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魔镜”真风口还是伪需求?
本报记者 孙奇茹
买了健身卡没时间去,夏天健身房气味不好闻,身材不佳不好意思进健身房……面对一面能监测运动情况的健身镜,您愿意为几千元买单吗?今年以来,针对有健身需求人群的诸多痛点,继海外的Mirror、国内的FITURE后,乐刻、咕咚等运动健身平台相继推出智能健身镜。一面售价数千元的镜子,真能成为让消费者和资本都买账,掘金智能健身市场蓝海的“魔镜”吗?
“百镜大战”呼之欲出
“有多少人不愿意去健身房是因为自卑?现在健身房已经成为身材好的人秀身材的地方,当你肚子很大不敢去健身,更不敢请私教时,FITURE健身魔镜可以让你在家就有教练教。”几天前,直播“一姐”薇娅的直播间里出现了一件售价超3000元的智能健身镜。
关机状态下,它与一面普通的穿衣镜并无二致。开机后,镜面上会出现一个虚拟教练。当你跟着虚拟教练进行健身、跳舞或跑步等运动时,不仅可以通过镜中自己与教练的影像同步对比动作,系统自带的AI摄像头还能捕捉用户的动作,智能纠正,堪称把一个AI健身教练请回了家。
在健身镜于薇娅直播间亮相之前,“魔镜”背后的公司FITURE已被资本看中。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创业公司,从2020年9月到2021年4月,连续获得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4亿美元。
后疫情时代,家庭健身场景逐渐成为主流。传统健身房纷纷探索线上创新的道路,开启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健身新阶段。2020年,FITURE在国内市场率先推出了AI人机交互体验课程和7800元的智能健身镜。不过,由于价格高昂、课程内容等局限性,很多普通消费者对其仍持观望态度。此后,咕咚、乐刻等互联网健身平台也相继发布智能健身镜。市面上目前还出现了J&J Mirror、迈族、gymgest、亿健、小乔体育、佑美等十余个品牌的健身镜,一场“百镜大战”呼之欲出。
健身镜尚难成刚需
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IQ联合编制的《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众健身年均总消费为5670元,实现了35%的同比提升;女性平均总消费更是高达6362元,增幅接近50%。智能健身这个新兴领域也成为产业新风口,被业界认为是一条价值千亿元的白金赛道。
不过,智能健身镜是否真的如厂商们宣传和预想一般,成为既为消费者节省往返于健身房的时间,又能让健身一族们畅快运动的“魔镜”呢?
购买了健身镜并使用两周后,健身达人马克吐槽,当自己做一些无法看向屏幕的动作时,健身镜依然只是在屏幕上给出类似“左臂竖直向上伸直”这样的文字提示,而不是语音告知。此外,系统给出的运动测评结论和建议也过于程式化,“对于耐力、核心肌力、下肢灵活性等每个类目的评测结论几乎都一样,并没有根据我个人进行个性化的测评。”
在活动价6800元时入手了健身镜,加上超过1000元的会员年费,林女士总共花了7980元,而这还只能供她一人使用。如果想要全家人多账号共享,她需要额外多花一份会员费。
“你买一块全身镜,买个手机支架,把手机架在镜子前,打开健身APP不就得到了一个简易版的健身镜?”一位科技企业资深从业者认为,从目前实现的功能来看,健身镜颇有些“鸡肋”。
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使用次数不多的智能健身镜已经作为闲置品出售。
低定价赚“动起来”的钱
尚待完善的运动体验、性价比有限的市场评价之下,智能健身镜已被拉下“神坛”。
以官方定价7800元的FITURE魔镜尊享版为例,截至发稿前,尽管经历了一场“618”大促,其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的销量显示为月销“200+”。相比之下,其近日推出并在薇娅直播间首次亮相的魔镜旗舰版价格就亲民了不少,定价4699元、目前活动价3999元,月销量1000多台。
“用户不会只为一面镜子买单,只有良好的体验才能打动消费者,整个市场的崛起需要各厂商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进而推进行业的良性竞争”,FITURE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远声在接受采访时坦陈。
乐刻运动不久前推出了市面上价格最低的智能健身镜LITTA MIRROR,定价2499元、活动价1999元。乐刻运动创始人兼CEO韩伟表示,希望把智能健身镜的价格做到极致性价比,赚“用户动起来”的钱。“如果把它理解成销售硬件设备的逻辑,那健身镜应有更高的利润,但如果把健身镜理解为是居家健身服务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其中一种解决方案中的一环,那么它可能是另外一种逻辑,即不依靠硬件赚钱,靠提供内容、服务赚钱。”韩伟说。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