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世界聚焦:张孝德:如何过好有年味的“中国式”春节

时间 2023-01-02 10:01:11 来源:顶端新闻  

大疫三年,我们不仅经历生理上的痛苦,更经历了精神煎熬。春节作为中国人生命、生活、文化传承中一个重要节日,大疫之后,如何过一个辞旧迎新,让疫情带来阴霾消散,让我们以新精神、汲取新能量开始新生活至关重要。特别是刚结束的二十大提出了我们要走中国式的新文明之路。我们作为中国人,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需要从过一个有年味中国式春节开始。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讨论。

一、过年是我们生命完成新陈代谢重要节点,让一年美好从过好年开始

中国春节来自24个节气。中国古人发现,天地和人的生命运行机理是一样的,是同频协调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吸入一口气开始,离开这个世界,也是从呼出那口气结束。这就是古人讲的,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中。天地生命也是在一呼一吸中生生不息的运行着。一天的子时和午时,就一天的呼与吸。一年中冬至与夏至,就是天地一年中的一呼一吸。夏至的一阴开始,这是一年的呼气,冬至一阳复生,这是开始一年的吸气,。


(资料图片)

所以,从生命与节气关系看,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重要功能,就是提醒我们,要按照天道运行的节律来生活。在一年的24个节气中,与我们一年生命周期最重要的一个节气是冬至。于此相匹配的这个节日叫春节。中国古代最早过春节时间就是在冬至这天。从汉武帝不再使用周历之后,过年变成了冬至之后正月。

从自然与生命关系,春节是一个与我们生命关系极大一个节日。几千年来我们过年举行的各种仪式活动的功能,就是提醒我们,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关键的一个时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何过好这个年,对于我们一年生命与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现在不懂得过年,不好好过年,结果使我们未能跟着自然好好地完成这一呼一吸,使我们生命中积累的各种各样负能量,不能代谢出去。

鉴于此,我们倡议大家要放下,要把我们身心,从一年繁忙中收回来,回家好好过年。特别是在我们经历了疫情的煎熬之后,我们更要利用过年这个节点,进行自我清零,将我们一年中积累霉气、晦气、怨气在年前要全部呼出,让我们生命吸入2023年阳气、正气、吉气、祥和之气,开始我们的新生活。

二、过年是祖宗保佑和长辈慈爱的孝道节日,让我们所期望美好从孝道开始。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过年,从我们生命周期看,过年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为我们一直守护家园的祖宗、父母和长辈,他们的慈爱是我们生命中不能缺失的、最重要滋养来源。过年回家,就是要让我们放下一切,让我们心与祖宗父母的心完成一年一度的链接与修复,以此来保证我们生命之源不要断流。而能够完成这个链接的最好通道,就是中华民族恪守几千年的孝道。可以说过年就是中华民族的孝道节。大年三十要接应老祖宗回家、大年初一要进行祭祖仪式、过年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发压岁钱的红包、过年要走亲戚等,这些仪式与活动,都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谁,我们从哪里来,不要让我们忘祖断根。

然而令我们痛心的是,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富有了,但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要回家过年。即使回家过年,我们不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我们脾气比父母大、我们对父母抱怨远大对父母爱。更严重的是,有一些人不肖于回家过年,我们忘记了倒退三代,我们都是来自农村,农村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地方,那里有我们的祖坟、祠堂、宗庙,只要不拆掉它们,老祖宗就会永远仍然默默守护在那里,期盼着我们回去。切记,目前不是故乡不要我们,而是我们忘记了故土。更为甚者,一些发了大财、做了大官、取得了大成就人,忘记了衣锦还乡,甚至不屑于衣锦还乡,而是携带着财富,奔走在去往西方的路上,到国外养老、到国外过年,误认他乡是故乡。

为什么我们富裕了我们的心却痛苦着,为什么我们后代越来越不听话,为什么我们爱国教育失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听到有那么多失德的事。水有源、树有根。2500年前,儒家就告诫我们:孝是德之本,孝是命之根、孝是爱之源。但我们今天相信的人越来越少。

