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房企”,在今天好像变成了一个诅咒。
点到谁,谁就爆。
(相关资料图)
两天前,碧桂园也“爆雷”了。
与恒D,融C们不同的是,碧桂园撑了两年,它倒在救市风声一片,政策已经转向的今天。
房企爆雷早已见怪不怪,师妹也很少提起,但这次可能带来不同的信号。
NO.01
8月8号,碧桂园一则回应,宣告了近期爆雷的传闻。
两笔应于8月7日支付的美元债票息未付,内部人士回应:出现了阶段性的流动性压力。
美元债息还不上,说白了就是没钱了。
恒D之后,业界对碧桂园的关注从未降低。
早在7月,关于碧桂园要躺的风声,就已响起。
7月19号,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港股上市公司碧桂园服务,为境内注册企业)总裁李长江减持碧桂园服务322.79万股股份,套现2824.7万元;
业内称是高管清仓式减持。
7月30号,杨惠妍将20%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港股上市)股份捐给国强公益基金会。
业内称是资产隔离(说白了就是转移资产)。
7月31号,碧桂园发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可能亏损、考虑优化债务偿还安排,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和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其实至此,碧桂园的资金危机就已是一张明牌了。
这些宇宙房企们,在房地产市场红利期,一路高歌猛进,通过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快速扩张。
借钱-囤地-卖房-回款-还钱,再借-再囤...
在市场向上时期,或者说2021年之前,房企融资环境比较宽松,当时三道红线还没有出台卡死,借钱容易;
而且市场需求旺盛,回款情况也很乐观;整个链条跑通并不难。
但当融资监管变严,市场销售情况又下行,无法及时回款就爆雷了。
NO.02
看碧桂园的近几年的销售情况:
2022年销售额腰斩,从21年的7588亿元跌至4643亿元;
今年1-7月,销售额为1749亿元,也还未追上去年的一半。
即便救市早已高呼,全国多城已经几百次松绑刺激,但仍未见效力。
不光碧桂园,TOP100房企目前的销售情况仍不乐观。
根据中指数据,今年年1至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39944.0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相比上月扩大4.7个百分点。
6月、7月销售额同比更是连续两月大幅下降,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34.1%。
而且民企销售更加吃力。
根据数据今年1-7月TOP50房企中,稳健民企销售额平均增长仅5%,混合所有企业则下降4.8%,出险民企则下降44%。
相较于国央企,民企更难撑下去,尤其还是碧桂园这种扎根于三四线城市的民企。
NO.03
前面提到,碧桂园这次危机,可能带来不同信号。
虽然爆雷路数如出一辙,但一方面,碧桂园的债务情况没有恒大的2万亿那么高;
截至2022年底(2023半年报暂未公布),碧桂园拥有总资产17445亿,总负债14349亿。
恒大截至2022年底总资产是18383亿,总负债是24374亿。
另一方面,碧桂园的危机发生在态度已经转向的今天,不同于融资卡死的2021年。
7月31号的公开呼救,也许其就是想赌一把。
碧桂园的危机传出,于是市场而言已是一次利空,当下任其坍塌对市场信心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近期救市口号喊的愈加响亮,有效刺激能不能来,目前已到了等待的关键时刻。
不管是对宇宙房企的态度,还是四大一线的优化调控,意义都不仅是表层。
市场凉是自下而上,而真正的有效救市是从上向下传导。
一起等一个消息,一个信号。
据最新报道,称京沪广深的房地产政策调控优化会议本月即将召开。
风来不来,拭目以待。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