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正和岛 | 不要在细节上雕花

时间 2023-03-05 17:55:06 来源:顶端新闻  

作 者:李睿秋Lachel


(相关资料图)

来 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张趣图,有人在社交网络分享学习编程的笔记,一行行手抄代码,字迹清晰,排版工整,霎是认真。

这可能只是个梗,但它让我想起我的学生年代。许多年前我还在念书的时候,班上有不少非常认真的同学,热衷于把课堂笔记做得非常漂亮、工整,有些甚至要用尺子对比着去写字。一年下来会写完好几本笔记本,满满当当,非常充实。

相比之下,我算是个异类,因为我从来不做课堂笔记。我还记得有同学找我借笔记,听到我说“我不做笔记”时,脸上的惊讶和不可思议——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可能觉得我是不想借,随便找个借口敷衍吧。

当然,追求把笔记做得非常工整、美观,并不一定不好,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不过在我看来,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把精力放在“做笔记”上,那放在思考和消化上面的精力就必然会减少。比起前者,后者可能更重要。

中文互联网有个叫法,把这种追求细节上的考究叫做“细节雕花”,我觉得挺贴切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热衷于去钻研和折腾一些很小的事情,却对一些更大的、更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比如:

热衷于折腾工具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去培养一个真正有效、持久的好习惯。

热衷于收藏和记录,囤积一大堆东西,但却从来不去翻阅它们。

热衷于怎样把笔记做得更好看、更酷炫,但却忽略了,笔记的真正价值,是帮助自己消化知识。

……

当你努力的方向偏了,投入再多的努力,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追求细节上的完美,而是:当你在打磨细节时,不妨想一想:

这些细节重要吗?

它们的价值跟我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正比吗?

除了这些细节,有没有其他更重要、优先级更高的事情,被我所忽略了?

只有当你已经把一件事情做好,把一个系统搭建起来了,你再去打磨细节,此时的打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你就只是在“细节雕花”而已。

但问题就在于,许多人特别容易陷入一个陷阱:

我们并不是已经做好了一个东西,再去打磨细节;而是:我们企图通过“打磨细节”这件事,给自己一种安心感、舒适感,让自己感到“我是做了很多事情的”,从而心安理得地逃避。

逃避什么呢?逃避去面对真正困难的事情,去面对必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去面对可能会失败的沮丧和挫败感。

它的本质,其实依然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做一些绝对不会失败的事情,通过秩序的强化和细节的堆积来提高自信。

秩序是有魔力的。通过对秩序的不断重复和强化,会让我们产生更强的控制感——我们会感到:仿佛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一切都有规律可循,能够被理解和解决。

但真的是如此吗?不是的。你只是悄然用一个更熟悉、更容易的问题,替代了原本那个更复杂、更困难的问题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

许多人在阅读、学习的时候,喜欢做详尽的笔记,画思维导图,一定要原原本本地把作者的思路、原文的要点分毫不差地记下来。就像在做阅读理解一样,务求准确,全面,完整。如果丢了几个信息,就浑身不舒服,一定要确保每个要点都整整齐齐,把学习的内容完美地压缩成一则笔记。

记下来之后,看着这则笔记,就非常有安全感。对他们来说,“消化”一篇文章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对这篇文章足够纯熟。文章的结构是什么,作者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全部在笔记里。

但这真的有用吗?没有太大用处。你只是用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压缩这篇文章”去代替了原本更复杂的问题“理解这篇文章”而已。对一篇文章足够纯熟,就意味着你完全理解和掌握它了吗?很多时候,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真正的理解是什么?是你清楚文章里每一个观点的来龙去脉,了解作者的论证和逻辑,在需要的时候知道该如何使用它、把它用在哪儿——这些内容往往是深层次的,是藏在文字背后的内核。

反过来,文章讲了什么,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这些是表层的部分,是它所呈现出来的样貌。这些样貌是帮助我们去理解文章内核的工具,但许多人往往容易把工具当成内核本身。

停留在细节雕花上,也许能给我们一种舒适感、安全感,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只是一种自我感动而已。

我经常看到许多人分享自己管理生活的实践:满满当当的时间轴,五颜六色的仪表盘,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格,细致到极致的复盘记录,以及各种各样的习惯打卡……一眼看上去信息量爆棚。似乎从这些记录里面,就能清晰地窥见他们充实而丰富的生活。

这种方式好不好呢?当然是好的,它很适合喜欢记录和整理的人,但它不太适合我。因为我的理念是:一切为“应用”服务。任何笔记、信息、视图,如果它不能帮助我更好地思考和行动,那么它就是冗余的。

举个例子:学生时代,我虽然不做课堂笔记,但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记录我阅读的想法,天马行空的点子,以及看到的有趣素材。日积月累也积下了几十本。不过,里面的内容就很难说“美观”了——字迹潦草,不成章句,基本就是零散的关键词和草图。除了我之外,恐怕没人看得懂。

同样,我如今的电子笔记体系,也非常简略,基本就是为了“用”而服务的。没有好看的界面,复杂的仪表盘,酷炫的视图……有的只是我在需要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和调取出来的内容。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比如你学到一个知识点,许多人可能会把它原原本本地记下来:书上讲了什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附带了什么图表……力求把它100%还原到自己的笔记里——但这其实是很多余的。你只是把它换了一个位置存放,它依然是一个外在的东西。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学到一个知识点,你先缓一缓,让它在脑海中“盘旋”一会,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把它讲出来。在讲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把这些问题记下来,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下一步,去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来自同一本书里,也可能来自其他地方。找到对应资料之后,把笔记作为一个工作台,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过程:我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什么假设?有哪些证据支持我的假设?哪些证据否定我的假设?等等。

