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世界观焦点:从周静轩俗诗入手,顺藤摸瓜,锁定《三国演义》最早刊刻时间

时间 2023-03-28 09:06:19 来源:顶端新闻  
《三国演义》三大疑案|版本源流考略(3)

上期,我们通过考证得出“黄正甫刊本早于嘉靖壬午本”的结论。那么,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紧接而来着的问题就是,黄正甫刊本究竟成书于何时?它到底比嘉靖壬午本早了多少年?

本期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资料图片)

读过清代毛宗岗评本《三国志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在其卷首的《凡例》中有这么一段话:

叙述中夹带诗词,本是文章极妙处。而俗本每至“后人有诗日”,便处处是周静轩先生,而其诗又甚俚鄙可笑。今编悉取唐宋名人之作以实之。与俗本大不同。

别小看这么一段不足百字的内容,其中则大有玄机。因为在黄正甫刊本中,也引用了很多“周静轩”的诗句。那么,搞清楚这个人的来历,就有可能推定出黄正甫刊本的成书年代!

那么,先从哪里入手呢?

周靖轩这个人,在当时也算是个小名人,他的资料并不难查到。其一,在《余杭县志》中有关于周静轩的记载;其二,在明末建阳书坊所刻《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中《皇明人文》卷十八《隐居静轩》条下,更有他的小传:

周礼字德恭,余杭县人。幼司举业,累科不第,遂隐居,以著述为事。已而援例赐其冠带荣身,自号其居日“静轩”。尝著有《通鉴外纪论断》《朱子纲目折衷》及《续纲目发明》《秉烛清谈》等书行世。

在《余杭县志·经籍志》史部卷三十四尚存其《续资治通鉴纲目发明进表》全文和谢迁所作序文。

我们研究发现,周静轩是在弘治十一年,即1498年,表进了他的《续编纲目发明》。在序文内,我们进一步发现谢迁曾荐举过周礼之才德。由此推断在小传中记载的“援例赐其冠带荣身”一事,一定发生在他的晚年。

一般说来,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因“累试不第”而隐居,实属不得已的绝望之举。以理度之,周礼的隐居当在其60岁左右,此后乃著《续编纲目发明》诸书。而将《续资治通鉴纲目发明》表进朝廷则应当是他60岁以后乃至70岁左右的事了。

这件事说明,在这个时候,他的功名之心尚未完全歇息。然而功名不可得,只得“援例”捐资朝廷,得了个“冠带荣身”的名头。由此可以推断,周静轩大体上是生活在15世纪的下半叶,最多活到16世纪初。

那么,到了解开问题的关键时刻了。即搞清楚黄正甫刊本《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是在何时引用了周静轩的这些诗,就等于确定了该书编定并且刊刻的时间。

对于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启功先生的学生、北师大古文献学专业博士、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书协理事张志和先生分析认为:此书引用周静轩的诗应当是在他隐居之后去世之前。这从书的编定者每每称他为“静轩先生”这一点可以明显看出,而且这些诗也很可能是他“冠带荣身”之后,该书的编定者慕其名而特意请他作的。

有读者一定会问,何以见得呢?

张志和先生给出的理由有二:其一,周礼屡试不第,功业未成,到头来只落个“冠带荣身”,正所谓“荣而不贵”。这样的身份,虽然上可攀攀附达官贵人,下亦可交接那些与他同样的落第文人。而这一类文人,到后来多以编书说书为生计。这些编书的人为了附庸风雅,抑或为了抬高身价扩大销路,往往要在书中插入一些诗词。这些诗词,编书者没有才能作出来,那些达官贵人又不屑于作,所以,只有求周静轩这样的“冠带荣身”而又无所依赖的文人来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其二,从这些诗本身来看,显然不能看作是地道的咏史诗。因为从上引《氏族大全》中周礼的小传看,他并没有诗集行世。况且这些诗大都没有史料作依据,也就是说,这些诗并不是因为他读了陈寿《三国志》或司马光《资治通鉴》之后有感而发的。而是他在读了《通俗演义三国志传》后,附会而做的。

至于周静轩的诗作俗也不俗,我们不妨在此录上两首,让大家品品味儿。

首先看黄正甫刊本《云长策马刺颜良》一节中的“静轩诗曰”:

