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东海方向威胁又多一分,美军三种导弹组队,要和解放军东风拼数量 实时

时间 2023-06-18 13:49:55 来源:顶端新闻  

美国陆军要把其第三支“多域特遣队”派驻到日本,这支部队有些合成旅的意思,混合了从海陆空天到电磁多个领域,其中威力最大、攻击性最强的是弹道导弹部队,也就是美国版的迷你“火箭军”。美国为什么如此急不可耐的,将这支2022 年才组建完成的部队,诸多方面都还不成熟的部队派驻到日本呢?

(美国第一支“多域特遣队”在欧洲进行火力演习)


(资料图)

【虽是陆军,却涉及海陆空天】

所谓的“多域特遣队”,是美国陆军为了执行其“多域战”理论采用全新编制构建的一支部队,号称在作战时能够覆盖“海、陆、空、天、电(磁)、网”等不同的六个“域”,并能将其有机联系在一起。所以旅级编制的“多域特遣队”,其构架主要包括“信息端”和“火力端”两部分。

(美国 “多域特遣队”希望借用新信息技术,最大化提升陆军打击能力)

其中的“信息端”就是要确保美国陆军在面对未来战争时,在不同的“域”内的情报收集、信息通讯、电磁压制和势态感知方面取得优势。只不过,以目前美军的装备情况看,能否成功执行此项作战任务,还是让人怀疑。毕竟,美国陆军为“多域战”打造的全新指控系统“项目融合计划”目前的进展极为缓慢。所以,目前真正能展示“多域特遣队”实力的,或许就是这支部队的承担“火力端”任务的三个连。

(西太地区,本来是美国的海空军活动范围,但美国陆军也想积极“插手”)

【美国打造“火箭军”】

其实,在美军组建的第一支“多域特遣队”中,承担“火力端”任务的是两个第17野战炮兵旅的2个装备了“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的炮兵营。只不过随着“多域战”理论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2019年“多域战 2028(MDO2028)”框架完成后,“火力端”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可以实施对敌全纵深的精确火力投送”,于是这个所谓的炮兵部队开始变成“二炮”,准备大量使用重型远程武器,甚至是弹道导弹,几乎就是一个迷你版的美国“火箭军”。

(PrSM就是个小型弹道导弹,可借助海马斯底盘发射)

其主要装备包括,负责近程打击任务的精确打击导弹(PrSM),负责中程火力投送的新一代陆基公路机动中程导弹武器系统(MRC,也称“提丰”),负责对远程目标实施攻击的则是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暗鹰”)。根据美国人目前的大国竞争策略,以及实施的作战样式,可以肯定及这些武器的射程就是“精心”为中俄准备的。

(美国陆军MRC配备标准6和战斧导弹,这个标准6是防空导弹改成的对地导弹)

【高超音速追赶东风17】

其中对于中俄威胁最大的,应该是LRHW“暗鹰”高超声速导弹。虽然这款由洛马研制的导弹,速度刚刚跨过高超声速武器的“门槛”达到了5马赫,但是射程在2500到3000公里左右,定位有点像解放军火箭军使用的东风-17导弹。根据美国最初的设想,希望能将LRHW部署在韩国、日本或菲律宾,甚至是台湾岛。

(LRHW使用双锥体弹头,比东风17的乘波体弹头的技术难度低)

因为部署在这些区域可以轻松对中国大陆纵深,乃至南海的军事目标实施远程打击。而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陆军一直在持续推进该项目的进度。甚至,在弹药还没有研发完成的情况下,就已经提前接收了地面训练设施,并对外宣称将在2023年完成LRHW的部署。

(美国陆军寄予厚望的LRHW,但是研发进度却很缓慢)

【高超能否成军,还不一定】

武器的研发和量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会因为几句豪言壮语就会取得成功。LRHW这款采用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 (C-HGB)弹头的导弹,自测试阶段就非常不顺利。到2022年7月时,C-HGB一共经历了四次测试,其中还有两次失败,所以研发进度并不快。

(高超音速武器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解决的,技术研发需要过程,而过程需要时间)

到了2023年3月,当美国陆军再次准备对其进行测试时,还没发射就发现了技术故障,然后测试就被无限期的推迟。所以,2023年内部署LRHW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虽然,美国陆军还是在2024财年提出了采购申请,但是能否批准还是未知数。

(美国并行的高超项目很多,但是进展相对顺利,能按照计划成军的目前寥寥无几)

【MRC威胁不小】

想用一款没有经过成功测试的导弹来威胁中俄,绝对属于痴人说梦,但MRC的威胁肉眼可见。2022年12月,美国陆军接收开始接收MRC,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装备了一个连。

一套MRC由提丰系统由4辆发射车、一辆M915A5牵引车牵引的导弹装填车、一辆系统指挥车(BOC)和一辆基于悍马的布设卫星通讯天线的BOC支援车组成。每台发射车,由4联庄的MK-41垂发系统组成,用于发射路基“战术战斧”或者对陆攻击版“标准-6”。

其中,“战术战斧”最大速度虽然仅为0.75马赫,但其射程达到了1300公里。而对陆攻击版“标准-6”的射程虽然可能比“战术战斧”要近,但其速度则达到了3.5马赫。可以说无论是哪款导弹,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远程的战斧与高速的标准6,还是需要重视的打击力量)

【部署日本,敢拒绝吗?】

早已窥得此中玄机的美国,早在特朗普时代,就一直在中国周边寻找导弹部署地。但是日韩也好,东南亚诸国也罢,都深知此中利害。所以不是明确表示拒绝,就是三缄其口,所以美国一直没能达成所愿。

到了2023年情况发生变化,日本在是否同意美国部署中程导弹这一问题上态度有所松动。在2月时日媒就披露,美日已经就部署某种导弹达成了某种默契,只是在部署地点上双方还需要讨论。如今为了能继续推进此事,所以美国准备借助“多域特遣队”部署,直接将导弹部署变成既定事实。

为此美国陆军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非常直白对日本喊话,“东道国必须决定他们愿意接受什么”,因为即将部署而来的“多余特遣队”很可能会携带MRC一同前来。

(B-21、新航母、新潜艇和美国陆军的远程导弹部队,将成为美军增强岛链的新手段)

【部署萨德的韩国,就是前车之鉴】

面对这种并非正面较量的斗争,中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当年允许部署“萨德”的韩国,到底为此吃了多少苦,日本也很清楚。一旦美日做出决定,那就要承担响应的后果。

经济上,以中国的体量,和日本对华贸易的依赖,日本要考虑好是否能承受相应代价。军事上,美国远程打击武器还八字没一撇,但中国解放军的东风快递和高超音速导弹,可都是货真价实的。

(韩国部署萨德后,对华汽车出口、赴韩旅游人数都立即腰斩,其他领域也都有影响)

同样对于半个地球之外的美国而言,中国也不是毫无反制手段。在美国视为后院的中美、南美,以及有着重要利益的中东,中国也有巨大的施展和操作空间。

美国依仗着军事实力,凭自己喜好单方面强加于人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