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千年以来的主要庆祝形式都以通宵赏灯游玩为主,因此也有“灯节”之称,火树银花,灯烛千万,足与明月争辉。元宵节不仅是古代的狂欢节,还是情人节,留下了许多旖旎的故事。在近年来的古装影视剧里展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场景时,常有恋人在元宵节放“孔明灯”祈愿的场景。先将心愿写在灯笼外层纸上,再将里面的灯捻点燃,灯笼很快从他们的手中飘然直上,随风闪烁,在深邃夜空的映衬下,化作高空中的点点星光,显得格外唯美浪漫。放飞孔明灯,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来源/电视剧《苍兰诀》截图这令许多人以为,民间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放孔明灯许愿的习俗。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现代的“新民俗”反作用于剧本的效果。孔明灯虽然早已有之,并且在许多地方也确实有元宵节燃放孔明灯祈福的习俗,但在过去,主要是大规模集体燃放,一个人或是两三人放小型孔明灯许愿并不多见,其实,古籍里也很少有以它祈福的记载。漫天的孔明灯,非常美丽。来源/电视剧《林深见鹿》截图孔明灯的作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在现今,在孔明灯流行的同时,存在的消防隐患也令它备受关注。究竟在过元宵节时,该不该燃放孔明灯许愿呢?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关于孔明灯的由来,民间传说里最常见的解释往往和三国时蜀汉名臣诸葛亮有关,难道诸葛亮是用孔明灯许愿“兴复汉室”吗?答案是否定的(但也不排除以后会在新编民间故事里占据一席之地)。较为普遍的说法是,长圆形的灯笼与诸葛亮戴的“纶巾”有相似之处,因此得名。另外的说法就有较强的故事性了,以诸葛亮发明孔明灯,并在战争里充分发挥其重要性为主。相关传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灯求救说”:相传诸葛亮遭司马懿围困,为传递求援信息,诸葛亮制出这种能够高飞的灯笼,将密信写在上面,夜观天象后根据有利风向将孔明灯点燃放飞,成功等到援军。实际上,孔明灯燃烧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飞行距离有限,容易受到外界风力干扰,基本起不到信鸽的效果。还有“以灯诈敌说”:同样是以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为背景,诸葛亮命军士制作上千盏孔明灯同时放飞,正当司马懿军队对忽然出现的漫天灯光莫名其妙时,蜀兵高呼:“诸葛丞相神通广大,此乃天灯,供丞相乘坐升空!”在司马懿率军向灯光飘落的方向追赶时,蜀军趁机突围脱困。尽管相对于放孔明灯向后方精准求救,以孔明灯诈敌的可行性要更高一些,但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要制作出孔明灯并不容易,因此孔明灯由诸葛亮发明的可能性很小。这还要从孔明灯的制作原理说起。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现象,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升空”实验:在空鸡蛋壳内部点燃艾绒,借助外界风力,蛋壳就能飞起来。然而,现代人却未能成功复制这一实验,或许和古人吃的鸡蛋更小、壳更薄有关。根据近代以来各地流传的孔明灯制作传统工艺记述,可以得知旧式孔明灯的主体材料由质轻的竹篾和薄纸组成,在底部支架固定一块可燃物,燃烧后,灯内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和灯外的冷空气出现密度差,助力灯体上升,直到燃料耗尽后落下。孔明灯的结构。来源/网络原理看似简单,但在材料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制灯的难度并不小。古人无法精确计算燃料功率和空气加热体积、孔明灯自身重量的关系,只能根据经验来控制材料用量,比制作普通灯笼的难度要大。如果太重,灯飞不起来,太轻的话在空中又不能稳定飘浮。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最大的难题是材料问题。