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

奸相枉将虚礼待,将军降汉不降曹。

这是一首赞美关羽的诗。但熟知正史的读者都知道,无论是《资治通鉴》或是《三国志》,亦或是《裴松之注三国志》,都没有所谓“关羽与刘备之妻一宅分居”的一丁点儿记载。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时,也没有关羽表白降汉不降曹的描述。这些都是出现在小说中的杜撰情节。

再看《刘玄德古城聚义》一节中的“静轩诗曰”:

当初手足似瓜分,信断言稀杳不闻。

今日古城重聚处,正如龙虎会风云。“古城聚义”之事同样是小说中附会的故事情节,在正史中也是找不到片言只语的。可见,这些诗必当是周静轩在世时,应编写者或刊刻者之约而特意制作的。由此,我们大体可以推算此书的编定当是在周静轩“冠带荣身”之前,而其中插入周静轩诗并付梓刊刻,则当在1500年前后,但决不会晚于1504年。为什么可以如此精确呢?因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孔明秋风五丈原》一节中,有明人尹直为诸葛亮所作赞词。尹直是明景泰五年,即1454年的进士,他著有《名相赞》一书。嘉靖壬午本所引尹直这首诗,就在该书卷二“丞相武侯诸葛公”一节中。全诗如下:炎诈告终,仅有余烬。卧龙南阳,起应三聘。首陈经济,区画素定。日彼魏吴,孰如同姓?师行仁义,兵列八阵。流马木牛,人力莫竟。七纵七擒,式示权劲。历事两朝,心殚力尽。出师二表,伊训说命。大星陨营,天胡弗愁?百世景仰,惟忠惟正!在《名相赞》一书中,有尹直在弘治甲子年即1504年春二月的一篇自序,但在黄正甫本《通俗演义三国志传》中,并没有尹直所作的这首赞词。我们由此可以推定黄正甫本的刊刻时间必在弘治甲子年以前,即黄正甫刊本《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比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刊刻时间至少要早20年以上。

另外,关于周静轩的诗,郑振铎先生在《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一文中也曾有过一段论述。

郑振铎先生说:“周静轩的诗,乃是嘉靖以后所解入者;在嘉靖本上,什么都有,特别是诗词,与诸本完全相同,独独是没有周静轩的诗。我起初还疑心嘉靖本的编者,也许是一位毛宗岗的同志,他觉得周静轩的诗不大高明,所以把他们刊落了;然而经过仔细考察之后,便知道这一个猜测是不对的。”

现在看来,郑振铎先生的考察并不够仔细。周静轩的诗,在黄正甫刊本中引用了63首,到了后来的嘉靖本中“周静轩”之名即被全部剔除。他的诗的确是被“刊落”了,但并不是全部,尚有8首被保留了下来。这8首诗全被作为佚名诗而代之以“史官有诗曰”或“诗曰”字样。

张志和先生认为,嘉靖本的编者将周静轩的大多数诗删去,仅保留的几首诗也都略去姓名,很明显是为了证明蒋大器在该书《序》中所说“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话是可信的。

张志和先生感概地说:“后人不察,遂以蒋大器的《序》为定谳,视嘉靖壬午本为罗贯中原作,且为最早刻本。以此视之,诚可喟叹。”

在此,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是,除上述证据之外,在以后的考证中,我们还会让读者看到更加确凿的证据,我们会从多方面进行论证“黄正甫刊本比嘉靖壬午本至少早刊二十年”的学术观点。

我们无意去砸所谓学阀们的饭碗,也从不畏惧任何人的“质疑和打压”,一切让坚实如铁的考据来说话。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

特别说明,此系列文章是在张志和教授的专著《透视三国演义三大疑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基础上,作者根据需要,作了相应的删减、延伸、提炼以及行文风格的调整。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李瑞青,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居郑州。从事传媒、教育工作,同时涉猎文史、书法研究。著有《写活历史人物》等五部文史类读书笔记,以及《雾太阳》《猎城》等七部情感类的中、长篇小说。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媒体合作| 寻求合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2020  苏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qq.com

浙ICP备20220165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