最后,你也许能得到一个结论,那么,把这个结论记下来,这就是你关于这个知识点的笔记。它所承载的,不是还原“别人如何描述它”,而是“我的看法是什么”。

笔记是为了使用而服务的。记录在笔记上的信息,都应该是你思考的延伸。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但大脑无法存放那么多必要的信息,于是我们把它暂存在笔记上,供需要时快速定位、调用——这才是有效的知识管理,而不是为了记笔记而去记笔记。

管理生活也是一样的:我有必要把自己的生活复制一份到软件里吗?没必要。我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就可以了:我从过去的经验里可以学到什么?

因此,我一般不会巨细靡遗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而是这样做:当我工作时,我会时不时记下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可能是对于当前事务的思考,可能是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能是自己采取的策略和心路历程……

这些想法是零散的,我不会把它们整理成完善的记录和表格,而是把它们当作材料,去整合、分析、思考,提炼出有用的经验,总结成若干条策略和方法,把它们记下来。

甚至,如果你对它已经足够熟悉、足够了解了,那么记不记下来都无所谓,只要能够用起来就行。

这可能是一种更有效、更省力的做法。

一言以蔽之:避免陷入“细节雕花”的陷阱,最有用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一切以应用为核心。所有一切知识和行动,都必须围绕着应用组织起来。

你想学编程,那就去写代码,而不是做笔记(当然更不需要手抄)。一个个小项目敲下来,基本的方法就巩固了。剩下需要记住的,比如实现什么效果需要调用什么函数、什么API、具体写法是什么,等需要的时候再去搜索就可以。更别说现在有AI自动补全,很大程度上这部分工作也可以省下。

你想学英语,那就去练,而不是闭门造车地看教材。你想锻炼阅读能力,就去读英语文章;你想锻炼表达能力,就上英语论坛跟别人对话、交流。遇到生词就查词典,多看几遍;遇到新的表达方式,就强迫自己用起来,去仿写句子。读多了、写多了,就自然而然熟练了,压根不用去纠结语法。

学到一个方法,如果你觉得有用,那就立刻到生活中寻找机会、创造场景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阻碍,再去解决这些阻碍。反复练习,直到把它内化成为习惯,成为下意识的本能。而不是把它记到笔记里,放着积灰。

发现一个新事物、新趋势,不妨想一想,它能够跟你的生活产生什么联系、起到什么作用,一旦有了想法,就立刻动手做一做,去有针对性地查阅所需要的资料,一步步补全自己的认知。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心得、经验和实践感受。

在应用的过程中,它可能很粗糙、很简陋,但这不要紧。先有一个框架,再一步步去填补和完善即可。把框架搭起来,你就完成了80%,剩下的20%,再慢慢去精益求精,一步步完善迭代。

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只盯着那20%,不断地在它上面下功夫,花费大量精力去改进和修补它。

否则,你很容易发现,你花了大力气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压根都运作不了——甚至,更大的可能是,你花费了很多工夫,但最终只能无疾而终,没办法把它做完。

我给自己的一条指导原则就是,不断地反问自己:我现在做的事情是重要的吗?它会对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小到写一篇文章,我可能会纠结于这里要用哪个词、这几句话是否要调换顺序……这时,我就会问问自己:这些重要吗?我是不是应该先把整体的逻辑和脉络理顺畅,把所有的信息表达齐全,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有时间,再看看这几个地方能否写得更好。

大到做一个项目,开会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对一些细枝末节的执行问题争论不休。这时,我就会问问大家:这些问题重要吗?我们是否应该先定好方向,形成共识,先对手头的问题提出几个可行方案,再具体探讨这些方案的细节。

管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自行车棚效应”:我们总是在逃避作出真正重要的决策,但却在像要不要建自行车棚这种琐事上花费大量精力。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也是毫无价值的。

比如:

做活动时,为一个标题或一句文案,不断开会、讨论、调整。

做产品时,一直纠结于一些小细节,想让它尽善尽美。

优化流程时,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就为了简化那么一两步。

……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但是,当这些东西填满你的大脑时,你就很容易陷入“细节雕花”的陷阱里,从而,你的视野会变窄,看不到大局,忽略那些可能更重要、更亟需解决的问题。

先跑起来,先用起来,先搭建起框架,再在这个过程中去改进,让它一步步演化,演化成一个更好的系统。

最后,总结一下。

“细节雕花”不等于不重视细节,也不等于过度追求实用,而放弃美观、舒适、丰富……

而是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放矢,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再去完善较次要的细节。

当你陷入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忙碌不堪时,当你因为生活的充实而感到开心时,不妨问一问自己:

我想抵达的目的地是什么?

我现在做的事情,对我想抵达的目的地有帮助吗?

也许这可以帮助你,从细节和行动的泥淖中跳出来,用更高的视角审视自己,做更有用的事情。

排版|敲敲

审校| 奇遇

执行主编| 徐悦邦

标签: 做的事情 一篇文章 自行车棚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