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张进才:年底讨债风:己堵住经济前行的路

时间 2023-01-10 23:13:23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片)

每到年底,都是许多政府、企业难熬的时候。到年底,不管谁欠钱,债主方总想在这种切口要回些。每年都会发生堵门、围攻政府、业主的现象。今年好象讨债风更盛、讨债领域更广、讨债效果更差、有关方面更难作为。除了债权人,所涉各方大有平躺的势头。从这几天看到信息看,政府似乎成了欠债主体。现在的政府在多重受困,资金链绷得吱吱响。政府几年抗疫下来,国库被干耗,自身经济状况越来越差,税收增长乏力。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在房地产出现严重疲弱的形势下,地卖不出去,曾经卖出的地要么荒芜、要么盖的房形成烂尾,老百姓信心不足,形成的资产无法转化为现金,就无法带来交易环节的税收,卖地、卖房双难。可是政府为了保增长,还得硬着头皮搞投资,钱只能靠负债,负债虽在飚升,但总赶不上花钱的步伐。政府的财务支出就形成了巨大黑洞。但好在有一大批人还在信仰政府的信用、还愿意在庞氏骗局下接受被骗,以各种方式推进政府投资、加大政府的风险并进而给自已带来巨大的风险。现在央企的各类建筑、施工企业,就做的是这种差使。最近突然发现中国建筑.中铁建等企业都被农民工逼成了债务人,了解下来才知都是上游政府项目的失约,它们才不得不违约,而且正呈大面积之势。按道理讲,象中国建筑、中铁建这类的央企,都是几千亿、万亿以上的规模,它们融资极其便利,期限可长可短、可债可贷、利率偏低,农民工给它们打了一年的工,无论如何不应让农民去围门、讨债,不能让辛劳的最低层百姓、战酷暑斗寒冬的人们过不去年啊?每年看它们可观的营收、利润、建起的豪华办公楼、干不完的工程量、无数的融资通路,怎么混到了这个份上?我猜测,一是地主家也没粮了;二是为了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有钱也不支付农民工工资,你业主给我我才付;三是也想躺平。我尽管可融资,但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也只有2%点多,如果融资就可能吞噬存量利润,而且融资都要进入报表,总不能几百亿.几百亿的垒吧?弄的吃相挺难看。想来想去,还得找源头要钱,源头没水我也干涸,随便吧?这一随便却苦了我们最可怜的农民兄弟。这些年我们的政府及各类市场主体、公民个人债背得越来越多。我们2015年社融规模130万亿,现在到了340万亿,发疯的涨,邪门的是都感到缺钱,都期待金融机构进一步放水、上级政府赶快进行财务救助。象中铁、中建、中水等央企这些年都成了香饽饽,它们也感觉十分地良好,两利洪流一汇合,经过可研的、拍脑袋爪的项目一个接一个,与各级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不停地签。你政府要政绩.要投资,我来投,没有资本金、没有项目负债,我统统兜底。结果是欠债越来越大。关键是弄的许多项目如道路、体育设施、各类场馆、市政绿化等不仅带不来即期效益、未来也没有任何现金流,唯有靠财政贴补、靠未来债务填窟窿。这些都能明白的道理,政府不理会、这些企业又有信仰崇拜,更与政府契合的是,它们有共同的政绩观,都喜欢追求规模.增长、营收、排名,对风险都放到了脑后,反正都是流水的兵,得过且得过。现在政府、各类机构都在套央企,实际上民企被套得的更惨。建筑、施工、设计类民企,为了承揽更多的工程,也早就搞起了垡资、三个钱干十个活,我们的民企玩起扛杆胆子更肥,承揽了超过自身能量的工程,多是垡资要求更高的房地产、市政类工程,房地产一大面积垮塌,这些企业别说利润、本在哪里也不知道,关键是它们为做大企业,不仅敢欠农民工,对上游材料商等款项都敢欠,形成了环环相欠的局面,在房地产形势趋好之前,这种局面靠什么扭转!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他,随着欠的时间拉长,欠的规模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链条越来越复杂。农民工年前要不回、年后继续追要,当这些真正出力干活、保障社会经济运行的人们,都在为讨要血汗钱而奔命时,社会稳定.经济畅通运转会容易吗?现在看既有的模式要被打破了,因为谁都为这种摸式的持续性付不起成本了。问题是新的模式靠什么建立?既有的问题消化不知道需要多少钱才能解决。贵州遵义城投公司负债400多亿(其中银行155亿),已停止付息.昆明地铁集团付息按年度进行。我相信这些地方的债务远比报表多得多。真不搞清这些地方欠了农民工的钱有多少、形成的债务链有多大?有些包工头和农民工提出,年后揽的活要实行日结,给一天钱干一天活。实际上这是完全行不通的。日结的前提是怎么还工作、它们谁把钱放到帐上保障日结。这是社会信用丧失后人们想出的苦招,实际上象商品交换走到物物交换上来,不接触货币是无法想象的。当人们真这么做时,代价是社会停止运转或运转大大地减缓。房地产问题出来后,接着来的就是以政府信用背书的城投之类的各种债的问题暴发。2023年就可能是大规模起始年。来自于北京的声音很强硬,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中央政府不兜底。现在的问题是就象房地产出问题后你真的不救吗?肯定是在救,只不过救的代价无比沉重、救助效果很不理想!集中、大规模讨债肯定不是好现象,它关涉的领域和主体这么广,又大量涉及底层百姓,真是到了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候了。作者单位:河南省社科院

标签: 施工企业 这些地方 经济状况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