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环球观热点: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和你没话说?99%的父母都不知道!

时间 2023-06-18 10:08:13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问相声演员于谦:“你最怕儿子和你说什么?”于谦说:“我最怕他什么也不说。”“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挺好的。”“你上什么课?你今天怎么着?”“ 永远"挺好的"。”“这个是我最害怕的,因为你了解不了他,你也进入不了他的世界,你就觉得掌控不了,但是他又没有真正独立,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所以作为父母来讲,很怕儿子走歪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前围着你打转,和你有说不完话的孩子,突然之间沉默了。他们拒绝和你沟通,不再和你聊天,对你的问题总是敷衍了事。你不再知道今天他在学校的经历,不了解他最近的学习状态如何,他现在的好朋友是谁你一无所知,他最近在读什么书你完全不知道。黄磊说:“孩子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不跟父母沟通。”可是,为什么孩子和你成为了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陌生人”?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知不觉间,孩子和父母之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除了简单问候,没有任何交流。很多家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似乎总是在回避与自己沟通,久而久之,自己也越来越不清楚孩子的脑瓜里在想些什么了。

根据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父母与孩子之间最糟糕的关系模式是以下这3种:

1、苛刻与委屈在这类关系中,父母从小就对孩子的要求非常苛刻,且提出的要求和期望都特别高。对此,孩子会感到特别委屈,但是又没有办法解决。慢慢地,委屈会转化为愤怒。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父母表达愤怒会让孩子感到特别愧疚,因此,孩子多半选择了关闭自己的情感,回避和父母交流的方式。2、控制与顺从当处在被控制的关系中,父母发号施令,孩子无条件顺从。同时,在顺从的关系里,孩子感到特别无奈,所以,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会以一种顺从的姿态回应,“嗯,好的”、“是,我知道了。”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了,因为内心清楚自己说什么都执拗不过父母。

3、无情与冷漠

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和孩子交流客观事实,但很少交流情感。聊天就像是陌生人,而不是亲人。彼此会谈谈学习、生活,但是没有情感交流。所以,很容易因为某一件事情发生争吵。在这种情形下,父母几乎很少意识到对话的那头是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没有意识到对话的那头是养育自己的父母。因此,在这种配对模式中,孩子常常体会到冷漠,没有支持感,也做不到对父母掏心窝。那我们该如何改变呢?其实很简单,只要5招就够了!01学会主动找话题一个朋友,总是抱怨和孩子没有话题,孩子说什么他都插不上话。同样,他说话的时候,孩子似乎也没有倾听的欲望,更谈不上聊天了。后来,他学会了主动去找一些话题,比如“今天上学怎样?”、“跟同学关系相处得好不好?”、“听说最近有个新游戏不错”等等。家长要切换聊天走向,学会倾听。要明白,这个阶段的孩子本身就是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大的独立空间和自主选择的能力,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与你分享他的事情。02学会分享别人的事谈论八卦和别人的事情永不过时,同时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好奇。这一招无论男女老少都很管用,因为八卦之心人人皆有,孩子们也不例外。尤其是与孩子聊起班上同学、老师有关的八卦时,孩子会很容易津津乐道的跟你分享他们的“小秘密”。03孩子反感时学会“闭嘴”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叛逆心理。你可以观察小一点的孩子,比如婴儿或3-5岁的孩子,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认识一个妈妈,她和孩子相处的就像是好朋友,他家的男孩子已经上高一了,但是和父母的关系依旧很亲密,即使青春期也度过的非常平稳,没有别人家的鸡飞狗跳。男孩曾经自豪地和我说“我和我父母之间就是朋友,我可以和他们畅所欲言任何心里话”这位妈妈告诉我,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特别是周末假期的时候,做一桌好菜,喝点东西,边吃边聊。有时也会带孩子去咖啡厅,茶楼坐坐,聊聊天。孩子对自己很信任,什么心里话,困惑都和自己说,而自己从来都是站在朋友的角度给孩子指点迷津。教育家斯宾塞说:“一个甜蜜的家庭,父母与子女间应该有最好的沟通而且彼此体谅与尊重。父母要学会张开耳朵,闭上嘴巴。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少说话。”04就事论事,不“扯旧账”我们做家长的一般都有这种体会,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特别是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会训斥孩子,一边训斥一边就会想起来孩子另外一些不懂事或者做错的事情。于是越训越会生气,到了最后你可能会忘记了你为什么要训斥孩子了。

05认真倾听孩子的每句话

听听孩子真正的想法,他的思考,他的梦想,他的困惑,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能进行地倾听,让他们有机会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倾诉,就够了。家长要非常注意的一个点就是,在倾听的时候,不要敷衍。很多家长心不在焉,甚至一边做事一边听,这样的行为甚至比责骂孩子还伤人。放下手里的事情,坐在孩子的旁边,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去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呵护,这很重要!有位妈妈来找我咨询,期间一直在埋怨孩子不懂事,有什么事情也不和自己说。结果孩子问她:我说过的,你都听到了吗?你认真听过吗?你能听懂吗?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一个内向的孩子,相反是一个很阳光的小男孩。他的话其实是一种谴责,那就是谴责他的妈妈从来不认真听自己说话,并且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记得,想要孩子喜欢和你交流,一定要认真听孩子的每句话,只有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写在最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曾说,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你怎么和朋友说话,就请怎么和孩子说话。让孩子在沟通中感到自信,对他多一些鼓励和赞同,父母给予的自信能激发孩子最大的力量;让孩子在沟通中得到抚慰,理解孩子,体谅孩子,和孩子共情,让孩子的情感得到抚慰和满足;让孩子在沟通中感到被信任,不打断孩子,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为孩子保守秘密,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孩子说话同样需要技巧和方法,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说话技巧带给孩子的也许是伤害,也许是鼓励!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