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发生在波罗的海100米深的北溪2号能源管道爆炸,掀起的舆论“海啸”,几乎将整个欧洲都淹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距离这场风波过去已经1个月时间了,无论是自身资产受损、尊严蒙羞的俄罗斯,还是能源危机更加严重的欧盟,都无法对此事给出明确的结论。
西摩·赫什
当然,对于俄罗斯而言他们的结论是非常确定的,只是由于西方拒绝俄罗斯参与北溪管道被炸的调查,所以他们无法给出关键性的证据。至于欧盟方面,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出真相,我想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前几天,美国一名记者西摩·赫什发布的“拜登政府下令炸毁北溪管道”的调查报告,几乎给美国彻底定了罪。原因不仅因为此人是美国资深记者,以及普利策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得主。
更因为,报告中有大量细节,以及有明确消息源的证据。
北溪管道被炸海域深度
正当西方对于赫什的调查报告装作视而不见的时候,这位美国记者的老东家——《纽约时报》也突然发布了一篇长文,就北溪管道被炸事件进行爆料。
但是从实际内容来看,《纽约时报》的报道充斥着大量的猜测、“匿名消息源”,使得人们不得不质疑,他们的行为是在将祸水东引,企图帮美国洗脱罪名。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
据观察者网3月8日消息,日前《纽约时报》刊文报道称,美国情报部门的最新情报表明,炸毁北溪管道的是一个“亲乌克兰团体”。
报道称,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这个团体的成份,但是他们不是乌克兰人,就是俄罗斯人。保不齐,还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合伙一起干的!
不过,《纽约时报》报道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不过是为了突出最核心一句话:反正啊,炸北溪管道这事儿,与美国人无关!饶有意思的是,《纽约时报》还专门说了一句,同样也跟英国人无关(请大家不要过度联想)。
突然来这么一出狠招,美媒“奉旨泄密”,直接把俄罗斯和乌克兰整懵了。
第一时间,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各自匆忙回应了《纽约时报》的报道。俄外交部强调,这篇报道完全是混淆视听,不仅在故意转移国际社会注意力,甚至还想帮美国规避调查。
乌克兰政府则直截了当的回应,炸毁北溪管道的事儿跟他们没有关系。
如前文所说,《纽约时报》援引的消息大多来自于“匿名消息源”,同时也没有清晰的调查脉络、具体细节,说直白点,完全是乱说一通,无法自圆其说。
看到老东家如此低级地造谣,赫什也忍不住直摇头,在接受俄媒采访的时候笑着表示,我的资料都是自己写的,而不是什么“匿名官员”。
纽约的报道信息来源全都是匿名的,实在让人连吐槽的欲望都没有!
说到这里,我看到3月8日央视新闻也发布了一篇报道,这则报道比《纽约时报》的杀伤力可大多了。
报道采访的比利时的一名前任议员,瓦努斯特。他在采访中谈到了一个令人惊悚的潜规则,美国通过炸毁北溪管道向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盟友,发出了这样一个强烈信号:不听美国的话就要挨打。
瓦努斯特甚至认为,美国记者报道拜登下令炸毁北溪管道的行为,不是华盛顿不想看到的泄密。换句话说,对此,美国政府是“喜闻乐见”的。因为事情闹大了,欧洲才会害怕,美国才能借此对欧洲立规矩!
这位欧洲政客认为,美国的行为实际就是国际恐怖主义!
如果没有美国的拱火,俄乌冲突是有可能避免的。他还指出,欧洲各国政府的立场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意,欧洲大多数民众希望和平。
从这个角度而言,结合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欧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这里有大量的美军基地,美国军队,甚至有美国部署的核弹头。
默克尔离开德国后,欧洲更加无法找到能够直面美国霸权的领军人物,这是多么非常悲哀的事情。只能说,中俄反霸权大业,任重而道远!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