做一个合格中国人,要从修复我们的孝心开始。走中国式现代化,先从过一个中国式的年开始。我们倡议,要将春节当成中国人的孝道节来过,回家过年,以我们的孝心,来感恩护佑我们的祖先,以孝心来回报给我们无私慈爱的父母,以敬畏之心感恩养育我们的故土,让我们所期望的一起美好从过年回家的孝道开始。

三、过年是让我们身心还原,体验什么是幸福,幸福生活是从有年味春节开始的。

现在的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在我的记忆中,从童年到少年的最幸福时光,就是过年,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感,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记忆,也成为生命中源源不断的一种能量流。我是50年代出生的人,回想起我的童年时代,对过年的期盼从进入腊月就开始,伴随进入腊月之后的一个又一个的节日,使过年的味一天比一天郁,一直到大年三十达到高峰。现在发现我们祖先太会生活了,让给一年带来好运的年,从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从大年初一全家团圆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让过年的这种幸福感一直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到正月十五、十六才算过完年。

中国民族是一个贵生命、爱生活的民族。几千来,我们对如何过出有年味的年,幸福感最大化的年,看得非常重要。我们为了过好年,一千年前就将发明火药制成过年的鞭炮和烟花。可以说过年的幸福感是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追求的高度所在,也是衡量我们幸福程度一个标志。

然而,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我们过年的味道一年不如一年,过年幸福感也大幅度下降。最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过年的幸福感在下降,而是今天的我们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也在下降。

为什么我们过年年味一年不如一年,就其根源,首先是我们把过年变成一个用钱购买的年,失去过年的过程。其次是我们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我们相信物质比文化重要,金钱比亲情重要。我们以这样价值观过年,不可能过出年味。如今的过年,越来越程序化和形式化,孝敬父母是负担,过年走亲戚是走过场,剩余时间,不是看手机,就是玩牌赌博。

虽然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但增加年味也不是不可以。事实与经验证明,年味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不是用钱买来的。我们要过一个有味年,需要从购买过年转向自己动手来过年。我们可以从自己写对联、剪窗花开始;从用土法加工年货、自己做年夜饭等开始;我们做子女小辈的,要亲自为忙碌一年父母做一顿年夜饭;我们做父母,尝试为自己孩子亲手做一件过年新衣服,最简单的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护肚兜开始。幸福来自劳动,快乐源自利他、精神自足来自己动手,自己动手是找回年味的唯一出路。

我们要调整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要让金钱为亲情服务、让物质为精神服务、让技术为文化服务。我们尽量把打麻将的时间,变成全家人的围炉聊天时间,让手机互联网传播明星的信息,变成传播我们家族的故事,展现我的生活我做主、我创造的故事,让过年成为一个回归自我生命、找到自我、创造自我年。

四、过年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节

在中国传统的诸多节日中,没有哪一个节日能够像过年这样,如此全面集中地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源于生命、生活的文化、同时也是在生活中传承、创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于吃穿住用行中、既有对仁义礼智信的恪守,也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贯穿于礼乐教化、风俗人情、戏曲杂耍等民间艺术活动中;我们文化既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关,也与琴棋书画诗酒花相连。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我们的文化。经过上千年演化,我们的祖先,把中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在过年中,进行了集中展现。从剪纸艺术到写对联、民间戏曲到狮子舞、从踩高跷到耍红火、从祭祀祖先到为长辈拜年、从猜灯谜到放烟火、从年夜饭到蒸花馍、从走亲戚到压岁钱等等,同样繁多的内容,因十里不同风,在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样式。如此丰富多彩展现中国文化的春季,与只有圣诞老人、圣诞树的西方圣诞节不能相比。

