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3个项目全部入选!

时间 2023-03-28 10:45:58 来源: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3月28日上午,顶端新闻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来自全国各省份22个考古项目展开激烈角逐,经汇报演示、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后,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和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从全国22个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资料图】

至此,河南已有53个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量继续领跑全国。

殷墟王陵区发现陵墓隍壕,将推动商代陵墓制度研究

近年来,殷墟商王陵区又有多个重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两条围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介绍,这两条围沟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在殷墟遗址范围内的洹河以南和东面的大司空地区发现商代晚期干道;从殷墟西部、今安钢厂区向东贯穿有商代晚期的干渠及其支渠,两者构成殷墟大邑商都城空间的骨干框架。“但这样一些重要的现象,在洹河北岸以商王陵区为中心的区域都没有发现。”牛世山说。

△东围沟内祭祀坑K23(正射影像)

2021年8月到2022年11月,考古人员对商王陵及周边进行考古勘探,发现围沟、祭祀坑、墓葬、灰坑等。

这两条围沟,东西相距40米。东围沟围绕在王陵东区的大墓和大量祭祀坑周围。东西间距大致为246米,南北236米,近正方形、沟的宽度不一,口部宽超过10米,最深处3.5米。西围沟围绕在王陵西区的大墓周围。两个围沟各发现缺口两个。新探祭祀坑460座以上,形制与以往考古发掘的殷墟时期祭祀坑基本相同,不排除少数为墓葬。

△祭祀坑K23出土文物

牛世山说,这两条围沟都属于商代晚期,与商王陵园有明确的关联关系。殷墟王陵区陵墓隍壕的确认,将此规制上推到商代晚期,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东围沟G1南段第二地点 探方西壁剖面 第3层以下为G1填土层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王陵区西部发现了殷墟范围内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将推动周人灭商以及周王国国家治理方式的研究。

二里头都邑找到城市的骨架,城市布局在商代得以延续

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更多道路与墙垣被发现,以道路和墙垣规划为多个方正、规整的功能区,形成多网格式宏大格局,确立了都邑规划布局的基础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根据对以往资料的研究,考古学者推测,二里头都邑除了宫殿区、作坊区外侧存在围垣之外,“井”字形九宫格其他网格的各贵族居住和墓葬区外围也应有墙垣围护。经过几年探索,在中心区新发现主干道路及其两侧墙垣。

△二里头都邑祭祀区西侧的道路和墙垣

2020年秋季至今,新发现宫北路上的门道,宫城以西区域围墙的东南拐角,东南角近直角,内侧被破坏较多;新发现宫西路向北延伸200余米,道路的东西宽度约15米,道路两侧均有宽约2米的南北长条形夯土墙。东侧的夯土墙,应为祭祀区西侧的围墙;西侧的夯土墙,应为祭祀区以西区域的东侧围墙。

赵海涛曾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的主干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从大布局方面,就像玩一个关于古代城市的拼图游戏,我们找到了城市的骨架,就能看出这座城市大的格局究竟是怎样的构造。

△二里头都邑西北部出土的带漆陶片

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这三个最重要的区域恰好在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殿区的周围。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每个网格应属于不同人群,表明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出现了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严谨、规整的规划布局,显示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和模式,是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严谨、方正、规整的布局,为其他先秦都邑遗址探索布局提供了参考。在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特别是安阳殷墟包括周原的殷人聚落都有类似现象,表明这种制度被商王朝继续,体现了二里头对中华文明总进程的引领作用。

巨幅祥瑞壁画重见天日,让《东京梦华录》的记载照进现实

州桥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因在州之南门故名州桥,五代称汴桥,宋代改称天汉桥。人们熟知“汴京八景”之一的州桥明月就在这里。

△州桥在北宋东京城的位置

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开封北宋州桥遗址进行发掘。经考古工作者接续努力,州桥遗址的真容已完全显露,其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发现了河道两侧的石壁,石壁上祥瑞图案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完全一致,可谓历史照进现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封北宋州桥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周润山介绍,此次考古发掘最大成果就是发现了《东京梦华录》记载的石壁,位于河道两侧。

△州桥东侧汴河北岸石壁

目前揭露的北侧石壁顶部距地表深度约6.8米,石壁通高5.3米,东西长21.2米,雕刻纹饰的石块有16层,通高3.3米,有3组图案。整个石壁每组为一匹海马和两只仙鹤环以祥云组成,长度约为7.5米。整个石壁推测共有4组图案,长度约为30米,每匹海马头部还长有“独角”。

经考古人员根据X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检测后发现,州桥两岸石壁的氧化物组成、物相组成及含量与荥阳段沟河区域石块极为接近,与文献记载的北宋修建东京城时皇家采石场位于荥阳相吻合。

△北宋船灯(最右文字为慎火亭水)

现存州桥为明代早期修建,是在宋代州桥桥基基础上建造的单孔砖券石板拱桥,那么,宋代州桥在哪里?周润山认为,宋代的州桥已经不存在了,明代的州桥应是在宋代州桥的桥基基础上建造而成。

二里头、殷墟、州桥都处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关键节点上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史无前例的王朝都城遗址,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核心文化及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开封州桥遗址发现了代表北宋时期石雕技术最高水平。这三项考古发现获得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谓是众望所归。

△殷墟王陵区东围沟内祭祀坑K17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看来,在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殷墟是一个关键性都城遗址。此次发现王陵区的陵墓隍壕,更加丰富了殷墟遗址的内涵,进一步夯实了文明探源的根基。

殷墟是历史上首个通过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将商代从传说变成信史,让人们找到了中华文明探源的原点和基石。接着通过已知寻找未知,商代中期都城、早期都城接连水落石出,基于商的存在,人们对夏文化探索的大幕也徐徐拉开。

说到二里头都邑找到多网格式布局,刘海旺解释道,在二里头时期,整个城市的布局都是十分的规整,严谨的城市布局证明了井然有序的统治格局,更加丰富了遗址的文化内涵。

△二里头都邑骨角器加工作坊局部

他还认为,二里头遗址同样处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关键节点上,二里头遗址的重要考古新进展为揭示史前与夏商城址建制和文化发展脉络再添新证,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更深入。因此,二里头遗址以及相关的研究一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个重点,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占据着无可替代、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地位。

作为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的发掘领队,刘海旺告诉记者,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北宋东京城也是一个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都城。在这里发现文献记载的近桥两岸石壁,其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巨大。

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

△州桥遗址汴河西壁剖面

“本次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等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刘海旺说,州桥遗址见证了10至12世纪中华文明的发展高度。

刘海旺说,在诸多重大考古成果佐证下,河南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说法毫不为过。

河南位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的核心地区,在中华文明早期起源和发展阶段,这里是当时的文化聚集地。因地处中原,以平原为主的地理条件对早期农业发展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所以古人选择了在河南聚集生存、生活发展。

谈及2023年的考古工作重点及方向,刘海旺说,今年河南考古仍然要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文化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深化重大课题的研究,这也是河南考古未来长期要坚持的重点工作。

刘海旺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今年也要在考古上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做好诠释和研究。

项目按时代早晚排序分别是: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