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白蚁隐患3000余处,埋设白蚁监测系统2000余套,完成喷药面积40余万平方米……这是湖北省汉江水利白蚁防治中心(以下简称“白蚁中心”)近10年来的治理成绩。
从“锥探灭蚁队”向“白蚁防治中心”转变——防治机构呈现新格局
为专司白蚁等穿堤隐患的治理,1956年钟祥县汉江管理段成立锥探灭蚁队,以此为始,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白蚁防治工作正式打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县、市管理总段专业灭蚁队逐渐撤销,1995年后,仅保留钟祥汉江管理总段锥探灭蚁队,负责汉江、东荆河堤防白蚁的普查、预防和治理等工作。在多年的白蚁防治工作中,锥探灭蚁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逐步消灭的方针,根据白蚁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对汉江堤防进行白蚁隐患治理,效果显著。
经湖北省汉江局批复,2003年钟祥汉江管理分局白蚁防治所成立,2010年更名为湖北省汉江水利白蚁防治中心,担负湖北省汉江局752千米堤防及水利设施的白蚁普查、预防和治理等工作。自此,实现了从“锥探灭蚁队”转变为“白蚁防治中心”的新格局。
从“人工钳夹打锥”向“电法探测为主”转变——防治技术实现新突破
从“人工钳夹打锥”转向“动力机械打锥”;从“锥探灌浆”转向“硫磺熏、群众捕、施毒灭”多种方式相结合;从靠“人工经验”普查转向“电测法与诱饵找蚁法”结合探测;从“查找、翻挖、烟熏、灌浆”技术转向“三环节、七过程”的白蚁综合防治技术……这一步步的转变,记录了白蚁中心多年来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精准定位、防治效果等多角度出发,不断实践摸索、认真研究、总结经验的成果。
从“固定性劳动力”向“防治专家”转变——防治人才展现新水平
白蚁中心高度重视白蚁防治人才培养,注重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以“手把手帮带、面对面传授”的方式,积极推广和应用白蚁防治技术,推动了汉江白蚁防治事业的发展。
秉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白蚁中心主动拓宽工作思路,把多年的实战成果总结成资料、编辑成文章,加强成果共享,促进行业交流,推动白蚁防治事业的发展。经统计,白蚁中心累计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仅白蚁防治技术人员周运平就先后发表《湖北省汉江流域堤防白蚁危害现状及治理措施》《汉江遥堤白蚁危害治理》《浅谈水利工程中黑翅土白蚁的主巢结构类型》《浅析水利工程白蚁的生物学特性与治理措施》等9篇文章,为进一步提高汉江白蚁防治能力添砖加瓦。
不仅如此,中心通过专家现场教学的方式,实地讲解如何发现白蚁生活区域的地面指示物,如何开挖巢穴、引诱投药以及灭蚁药物喷洒等方法,让参训人员直观了解并掌握白蚁的生活习性和灭治方法。
钟祥分局组织40岁以下青年职工进行白蚁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白蚁专家结合自身经历,细致讲解白蚁种类、危害及常见的防治技术,分享自身对于白蚁治理的工作感悟,夯实白蚁防治知识基础,备受好评。
从“防治小白”向“先进集体”转变——防治工作彰显新成效
每年汛前,为持续掌握汉江堤防及水利设施白蚁危害状况,确保汉江堤防安全度汛,白蚁中心承担了每年一次的全面普查工作,由湖北省汉江局分管负责人任白蚁普查及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安全环保、持续控制”的原则,从白蚁普查、白蚁治理、药物管理、应急处理、施工安全、质量监督、项目验收、回访复查、档案管理9个方面制定全面普查制度。白蚁中心采取人工徒步检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依照“查”“找”“标”“埋”等环节,对堤防及涵闸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过程中,技术人员逐一对隐患堤段的桩号、部位、白蚁种类等信息详细记录,并按危害程度进行分类治理。
今年5月15日,技术人员在对钟祥汉江遥堤普查过程中,首次发现一个巢龄达20年、直径约1米的半沙半土性的蚁巢。由于蚁道上方是硬结的土块,中间是一碰就散的细沙,蚁道边挖边塌,处理起来十分棘手,但技术人员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在一次次塌陷又一次次追踪,如此反复整整3天后,终于在顺着主蚁道开挖14.7米后,找到了白蚁主巢,成功抓获蚁王、蚁后一对,并对现场残存白蚁进行灭杀。
2015年至2022年期间,周运平带领技术人员先后赴襄阳市、孝感市、荆门市、枣阳市等多地多单位开展白蚁危害普查及治理工作,用专业的技术、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白蚁中心自成立以来,立足于汉江堤防工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开展白蚁隐患普查工作,积极宣传推广白蚁防治新技术、新成效,通过持续治理,辖区内白蚁风险隐患整体呈下降趋势,危害在可控范围内,未对堤防安全产生较大影响。(高小朋、谢奇)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