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婉君 李佳/文寿泽亚/图
(资料图片)
“当时这些全部都用上了。”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六院)(以下简称:郑州六院)重症医学科病房门口,首席专家、科室主任杨跃杰指着一长排呼吸机向顶端新闻记者介绍道。
一个多月前,这里上演着一场不同寻常的生命守护战。
杨跃杰和团队所面对的,不仅是病患涌入、医护人员感染,还有需要处理艾滋病、结核病合并新冠感染等的复杂重症病情,“好在,科室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再忆那段时光,杨跃杰话语间依旧是守护生命的紧迫感。
急危重症患者涌入,挑战无处不在
2022年12月7日后,全国各地各级医院相继迎来救治高峰,杨跃杰所在的郑州六院重症医学科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
“原有的14张床位很快就住满了,但那个时候,请求转入ICU的电话还在不断打来。”杨跃杰开始协调在病区加床,最多时加到26张,“能多协调一张床,就可能多救一条命。”
竭尽全力守护生命,是杨跃杰从医几十年来的坚守,这一次,也不例外。
由于短时间内大量病患涌入ICU,使得ICU病房里出现了氧气压力不足、浓度不够等情况,为解决用氧问题,杨跃杰联络医院相关部门紧急调集氧气瓶,“那段时间每天消耗氧气瓶在80个左右,需要两个专人来运送。”
解决了氧气问题,但病患的增多,让另一个难题也随之显现。
“人手不够。ICU拢共就那么多医护人员,再加上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科室的医生和护士都陆续‘阳’了个遍。”对于这种“战斗性减员”,杨跃杰和团队同事不约而同选择了坚守,轻伤不下火线,边吃药边工作。“你没有办法,病房那么多人等着你救命呢,这是医者的使命所在。”
精心呵护、团结协作,成功救治百岁新冠感染者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且合并有较多基础疾病,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以老年人为主。
据杨跃杰介绍,科室收治的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最大的有100岁。年龄大、病情复杂,这也给医护团队的救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到老人体弱易感,在对这位百岁老人的护理上,杨跃杰采取专人专护的方式。
即除各项救治外,每日还要进行喂饭、喂药、温水擦浴、两小时翻身一次等护理工作,“最终老人从入院时的昏迷状态,转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新冠症状也基本消失。”该科室护士长崔二平介绍道。
而作为治疗新冠病毒引起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也成为ICU护理人员一项新的体力和技能挑战。
崔二平说,ICU里收治的患者每天都要为其进行足够时间的俯卧位通气,但病人全身插满管道,要进行一次俯卧位翻身,一般要6-7名护理人员同时操作,还要注意保持管道不脱落、不折压,所以每天对二十多位患者一一实施俯卧位翻身,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科室曾护理过的最重的病人有200斤,每次给他翻身做完一次俯卧位通气,大家都要出一身汗。”崔二平回忆道。
不惧风险,肩负特殊使命
区别于其他医院的重症救治工作,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六院)的重症医学科,杨跃杰还要带领科室,肩负起各类传染病合并新冠感染的重症患者的救治。
2022年12月中旬后,他的科室就收治了一些艾滋病、结核病等合并新冠的重症患者。而就在顶端新闻记者采访他的当天,杨跃杰还救治了一位从非洲感染疟疾回国的输入性病例。
今年50岁的李先生,是河南新乡人。2022年7月到刚果金从事电焊机油漆工作,11月身体不适在当地治疗后回国。
前不久他感觉发热、乏力、下肢水肿,入住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六院)感染科,后被确诊为恶性疟疾并伴随肝肾功能损伤等,病情危重转入ICU,杨跃杰带领团队经过3天3夜不间断的积极救治,终于让李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
从医30多年来,杨跃杰曾参加过抗击SARS(非典)、甲流、禽流感、埃博拉等一系列突发公共应急工作,可谓是抗疫战场上的“老兵”。而这一次面对新冠感染救治,他又站在了最一线,践行着他作为一名重症医生的使命,也守护着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