。简易版小土狗、精美杜宾犬、“毛发”雪白的小泰迪,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废旧硬纸壳裁剪、粘贴做成纸狗。

这些狗狗们,不咬不叫不拉屎,游离于学校禁养宠物的规定之外,学生们便大胆地将它们“拴”在宿舍门口。不少大学生还相约操场,集体“遛狗”,有些高校甚至举办起大学生“宠物”运动会。四百米的“遛狗”混合接力,学生们乐此不疲。

来自河南大学的白琪(化名)是万千“养”纸狗大军中的一员。因为近期疫情反弹,学校实施封闭管理,白琪和她的室友们,日常除了下楼买饭、做核酸,生活被限定在一栋楼,或者更准确一点,困在一方十平米大小的宿舍里,“现在这种状况,我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其实挺单调的,”白琪说。

在社交媒体上,白琪看到有其他封校大学生利用快递盒制作纸狗,觉得新奇、好玩,她便发动室友一起也制作了一只。

“制作好之后,我们给狗狗起了一个专属名字,每天早上把它放在门外,晚上牵它进来休息。”纸狗像真狗一样,带给白琪和她的室友们,亲密陪伴的精神慰藉。

从最初动手制作纸狗到现在每天照料它的“饮食起居”,白琪说,这件看似透着幼稚和傻气的事情,却让她们对快乐的感知重新变得生动、纯粹起来。

【校园托尼、拍搞笑视频,大学生“花式整活”层出不穷】

不止“养”纸狗,近段时间,微博、抖音热榜上,疫情封控下的大学生“花式整活”行为层出不穷。有的化身校园托尼为师生理发,有的学校操场当舞台表演川剧变脸,更有类似养纸狗,男寝女寝扎堆拍搞笑视频。

苏明珠是郑州大学一名研一学生,学校封控管理的这段时间,他与室友一起拍起了搞笑视频,“主要是模仿、演绎一些影视经典片段或有趣好玩的热门题材。”

粗糙的道具、不分实际性别的演员分工,视频中,苏明珠和他的室友们这些非专业演员们略显生硬的演技,配上一脸夸张的表情,一种别样的戏剧化效果跃然而生。

据苏明珠账号,其视频还上了学校官方。“其实就是找乐子,一点儿也没耽误学习。”苏明珠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封校的这段时间,和室友们一起拍搞笑段子,让他重新找到了一种生活与学习的平衡。

前几日登上微博热搜的校园托尼李双印,是一名物理专业的大三学生。给别人理发,是李双印偶然发掘的一个兴趣爱好,也是自己独特的解压方式。

李双印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他并不觉得给别人理发不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我很享受这个过程。”理发刀“咔嚓咔嚓”间,李双印达到某种专注,这带给他内心一种舒适的宁静,“对我来说,理发这件事比窝在宿舍打游戏好多了。”

【解压之外,寻找新鲜感与真实社交】

有网友调侃,点击查询大学生们的精神状态,“疯”是显示结果之一。然而“疯”的表象背后,或许是他们被封闭在一个物理空间太久之后,对新鲜、自由空气的渴求。

制作完成“小狗”的那天,白琪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图片配文:有狗了,已经不想跟没狗的人玩了。这句调侃的话伴着“养”纸狗高潮,一度在“养狗人士”之间疯传。

没过几天,狭长的寝楼走廊里,似乎是受白琪宿舍门口放着一只“狗”的影响,纸狗一只、两只,渐渐多了起来,“路过的宿管阿姨会说笑着拍照,同学们以‘狗’会友,交流也渐渐多了起来,”白琪说。

跟风“养”纸狗过程中,白琪和室友、同学甚至是广大网友之间互动增多,她告诉顶端新闻记者,这让她在近期单一的学习生活中,获得了很新鲜的社交愉悦感。

因在学校操场表演川剧变脸走红的戚嘉恒之前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独自在学校操场上为大家表演,“我以前都是在老家那边跟着当地的一个剧团表演。”

封在学校不能外出的这些日子,戚嘉恒也在为自己生活的单调无聊寻找一个出口,“就想到为大家表演川剧变脸。”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戚嘉恒不断添置道具,准备许久之后,他出色地完成了这场表演。

“看到同学们为自己的表演欢呼鼓掌,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戚嘉恒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接下来在符合学校疫情管控规定的前提下,他还会再多准备几场表演。

李双印是一个性格些许慢热、内向的人,随着越来越为学校里的人熟知,李双印的理发服务,从最初的室友,逐渐扩散到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自己的社交圈也慢慢扩大了,整个人好像也变得开朗了。”李双印说。

【心理专家:释放精力与压力,大学生们积极的自我调节】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国家心理咨询师杨勇超也关注到近期大学生们的一些“花式整活”,在他看来,大学生是精力最旺盛、思想更活跃的一个群体。

“在目前大多数学生被封在学校或宿舍里,只能上网课的情况下,寻找一些方式释放自己的精力和压力,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杨勇超认为,这是大学生在面对目前的疫情防控管理,一种积极的自我调节。

类似跟风“养”纸狗,杨勇超认为,这是群体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体现,“处在一个群体中,得到群体认同,能获得更多安全感,更好缓解自己内心的一些焦虑、不安。”

杨勇超表示,疫情防控下,很多高校封控管理会让学生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这是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

“有的人能很快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但有的人可能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或恐惧不安。”杨勇超建议,要多和朋友家人联系,培养一个在目前环境下能够做的兴趣爱好,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正常饮食。

“大多数同学都是可以保持良好心情的。”杨勇超补充,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不能缓解,可以找学校老师或专业人员帮助解决,必要时要就医诊疗。

标签: 新闻记者 自我调节 乐此不疲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