然而,另我们担忧的是,这样的年文化,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我们的吃穿住用行越来洋化与西化,我们许多自娱自乐的乡土文化,乡土艺术正在被网络文化所替代,即使有些保留的也正在被商业化。传承几千的成为过年文化大餐的许多地方戏曲、文化活动正在失去原来魅力,没有人喜欢。几千来,我们乡土艺术与文化一种是非商业、寓教于乐、民间自娱自乐自创的文化。但这种充满活力的中国文化的传承的模式正在改变、甚至濒临消失。我们开始接受被商业控制、被少数明星垄断的喂养文化。我们的精神在这种畸形的、喂养的文化中萎靡,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喂养中消失。缺乏自足自创的文化,就没有独立的精神,没有独立的精神,谈何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乡村是中国文化根,过年是中国文化一年一度开花结出果。我们这棵中华民族的文化大树,得了枯萎病,开的花越来少,结的果越来越小。如何以过年为契机,修复传统文化,以文化复兴为魂,推动乡村振兴,如何以过一个有文化、有味的年,是一件大事、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五、如何过好中国式有年味春季的几点建议

1、以人民至上的思维,把过好年作为让人民幸福、让国家昌盛、让民族文化复兴的大事来对待。特别是我们要把如何过好年,复兴乡村文化,修复文化自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来对待。

2、将春节作为中国的孝道节来过。要将孝道纳入中华民族和谐价值观,予以活化传承。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多媒体,要专门开辟频道,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中国的孝道文化、孝道故事。各地政府也要出台如何修复乡村孝道文化方案和举措。

3、将如何过好年,作为活化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大工程来对待。如何激活与传承以乡村为载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固根铸魂工程。要以修复、创新中国式传统节日为抓手,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

4、调整改革我们的文化管理理念与思路。坚持走以人民为主体、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文化人民办的理念进行文化改革与管理。要以如何过好年为契机,启动迈向新新时代、新生活的文化改革。要改革目前严重存在的文化过度商业化、西方化、喂养化模式,要让文化创新与服务回归生命、生活、变成超功利性的文化事业。

5、建议延长过年的年假。过年的年假,应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延长初五。同时,国家也要给元宵节放假。磨斧不误砍柴工,要让忙碌一年的中国人把年过透、过好,彻底修复精气神,开始一年的新生活。

6、建议调整由央视垄断的春晚时间,把大年三十这个全国居家团圆的黄金时间,还给人民。80年代开始春晚,曾经是全国年夜饭的文化大餐。春晚为我们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时过境迁,目前央视春晚的这个价值已经严重衰减。甚至成为大年三十居家团圆的严重干扰。建议将央视春晚的时间,调整为大年初一的晚上,把大年这个黄金时间还给家庭。

7、建议调整取消限制过年放鞭炮的限制。中国传统放鞭炮所释放硝烟,具有消灾杀毒功能。特别是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认识放鞭炮的作用。“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炮竹声、桃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被认为是能给生命带来阳性之气的功能,使我们身心实现新陈代谢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为了环保与安全,只看到其不利的一面,未能认识到其更重要的文化与对生命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农村放鞭炮的限制要彻底放开,城市也要限定时间与地点予以放开。

8、充分鼓励利用现代数字与媒体技术,为过好中国式年服务。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要围绕过好有味道的中国年,让网络媒体走出喂养文化、西化文化束缚,让中国的文化成为新媒体、自媒体的新内容、新气象,新的中国风。

9、建议把过好年,纳入对儿童、青少年、青年进行文化传承教育的大事来抓。中国传统过年,感受幸福度最高的是儿童,受到尊道度最高的是老人,最繁忙的中年人。所以过年是最好的尊老爱幼的教育。中国古人按照尊老爱幼的理念来过年,非常有智慧。不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民族,决定这个民族可持续的幸福安康的源头是儿童是否幸福,决定这个民族幸福底线和高度是老人如何生活。我们要围绕如何让儿童和青少年过幸福的年,来安排我们如何过年。为了让儿童过好年,建议学校不要在寒假期间,给中小学生布置文化课之类作业,让他们彻底放下,回家过年。但要给他们布置如何过年的作业,如如如何让孩子回家写对联,回家参感受当代的乡土文化、回家让爷爷奶奶讲他们的故事、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回家动手做自己喜欢的过节小物件等。总之,要把过春节,变成一个让孩子在幸福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教育来对待。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标签: 中华民族 中国传统 中国文化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