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卓越智慧的汉字为载体,寄托着书写者乃至整个民族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因此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的一致爱好。提到书法,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深受唐太宗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对于楷书的入门学习者而言,“欧柳颜赵”则是无可争议的四位大家。
所谓“欧柳颜赵”,指的是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赵孟頫,其中颜真卿的风格以端庄雄伟著称。凭借《多宝塔碑》、《祭侄文稿》等佳作,颜真卿在书法界的地位可谓崇高,而在大书法家这个身份之外,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相关资料图)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作为唐朝初年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从孙,颜真卿尽管自幼丧父,但还是在优渥家境的支持和母亲殷氏的训导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开元二十二年(734),二十五岁的颜真卿考中进士,又通过了制科的选拔,此后历任醴泉县尉、监察御史。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颜真卿曾奉命前往河西、陇右一带巡查,到达当地后他结清了许多积压已久的案件,适逢原本久旱的当地下起甘霖。一时间,百姓们纷纷将宝贵的降雨同颜真卿的到来联系在一起,称这场雨为“御史雨”。后来,颜真卿又前往河东,刚正不阿的他上书弹劾朔方令郑延祚在母亲死后长达三十年时间里没有为其安葬,朝廷很快下诏将郑延祚革职且永不叙用,一时间人们都对颜真卿相当敬畏。
大胆弹劾郑延祚的颜真卿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不久后便升任殿中侍御史,但凭借妹妹杨贵妃得宠而当上宰相的外戚杨国忠却十分不待见这个直言不讳的“异类”,对他极力打压。天宝十二年(753),在杨国忠的排挤下,颜真卿被外调为平原太守。
当时,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职的安禄山已经显露出造反的迹象,恰好处在其管辖范围内的颜真卿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于是以阴雨不断为由不断加固城墙,同时大力招募士兵、积蓄粮草。对内缜密筹备的同时,颜真卿表面上每日与宾客泛舟饮酒,成功避免了招致安禄山的怀疑与提防。
两年后,安禄山起兵反叛,手握重兵的他很快占据了河北绝大多数城池,唯有早做准备的颜真卿一面抵御住叛军的进攻,一面派出司兵参军李平前往长安上奏唐玄宗。唐玄宗原本以为河北一带已经尽数失陷,在见到李平后顿时大喜,盛赞颜真卿道:“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当时担任常山太守,深受堂弟鼓舞的他很快杀掉叛军将领李钦凑等人以示响应。
紧接着在同一天内,河北一带先后有十七个郡摆脱安禄山统治重回朝廷怀抱。出于对颜真卿的尊敬,这些郡共同推举其为盟主,他们集结其二十万大军,阻绝了燕、赵之间的交通。这时,唐玄宗的诏书传来,颜真卿被封为户部侍郎,奉命协助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一同平叛。没过多久,朝廷又加封颜真卿为河北招讨采访使。
至德元年(756),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此后,颜真卿数次派遣使者向唐肃宗汇报河北军政事务,后者则将其封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十月,由于叛军攻势愈发加强,颜真卿选择放弃平原城,率领部队前往凤翔当面拜见唐肃宗。随后,他从戎装换回朝服,开始帮助草率登基的唐肃宗巩固临时组成的朝廷。
尽管天下逐渐安定,但重视礼制、铁面无私的颜真卿先后遭到了权宦李辅国及元载、杨炎、卢杞等多任宰相的厌恶与排挤。建中四年(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并攻占汝州,素来看不惯颜真卿的卢杞提出应当派其作为使者面见李希烈,而唐德宗竟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尽管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不愿违背圣旨的颜真卿还是选择了动身出发。
来到李希烈军中后,颜真卿拒绝帮助其向朝廷写信以洗清罪行,又不愿接受他的劝降。最终,在痛斥李希烈只不过是逆贼,其旨意不能称作“敕”后,七十六岁高龄的颜真卿惨遭缢杀。半年后,朝廷终于平定叛乱,颜真卿的灵柩得以被运回京城,唐德宗为他辍朝五日,并追赠司徒、赐谥号“文忠”。综上所述,在书法成就之外,颜真卿不管是军事、政治才能还是德行品性都值得尊敬,恰如欧阳修所说那般:“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画。”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