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天天微资讯!中部省会城市PK,“科创学霸”合肥有啥经验郑州可借鉴?

时间 2023-01-13 21:01:06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片)

河南省两会已经开幕。

今年,作为河南龙头、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怎么拼?一个关键词就是“科创”。

其实这些年,科技创新、创新高地、创新驱动,早已经被反复提及,也是国内很多大城市共同的选择。

在中部省会中,“科创名城”合肥近些年已经脱颖而出,甚至跻身国内创新实力第一阵营。

科创方面,郑州向合肥能学习什么?郑州想打好“科创牌”,还要付出多少努力?

文/顶端新闻·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樊雪婧

中部省会城市“PK战”日趋激烈

2022年郑州成绩单已然揭晓,其中上半年,郑州完成生产总值6740亿元、增长2.5%,在全国生产总值20强城市中排名第14位。

△2022年上半年35个城市GDP总量及增速

但放在全年看,增速略有下降。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初步测算,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2%左右。相比往年,这一增速并不理想。

在中部省会城市GDP赛道上,近几年,郑州与长沙不相上下,并将合肥甩在身后。从已公开的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看,武汉以13205.43亿元“领跑”,长沙紧随其后,以10152.4突破万亿大关,郑州、合肥位列三四名,均未破万亿,分别实现9968.41亿元和8603.54亿元。

不过,根据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GDP增长3.6%左右,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元。

按照这一速度,郑州能否保持领先还有变数。

合肥与郑州正在形成赶超之势,这点或许让人有些意外。但如果看看合肥近几年的势头,其实有迹可循。

△合肥东一环裕溪路图源:合肥市人民政府

“十三五”期间,合肥GDP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2020年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2021年再进一位。

盘点合肥的“上位”,不得不提到科创。

“科创之城”合肥,已进入创新第一阵营

科创能力,对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科创名城”合肥已经小有名气。有亮眼的成绩为证: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20强、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10强,合肥主要创新指标已经跻身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随着“科大硅谷”建设,2022年合肥还提出“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目标。

△合肥北一环金融大街图源:合肥庐阳区委宣传部

当然,郑州同期也提出口号,“全力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成高原起高峰”中当好排头兵,积极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中当好领头羊。

同样打“科创牌”,两城水平如何?

英国《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第16位、郑州则刚刚跻身百强,位于96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2》也显示,中国共有21个城市科技集群进入全球前100名。在国内21个上榜城市中,合肥位列13、郑州排在19位。

这种领先优势,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看。

看投入,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方面,2023年,郑州突破2.6%,合肥这方面比郑州高出一个点,在3.6%左右。

△合肥“红专1号”科创驿站图源:合肥庐阳区委宣传部

科技投入方面,2021年,郑州科学技术支出84.1亿元,测算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5%左右;同年合肥财政科技投入17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14.2%;

在“双一流”学科数方面,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郑州仅有郑州大学3个学科入选,合肥则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3所高校、13个学科上榜。

相比合肥“科创名城”的头衔,郑州还需进一步擦亮科创招牌。

解构“科创名城”,合肥经验“有迹可循”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对合肥的创新路径十分关注。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系列国家级科创平台相继“落子”合肥。比如,合肥围绕量子科技,获批成为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仅有4家。在全国首批9家国家实验室中,合肥也是头一家挂牌。

△合肥科创集团

合肥为何如此受青睐?

他分析,合肥能够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布局上占据优势,在于抓住机遇,在量子科技、智慧语音、内脑科技等科技领域,凭借其在该领域相对优势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拓展资源,做强研究。

“搞科创,国家级平台十分重要。在国家平台上,能获得更多国家级政策、资金和创新资源的支持,比如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还能汇聚更多科技优秀人才。”

科创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陈耀提到,合肥市政府的科创意识比较强,瞄准世界前沿做强基础研究,及时抓住国家急需、面向未来的关键领域进行突破,诞生一批创新引领的科技产业,一批科学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全面启动,让合肥走在了世界技术前沿。

△安徽省创新馆图源:合肥日报

陈耀还特别提到一个地方:安徽省创新馆。“这是中国第一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汇聚了安徽乃至全国科技前沿创新成果,不仅对青少年科普展示体验,还是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成为产学研对接的平台,意义很大。”

陈耀认为,一座创新城市一定要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意识,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拼“科创之城” 郑州如何努力?

对科创,郑州始终寄予厚望。

比如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郑州均将“创新”作为关键词,且不断加重分量。

今年,郑州再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还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

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郑州全市研发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2.31%,2021年上涨至2.45%,2022年保持在这一水平。

△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展示中心

科创方面,郑州今年什么打算?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提气的部署。

比如,稳步推进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深度融合;推进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等10个重大科创研发项目加快落地,新谋划建设5家以上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推进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智能传感器中试平台大科学装置项目……

“提起合肥,大家就会想到量子科技。郑州也需要这么一个叫得响的重点科研领域。”陈耀分析,郑州应该寻找符合未来发展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着力培养。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陈耀认为,“引才引智,郑州应该举全市甚至全省之力去推动,从制度层面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激励措施,为了引进人才可以‘不惜血本’。”

△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区内部

除了创新生态,创新体制改革也很重要,只有大力度的激励政策,才能够吸引人、留住人,让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创投入方面不妨借鉴“深圳模式”: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也来源于企业。“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郑州应该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陈耀表示。

2023已来,期待科创点燃郑州经济发展的一波波热潮。

标签: 科技创新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