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记者从连云港市博物馆获悉,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现唐代大型建筑基址。该发掘项目东侧紧邻孔望山,西距明清海州古城5.2公里。项目总发掘面积约2100平方米,共发掘清理魏晋南北朝至清代墓葬44座、唐宋时期建筑基址2处、井3口、灰坑19座、灰沟2处,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共计260件(套)。
据悉,2021年9月至12月,为配合海州体育馆二期项目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徐州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联合对该项目地块内古代文化遗存进行了配合性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1处大型唐代建筑基址,保存较好,为连云港地区首次发现,具有较大的历史研究和展示价值。
发现的唐代建筑基址位于发掘区中部偏西南,其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75.72平方米。考古发掘揭露出的遗迹显示,该建筑基址为一处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自南向北共保留有21个遗迹单位,包括踏步、门道、庭院、水井、甬路、回廊、月台、散水、柱洞、厕所、门房1间、东西厢房5间、北正房5间。
该建筑基址四围墙基以石砌墙基为主,北正房、西厢房保存较好,东厢房保存较差。甬路和回廊保存较好,造型规整,采用瓦片铺成,顶面龟背形,中间较两侧高出,宽92厘米。其铺设方法为:竖向立瓦包边,中间横向错缝立瓦,部分间隔石块点缀。南正门位于南基槽中部,门前有一层硬化面掺杂料姜石,中部偏西残存有瓦石混合砌成的踏步。北正房平面呈长方形,保存较好,由墙基槽、石墙基、柱洞、门道组成。东西长31.6、南北宽9.7米,占地面积为306.52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内有南北纵向石墙基隔墙4列。北正房内部各间房间面积大小不同,似存在不同功能用途区分。其中最东侧两间面积较小,最中间面积最大,西北角有区隔一方形独立小间和过道走廊。在该建筑基址内未发现砖铺面现象,出土较多碎砖瓦、陶瓷片,可辨器形有陶插座、莲瓣纹瓦当、板瓦、筒瓦、瓷碗、瓷钵、陶罐等,另外发现8枚“开元通宝”铜钱。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次发掘的建筑基址均未发现带有明确纪年的遗物,因此只能依据其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层位打破关系来初步推断年代。此外,结合连云港市历年同时期文化遗存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成果及历史文献的梳理,也可对建筑基址的年代、性质判断提供相关线索。
据悉,唐朝时期日本“请益僧”圆仁巡礼求法时曾三次经海州,其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载:“八日,押衙及僧等斋后出王录事宅,向舶处,押衙道:‘此县是东岸,州在西岸……从此小海,西岸有海龙王庙’,未时,到海龙王庙。”基于史料记载,此处提到的海龙王庙,与该建筑基址的地望及存续时间基本相符。据此推测该建筑基址的兴建年代大致为盛、中唐时期,废弃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其性质用途可能为衙署或庙宇类建筑。(交汇点记者 赵芳通讯员 张晨晨)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