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全球快报:海涛评论:文明冲突,惊险一跃

时间 2022-10-19 22:01:31 来源:顶端新闻  

历史不仅任后人打扮,而且任后人解释。

解释历史,只要言之成理,便可成一家之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翻看《穿越历史聊经济》这本书,其中对汉武帝那段历史的解释颇有“新意”,用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对汉武帝刘彻的对外穷兵黩武和对内大折腾,给出了“积极评价”——

刘彻数十年的折腾,将文景之治留下的家底败光并损耗大量人口,不仅没让天下倾覆,反而让老刘家的国祚得以延长了。如果没有刘彻的折腾,西汉很可能会更早地崩盘。

这听上去是不是属于神经病的胡言乱语?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可不是神经病,而是熟读历史的经济学者。

所谓学者,就是在某个领域拥有“锤子”的人。他难免会有跨界敲钉子的冲动。上述说法就是用经济学专业的锤子敲历史问题,敲得对不对,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闲着也是闲着,不妨姑妄听之。

为何刘彻的折腾导致国疲民弱反而有利于刘家天下长治久安呢?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刘邦定鼎天下,举国穷困,大臣上朝连四匹颜色相同的马都找不到,老百姓更不用提了。秦始皇苛政,秦末战乱,楚汉相争,几乎把整个国家打回了“原始社会”。这时刘邦就是想折腾也没资本折腾,于是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尽管上层的权斗一直水深火热,比如诸吕之乱及七国之乱,但总体上以黄老之学治国,无为而治。尤其是文景之治,凭借着坚持不折腾,两位皇帝在位39年,就把整个搞得国家仓廪充实了,人口数量也比汉初翻了倍。

文景之治后面就是刘彻了。这个时候,汉朝立国大约70年了。70年的时间,这个国家从一穷二白到了什么程度呢?中学历史课本上说,官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国库里的钱多到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你瞧,一个国家,只要不对民间大折腾,从一穷二白到经济繁荣人口暴增的局面,只需要几十年。

汉武帝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大好局面。这个局面一再为两千年来的史家称道。

然而《穿越历史聊经济》这本书以现代经济学的视角评价当时的状况,不是一个大好局面,而是一个潜伏巨大危机的局面——当时已经严重通货紧缩,如果不能破解,将会导致经济崩盘社会动荡。

原因是这样的——

历经文景之治,粮食积累日渐增多。粮食在当时是财富的主要体现,与之相对应的货币是铜钱。粮食的持续增多,而铜的产量并不能相应比例增加,导致粮食越来越便宜,铜钱越来越贵。官府投放的货币也就是铜钱,迅速被民间用粮食兑换,藏起来等待升值,没人愿意花钱。这就导致社会上的钱荒日益严重。农民生产的粮食一年比一年便宜——汉初时一石粮价值近万钱,而数十年后一石粮十几个钱。

一亩地产出的粮食基本上是恒定的,而其所能卖的钱却连年缩水,这必然导致农民的财富缩水,打击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粮食那么便宜,谁还辛苦种地纳税呢。于是,土地会流到有钱有势的人手中,这些人有更多的办法逃避税收和徭役。

按照这种趋势,豪强越来越强,无产者越来越多,社会矛盾必然迅速加剧,大乱就会不可避免。我国古代的社会的从危机到动荡的演变大致就是这样,貌似,不折腾的文景之治反而将危机提前了。

总之,文景之治带来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并酝酿着严重的危机。

解决通货紧缩的方法之一是增加货币投放量。古代的货币是铜钱,铜的开采量很难增加。按理说可以发行大面额的铜钱,或者把铜钱变轻变薄。但这种应对办法在古代都不成功,原因是铜钱不是信用货币,而是靠其本身的价值体现实物的价格。就像金子,由于其本身具有价值,你若为了解决通货紧缩,把1两金子标为3两金子,没人认的。

解决通货紧缩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实物消耗掉,从而让其价格回升。这就类似把过剩的牛奶倒掉,以维护牛奶的价格。