虽然纸在汉代已经出现,但数量还不够多,使用范围也不如后世那么广泛,直到西晋时期仍有简牍出土,也从侧面说明纸张全面替代竹简是个较长的过程。当时的造纸工艺尚在初期阶段,纸的材质粗糙,也不够轻薄柔软,难以胜任孔明灯的制作需要。如果用丝织品代替薄纸,成本又过于高昂。另一方面,燃料也是制约孔明灯成功升空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孔明灯使用的主要是混合了煤油和乙醇等易燃物的燃料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孔明灯一般用浸满植物油的棉花或布条、粗纸,固定在灯的底部做燃料,有时也用蜡烛头。在三国时期,已经开始使用蜂蜡制作的蜡烛,但蜂蜡的熔点很低,必须放在金属烛管中才能正常燃烧,不然未烧完就已经融化成一滩蜡泪。如果将这种带管蜡烛放在孔明灯里,必然会超重。用油脂助燃,同样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三国时代的灯油以动物油为主,在凝固的油里面插一根硬质的麻秸或竹条制的灯芯,点燃后照明,二者都会增加孔明灯的重量。由于从芝麻、乌桕等植物种子里榨油的技术还不够高,出油率太低,液体植物油还很少见,唐宋之后,榨油技术全面提升,常用的灯油材质才得以更换。基于以上各种情况,孔明灯的出现时间在历史上不会太早,很可能在唐代以后。既然孔明灯很难认定是三国时发明的,人们为什么要以诸葛孔明来命名呢?一方面,这与民间对诸葛亮的爱戴、崇拜有关,愿意将孔明灯无翅而飞的秘密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涉及到孔明灯在历史中所起到的真实作用。作为信号的孔明灯,原本和许愿无关
在福建西部的民间传说里,五代时有一位叫莘七娘的女子,博学多识,随夫出征闽地,因南方山区多雾,军队之间联络不便,莘七娘用竹篾和纸做成特制的球形灯,在底座放上易燃的松脂,凭借点燃后升空的灯光帮助队伍之间联络,立下功劳。莘七娘后来在福建明溪县病逝,百姓建庙祭祀,尊为“惠利夫人”,俗称“夫人嬷”,至今香火鼎盛,并流传着夫人施药避瘟疫、显灵护佑明溪等一系列故事。当地县志记载,抗元名将文天祥途经明溪时,题诗“男儿若不平妖虏,惭愧明溪莘七娘”,尽管《文天祥全集》里未见此诗,也体现出百姓对莘七娘的爱戴之情。莘七娘的故事虽不见正史有载,但侧面说明了孔明灯最早用于军事活动的可能性较大。古代两军作战时,夜间基本只能依靠天然光源,凭借热空气升空的纸灯是较为明显的发光载体,便于在较远处捕捉到信号。如果燃放大量的孔明灯,可能也会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或是用不同数量的孔明灯传播情报。因为诸葛亮用兵如神,这种灯的来历就被附会在他的身上。在战事频发的动荡年代,这一方法从军中传播到民间,并逐渐广泛流传,但早期的作用仍以传递信息为主。中国台湾平溪的元宵节放“天灯”习俗的源头,可供“孔明灯传信”佐证。中国台湾的传统元宵节民俗活动包括“北天灯,南蜂炮,中蹦龙,东炸寒单”,“天灯”是新北市平溪镇的重要文化旅游名片。平溪四面环山,相传清末常有盗匪作乱,村中老弱妇孺上山躲避,男丁留下与土匪对抗,将敌人击退后,燃放孔明灯(当地叫天灯)作为报平安的信号,藏在山中的村民看到灯光后,就能返家。后来,放天灯成为当地特有的庆祝活动,将过去的报平安寓意转变为祈福迎祥,自1999年开始举办平溪天灯节,多次得到旅游媒体推介。在四川、海南、广西等地有燃放孔明灯传统的地方,过去也很少见个人燃放的小型灯,而是举全村之力制作大型灯,或是以家族为单位专门燃放,旨在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实际上,大型孔明灯因为容纳的空气量大,比小型的更容易放飞。四川邛崃平乐镇自清代起,就固定在年节庆典时集中燃放孔明灯,一般放12盏或24盏,当地制灯的老字号解释:“12盏对应一年十二个月,24盏对应二十四节气”,至少也要同时放8盏,寓意“发财”。在海南文昌、琼海等地,孔明灯又叫“文灯”“天灯”,谐音“添丁”,通常是多人共同制作、合力放飞,2014年,琼海万泉镇60多人用一周时间制作了一座巨型天灯,由62个直径2-4米的孔明灯并联组成,形如火箭底座,因缺乏平衡,随风飘移300多米后坠毁。在广东连山,放孔明灯还是一项民族体育活动,壮族群众称之为“追天灯”,将孔明灯放出后,青年们向着飘落的方向争先恐后地奔跑,以先捡到者为好运。其他人敲锣打鼓,庆祝“追天灯”凯旋。凡此种种,都体现出放孔明灯很可能曾经用来传递信号,后来变身为节庆时的集体狂欢,许愿祈福的色彩并不浓厚。孔明灯是怎么变成许愿工具的?
