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上海复商复市的脚步,越来越多商圈恢复“熟悉的模样”。半月谈记者观察到,不同于一些头部连锁企业快速“回血”,小微企业虽在恢复,但其复苏动力尚嫌不够强劲。这些遍布城市角落的商业细胞,是复商复市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发力,使之迅速恢复生机,重现烟火如常?
小微企业逐步恢复生机
路口的包子铺、转角的咖啡馆、街头的水果店……疫情袭来,超大型城市里的这些街市小店首当其冲。
“疫情下无法开门营业的那段时间,每天一睁眼想到的就是钱,一个月固定支出要四五万元”“房租、人力,每天都是成本,躺在家里都有固定开销”……一些上海小店主说。
在上海,经历疫情大考的小微企业主不在少数。在最低谷的时候,这座2500万人口的城市里,运营商业网点不到1400个,大量小微企业主面临着手停口停的局面。
伴随着复商复市的进程,小微企业逐步恢复生机。上海市静安区平成精品水果店重新开张后,通过饿了么平台的绿色通道,水果店第一时间就上线了外卖服务。“没想到第一天上线就卖了上百单,最远的送到10公里之外。”李姓店主说,“看到上海不断推出新的惠企政策,感觉事情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期待城市烟火如常的那天尽快到来。”
小微企业盼望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为了让市场主体渡过疫情难关,近期上海宣布出台不少纾困惠企政策。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纾困政策对恢复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药效明显”,对雇员少、不符合减免租金条件的小微企业,尚不够精准。
“期盼惠企政策更加解渴。”有小微企业主向半月谈记者反映,自家雇员就是自己一家三口,政府一揽子的社保缓缴等措施“用不上”,承租的店面也并非国企的,享受不到租金的减免优惠政策。他希望惠企政策更加给力,对“全家上阵”的小微企业主,释放更多红利。
另外,对小微企业而言,亟待出台政策,营造全面复商复市的良好环境,稳定市场预期。一些小微企业主认为,小微企业虽然受疫情冲击大、底子薄,但也“船小好掉头”,可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以餐饮业恢复堂食为龙头,带动零售业回归,让商圈重新聚集“人气”,以此稳定商家预期。
提升小微企业数字运营能力
疫情既是大考,也是契机。此次上海疫情过后,当地小微企业迎来诸多改变。半月谈记者发现,逐渐复苏的小微企业如今不只单做线下零售,更青睐“网来网去”,一些疫情之前并不触网的小门店开始注重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它们期待,“开源”探索成功,尽快“喘口气”。
一些小店主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店里空闲的时候,他们就看饿了么等平台的免费教程,也会学着美化外卖平台上的商品页面。有的餐饮店则迷上“饿小味”等AI菜品分析系统,快速研发新菜品。还有一些小店触网后,经营触角变得更长,不同于疫情前客户几乎都是周围社区居民,现在有一定距离的客户也能“收入囊中”了。
复商复市,在政府搭台、政策引导的同时,需要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主动唱戏。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齐晓斋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微企业除了需要渡过短时的资金困难,还要提升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能力,用好平台经济的新渠道。
近期,饿了么宣布启动商家市场“共振计划”,在复商复市开启后的两个月间,提供5亿元激励资金,帮助企业降低数字运营成本,为符合条件的商家提供费率优惠;同时,安排超过300人的专项服务团队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商家数字化经营能力。
记者手记:
复商复市,重在市场生机,亟待更多“穿透式”“非申即享”的政策推出,如可对餐饮等部分特困行业推出适当的税费减免,进一步引导和支持非国企房东进行租金减免。复商复市,也须政企合力,要鼓励守望相助、共渡难关。万千小微企业动能澎湃,方能看到人间烟火归来。(半月谈记者:周蕊)
标签: 头部连锁企业 头部连锁企业快速回血 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复苏动力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