汉武帝的折腾,碰巧就是对财富的快速消耗。

当然,刘彻不是为了解决通货紧缩,他也没有这个经济学知识。他只是在家底厚实了以后,有了折腾的本钱就按捺不住了折腾的冲动。

这大约类似是一个暴发户,有钱了就不由自主地要折腾点事,不把凭借运气赚来的钱消耗掉是难以老实的。

暴发户刘彻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折腾的对象,匈奴。

大汉崛起于中原之际,正赶上匈奴崛起于北方。

一个是农耕文明,一个是草原文明,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刘邦刚刚建立大汉的时候,就跟匈奴干仗。白登之围差点送了刘邦的命,导致汉朝对匈奴的惧怕和数十年的低声下气。和亲,是汉朝讨好匈奴维持和平的方式。

然而,文明的冲突并不能被和亲所“治愈”,最多是缓解症状而已。

文明的冲突本质上是生存方式、价值观念的冲突。

草原民族居无定所,比农耕民族更加靠天吃饭,更容易受气候影响,其先天缺乏盐铁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一场早来的风雪可能导致草原民族没饭吃,他们要活下去就得到温暖的地方劫掠。他们的生存方式注定了他们是农耕民族的敌人。

古往今来,当两种迥异的文明两强并立的时候,必然会爆发冲突。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和平相处,要么是其中一种处于明显弱势,要么是双方离得太远。

大汉与匈奴是近邻,刘彻不想忍受和亲的屈辱,那就只有打。

家底厚实,年轻气盛,面临一个经常上门骚扰和羞辱的邻居,刘彻推开一帮老臣的劝告,义无反顾地干了起来。这一干就是数十年。于是,名将辈出。一将功成万骨枯。大量的粮食消耗在战场以及运往战场的路上,大量的劳动力死在战场以及前往战场的路上。

为了大汉朝廷的尊严,牺牲多少平民子弟的生命刘彻都在所不惜。那些被消耗的生命就是汉武帝建立功业的砖头。无数后人将“秦皇汉武”看做一代雄主,都是看到了他们建立的功业,而故意忽视了那些砖头。

但是,刘彻很快就发现,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启,对财富消耗的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国库官仓里的钱粮,根本就不够用。那就从民间抽取财富。

由强权做后盾,就不怕财富抽取不上来。垄断盐铁,垄断货币发行,甚至用鹿皮做超大额的货币强行兑换铜钱。

偏偏刘彻还长寿,财富和人口迅速地消耗,名将一茬茬地陨落,他老人家依然活着,战争停不下来。

为何停不下来?因为文明冲突导致的战争,不打到其中一方彻底服输,前面就白打了。

刘彻是幸运的,他打赢了匈奴。

刘彻是幸运的,后期人口锐减、民生凋敝、流民遍地,虽让造反者此起彼伏,但是那些造反都被扑灭了。

然后,面对一个被打得疲敝萧条的国家,年约六旬的刘彻竟“幡然悔悟”,下了罪己诏。

幸存的人们感激涕零,用剩下的气力又开始好好开荒种田了。粮价又贵了。

至此,经济学家眼里的通货紧缩没有了。

几十年的折腾回到了原点,劳民伤财山河疲敝,但是通过惊险的一跃,老刘家的江山度过了风险,似乎更稳了。貌似,自己率先折腾老百姓,比等着老百姓起来造反折腾,对朝廷更有利。

读完经济学者对刘彻歪打正着的表扬,我突然想到了隋炀帝。这哥们也是继承了一个统一的江山,也是继承了人口鼎盛钱粮充盈的国家,也是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折腾百姓,为何没能实现惊险的一跃?

对了,那本书的全名叫《穿越历史聊经济,从周赧王到隋文帝》,我挺想看看作者怎写隋炀帝为啥就不行的。可惜,写到隋炀帝他爸爸隋文帝,就不写了。

可以确定的是,杨广也是一个暴发户,也是一定要折腾的。或许是隋炀帝折腾得太早了,或许是他的运气不够好吧。否则,他就不是隋炀帝而是隋武帝了。

总之,普通人有钱了尚且免不了会折腾,何况帝王。那些被历史肯定的雄主们,不过是通过折腾实现了惊险一跃罢了。

他们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疲敝老百姓消除了某种可能会来自老百姓的隐患。

所以,你看古代社会的老百姓是多么难,不幸生活在衰世便会期待盛世,而有幸生活在盛世又避免不了被折腾。

古人因此总结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标签: 通货紧缩 文景之治 不可避免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