综观各地,以孔明灯祈愿的风俗大约在20世纪末才逐渐定型,工业化批量生产让孔明灯的制造、售卖更为方便,中国台湾平溪、泰国清迈等地还将燃放孔明灯作为旅游宣传的重要卖点,在社会范围强化了孔明灯可以用来许愿的意象。为什么是孔明灯,而不是其他的灯来承载人们许下的愿望呢?这和它飘入高空的特点有关。仰视可以强化对未知空间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日常生活与信仰相距甚远,也少有仰望星空的时候,在放飞孔明灯、视线追踪冉冉升起的灯光时,高远的夜空增强了这幅画面的神秘感,确实会有“心愿上达天听”的感觉。孔明灯交映出美丽的画面。来源/电影《魔发奇缘》截图另外,燃放孔明灯也具备一定的娱乐色彩,深受年轻人欢迎。这一活动最早在校园内流行,一些地方的大学城还曾有集体放孔明灯的“新民俗”,在年龄接近的群体里,相关传说很容易通过网络、口头流传而普及开来,正如平安夜送苹果一样,孔明灯象征许愿的意义就更为强化。中国台湾影视剧中的“孔明灯”上会写着愿望。来源/电影《那些年》截图那么,为什么用孔明灯许愿,而不是同样能飞起来的氢气球、无人机呢?这或许来自“火”的神秘意义。上古时期,各民族都有“燔祭”仪式,通过燃烧祭品表达对神明的敬拜、祈求,后来转为焚香、燃灯等方式,古代笔记里,还有在城隍庙点燃诉状来向神明“起诉”的故事,燃放孔明灯相当于是这一形式的变形。而古人日常到专门的场所焚香祈神已经足够普遍,孔明灯对他们来说反而显得不够严肃。古代都市为何罕见孔明灯?
