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如此酣畅淋漓地读完一本书了。
当我拿到申赋渔的《一个一个人》这本书后,一下子就被她的整体设计所吸引了。首先,它的封面设计犹如一本旧书被撕去了封面,略显粗糙和斑驳;其次,它的封底又犹如被一杯茶水却侵蚀,略显不堪和破旧;而这本书的内页,随着正文故事年代的变化,纸张由陈旧的泛黄色,逐渐变得明亮起来,内文夹着的旧照片、小人书碎片、旧票证、自画像以及发丝和各种颜色笔的批注,让这本书的年代感愈加厚重。
而真正吸引我的是,是作者以极其浅显直白的话语,真切地回顾了1979年~2017年间(初版是1979年~2012年),在平凡的尘世间,影响自己生命进程的那群“平凡人”。他(她)们也许是疼爱的奶奶、严厉的父亲、童年的伙伴以及初恋的女友、事业的朋友和旅途的陌生人等等。
作为几乎跟作者申赋渔同时代的我,作者童年所经历的,我也同样经历了。因此,纵然合上这本书,有千言,有万语,却发现这本书里已经替我说完了,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啰嗦的了。如果硬是要我说几句,也只能讲段我童年的那些年。或许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您,仍然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出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我记事的时候,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那个时候的农村,虽然已经摆脱了饥饿,但是农民的生活依旧很苦,文化娱乐更是一片空白。电视机虽然已经走进了农村,但是频繁的停电,让电视机只能成为家里的摆设。
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跟父母去赶会(即赶集)。因为赶会不仅能够让父母买平时吃不着、玩不着的好东西,还能在小儿书摊前看到琳琅满目的小人书。经营小人书的摊主不仅卖小人书,还租看小人书。买一本小人书要花三五毛钱,而租看一本书只需要花五分钱。当然,如果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小人书,就会跟父母硬磨,宁愿不吃好吃的,不玩好玩的,也要买回那本书小人书。
记得有一年临近年歇(即春节),我的革质腰带从中间断了两截,父母就给了我三块钱,让我赶会去买条新腰带。我跑到位邱(地名)集市,一头就扎进卖小人书的摊位上,连租了十几本小人书,过足了书瘾,临走的时候,又把剩下的钱全买成了小人书。
那年除夕夜,我用细铁丝修旧腰带的时候,铁丝扎破了我的手掌,鲜血流了一地......
而那些小人书,至今我仍然保存得完好无缺。
这也许就是我读完《一个一个人》后,与作者的共鸣吧!#顶端荐书团#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