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关注 > 教育 >

世界热推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拓展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

时间 2023-02-17 11:53:16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资料图)

寒假期间,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张岩同学来到合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参加社会实践,“我正在备战2023年的‘挑战杯’和成图技术大赛,这些都是‘第二课堂成绩单’职业技能模块的积分项。到企业一线能学习到最新的产品信息建模技术,将对我提高技能、赢得比赛有很大的帮助。”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像张岩一样,在寒假备战技能大赛、参与企业实践的学生还有很多。一张量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了学生努力践行“工匠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学习历程,激发了学生在课余主动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参与企业实践的学习热情,扩展出一条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制度先行,搭建校企育人新平台

为了深入发掘“第二课堂”的潜能和空间,为校企协同育人搭建实践新平台,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取得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技能竞赛获奖、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校内外科技等非课程成果等给予学分认定和学分置换”,从规划层面鼓励学生注重第二课堂的校企双元育人。出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健全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优化“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在学生综合测评、政治人才举荐中的价值运用力度。设立凸显职教特色的思想成长、职业技能、创新创业、志愿公益、身心健康、美劳发展、岗位培优七大实践课程体系。其中,思想引领、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总权重占到66%,在制度层面做好了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

项目推进,构建校企育人新范式

“‘第二课堂成绩单’采取申请立项制,有学校和企业共同作为双主办单位的活动特别容易立项”,应用化工产业学院的李娟老师说,“我们申报的参观煤化工基地、企业第一课等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度非常高。”采用立项申报制,加强准入评估,明确“第二课堂”实践课程项目的校内校外双主办单位、育人目标、师资配备、参与对象、环节流程和评价标准,有效引导教师围绕产业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岗位需求、职业核心能力需要精心设计“第二课堂”项目,让“第二课堂”呈现出鲜明的职教特色。

劳动模范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一线专家在“校企育才大讲堂”亲身传授技艺、学生走进工业园区感受现代企业发展进程、与企业联合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审查主体多元、审查流程严格的项目审查制度,提升了“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匹配度、支撑度,提高“第二课堂”校企协同实践育人实效。这些紧密围绕“工匠精神”引领、深度贴近专业课程建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年均开展300余项,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扩大了校企合作的空间。

信息赋能,呈现校企育人新成果

打开手机端“第二课堂成绩单”小程序,计算机系任富豪同学看到了自己去年获得的多项奖励,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特等奖、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安徽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这一张张奖状的背后,是他在“第二课堂”的深耕细作。“在周末和寒暑假,我和同学们组建了‘益启爱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线上文化教育馆、开展VR非遗课堂,面向留守儿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还与当地一家广告公司合作,设计制作了系列新非遗文创产品。‘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足迹,只要把它打印下来,就是一本丰满的求职简历。”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第二课堂成绩单”教育平台,用电脑端、移动端“两端融合”、公众号、小程序“两微并行”的方式,搭建起信息化记录评价体系。学生可在平台记录、查询、选择、评价和导出“第二课堂”参与情况。“我把职业技能和志愿公益模块设为‘兴趣标签’,平台会自动给我推送这两类的新活动。我报名参加了很多次省市级会议和赛事的礼仪志愿服务,这些活动让我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在的服务技能,平台会记录我的服务次数,老师也会根据我的服务质量给出分数评价,我也可以对老师开展项目的设计、组织、服务进行评价。这种自主选择、师生互评的方式,让第二课堂的活动质量更高,也让我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能力成长点,可以更科学的规划大学生活。”酒店管理专业的任明雪同学说。(刘春丽 特约通讯员:刘峨)

标签: 第二课堂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