元宵节燃灯原本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在汉朝宫廷即有正月通宵燃灯祭天神的仪式,“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唐代将燃灯与祈福迎祥的关联更为紧密,认为正月十五日是天官、地官、水官下降之日,要用灯火、鼓乐迎神。古籍的记述里,各式各样的灯可谓争奇斗艳,大有大的壮观,小有小的精巧。如《武林旧事》中记载,宋时有五色珠子编缀成的“珠子灯”,甚至能编织成“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等复杂造型;有雕刻精巧如皮影戏一般的“羊皮灯”,还有旋转如飞的“走马灯”,明代《西湖游览志余》罗列的更加丰富,灯笼居然能制成栩栩如生的人物、花草、动物图案,材质包含了玻璃、云母、水晶、料丝:“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其奇巧则琉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玻璃瓶之属;而豪家富室,则有料丝、鱼鲩、彩珠、明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在明清的节庆风俗画里,还能看到孩子们或拉或提的动物形玩具灯。清《升平乐事图》中的“太平有象”带轮灯。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与这些材料精美、工艺复杂的灯相比,古代的典籍笔记里关于孔明灯的记载寥寥无几,即使出现“天灯”一类的描述,也往往是树立在高杆上的固定灯盏,与能够自由升空的孔明灯大相径庭。故宫乾清宫大殿外有两座汉白玉座,中间有洞,直径约70厘米,就是清代竖“天灯”的灯座,灯杆高达十几米,从腊月二十四到二月初三,每天晚上都要将其点亮。因此老北京有个俏皮话:“天灯杆子绑鸡毛——好大的掸子(胆子)”。这些都说明,孔明灯更多时候是在乡野的庆元宵活动中燃放,规模虽大,但数量有限。而在人口稠密的都市过元宵时,孔明灯并不流行,更不见放灯许愿之说。作家汪曾祺回忆儿时元宵节的散文中,虽有“放灯笼”的场景,却将孔明灯像放风筝一样系了线,方便随时收回:“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其实,这些都是古人出于安全的考虑。孔明灯不像其他灯笼能随时控制,燃放后飞行方向、落地点均不可控,一旦落到可燃物较多的地方而火焰未灭,就有发生火灾的风险。在较为空旷的乡村、集镇,通常选择开阔地燃放,尚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但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孔明灯带来的威胁就增加了。古人过元宵节时,火灾现象本就不罕见,如明永乐十三年(1415)元宵时,午门外陈设的千百盏灯堆叠成山状的“鳌山”着火,多人被烧死,其中包括都督马旺。“小心火烛”并非空话,而是有其血的教训。放孔明灯应注意安全
古人对孔明灯的担忧,今天同样存在。内藏明火的孔明灯,外焰温度高达300℃,飞行高度可达1000米以上。相比于古代一次仅放一只或数只,现在动辄同时燃放多只,规模虽壮观,但隐患也以几何级数增加。尽管现在的消防技术较过去有了飞跃式提升,孔明灯威胁的范围也变得更广,建筑物、车辆、农田、山林,乃至高铁、民航,都可能因孔明灯造成火灾。2017年2月4日,北京南苑机场发现一只燃烧的孔明灯卷入滑行的飞机左侧发动机,造成航班延误,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飞机损伤。即使在城市空旷场地燃放,也不能杜绝危险。商家标榜的“外层防火材料”实际上并不能真正阻燃,遇高温仍然会燃烧,而使用的燃料块却比传统的灯油更加耐烧,能支持数分钟甚至十几分钟。飞行中的孔明灯一旦被风吹倾斜,引燃灯体后掉落在加油站、建筑外墙或其他干燥易燃物上,后患无穷。如果挂在线缆上,也可能造成通讯、供电故障。而在看似安全的乡村,塑料大棚往往成为孔明灯的直接受害者,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台湾平溪能够以天灯节为主打特色,也和当地环境特殊、平均湿度达75-80%有关。近年来,孔明灯造成火灾的新闻屡见不鲜。2020年初,德国西部的克雷菲尔德动物园遭火灾,30多只动物烧死,火灾的源头正是一只飞入动物园的“许愿孔明灯”。2021年中秋节,燃烧中的孔明灯直接掉落在海南洋浦国投油储罐区,幸亏消防扑灭及时,没有造成油罐爆炸事故。现在,许多城市都已出台禁放孔明灯的政策。随意燃放孔明灯引发事故。来源/央视新闻频道随意燃放孔明灯,可能会把自己变成“法外狂徒”。如果燃放孔明灯造成严重事故,燃放者要承担法律责任。尽管发生火灾算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燃放的孔明灯都能平安降落,灯体残骸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满天美丽灯光落地后变为遍地垃圾,增大了环卫工人的压力。总之,既然放孔明灯许愿并非真正的传统民俗,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许下的心愿,不如让这片风景停留在影像中为好。毕竟,一盏灯火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诸事顺遂,浪漫也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