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做人悟杨绛,做事林徽因

时间 2023-04-08 20:01:18 来源:顶端新闻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audio format.


(相关资料图)

作者|帆书·玖轱酿

主播 | 帆书 · 一凡

最近,偶然看到一个微博热搜,题目叫——加班文化为啥屡禁不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题目,无疑戳中了当下很多人的痛点。

有网友说:“这根本不是文化,这是剥削。”

的确,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如今,如果不去“内卷”,不接受996,很可能就会面对不进则退的窘境。

面对逆水行舟的一生,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境做人,又以什么样的态度做事?

做人当学杨绛,以平和对人生;做事当学林徽因,以坚韧对万千困局。

她们传奇的一生,炼出世之心得自在,行入世之事全己名。

面对人生的困局,读她们,获得精神的力量,在纷繁的当下点燃一瓣心香。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八九。

日益高涨的房价、养家糊口的压力、亲子关系的艰难,都让人焦虑压抑、身心俱疲。

杨绛说: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

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不必害怕的。

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的我们,不妨来学杨绛,学她修持己心,淡然处之。

倘若生活黑暗,就把自己变成一束光;倘若世界喧嚣,就把自己活成一片净土。

杨绛出身于名门望族,本应拥有顺风顺水的一生。

但偏偏生逢乱世,在她读小学时,父亲杨荫杭被诬陷,辞官,举家搬迁;

嫁给钱钟书后,也几度经逢战乱,入不敷出。

在上海沦陷的那段日子里,杨绛与家人挤在法租界一间逼仄的房子里,日子异常艰辛。

她先前就职的学校被迫停办,钱钟书刚回上海,没有找到工作。

不得已,杨绛去做家庭教师,为了三斗白米,每天辗转一个小时去离家很远的一所小学代课。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在摇晃的公交车上,她经常困的睁不开眼。

生活不易,但她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有人问杨绛:生活在沦陷区的上海,何以让泪和笑、悲和喜只隔了一张纸。

她的回答是:

“我们还年轻,有的是希望和信心,只待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就能看到云开日出。”

在渡过前半生的苦难后,杨绛也没有获得安宁。

1997年,肺癌晚期的女儿钱瑗与世长辞。1998年底,钱钟书撒手人寰。耄耋之年的杨绛接连经历了丧女、丧夫之痛。

人民网评论曾说:

“读过《我们仨》的人,当忘不了里面漫长得揪心的梦。”

这个百岁老人的一生,前半生尝尽生活的苦,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后半生尝尽人事的苦,面对生离死别的锥心之痛。

但她还是熬过来了,熬尽了生活的苦楚,熬尽了悲欢离合之后,在人淡如菊中安然老去。

夏衍先生赞她“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

人生在世,总要经历各种烦恼和痛苦,面临一次次生离或死别,苏子说过:此事古难全。

《菜根谭》里写道:“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之乐自逆境中来。”

说到底,想要活得自在,活得通透,无非是修炼出身处困境时的一颗平常心,与挫败握手言和,不必害怕。

修行自己的内心,养成内心的强大,才能从最低的境遇里,修出最高的境界。

很多人都感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

读书时讲究“速成”,B站上“四小时学完《高数》”、八小时学完《线性代数》的视频比比皆是。

工作后总想飞黄腾达,看着“毕业五年,年入百万,全款在市中心买下一套房”的标题期待命运的垂青。

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在云端跳舞,没有人再安心贴地步行。

可人生需得下的苦功夫,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才能成就真事业。

在世人眼中一直浪漫遥远的诗人林徽因,实际上却是一个埋头做事的实干家。

看过林徽因的一张照片——身形消瘦的她手拿纸笔,对着中国内地古建筑的梁、碑和石础专注记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说:

现在的人提到林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

实际上,我认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

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游历欧洲,接触到了西方的建筑学知识,立志要攻读建筑学。

中学毕业后,又与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留学。

因为建筑系不收女生,所以她注册到美术学院,靠选修学完了建筑学课程。

1928年,她放弃在美国的大好前途,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她不顾物质艰辛与疾病缠身,和梁思成走遍大半个中国,考察测绘了上百处古建筑物,并共同编写了《中国建筑史》。

她设计了“白山黑水”,抢救了景泰蓝工艺,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的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

凭借多年努力,她一步一个脚印,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开拓者。

林徽因在教导自己的孩子时,曾画过一张图叫“我们走过的一圈路”,她用自己用双脚丈量过中华建筑史的瑰丽和伟大。

这种踏踏实实的风格贯穿了她的一生。

林徽因无疑是个聪明人,正是因为她的聪明,她才没有在自己的人生走任何捷径,每一处真迹都要自己亲自去考察。

大智若愚,下苦功的都是聪明人,愚笨的人反而处处耍小聪明。

不再蹈空凌云,不再高谈阔论,才能懂得坚持的意义。

机会主义者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成为高手的,往往肇始于平淡无奇的日复一日。

真正能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不会去追求一把绝世好剑,而是打磨自己,沉淀自己,进行个人的修行。

等到功力深厚,即使是一把很钝的重剑,依然可以“恃之横行天下”。

说到出世与入世,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叶嘉莹。

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春风得意有之,漂泊动荡有之,生离死别有之,命运的无常、人生的无奈,成为她漫长的人生里悲凉的底色。

曾几何时,她的丈夫入狱,寄人篱下,她“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

是王安石一首“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点醒了她,让她得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后来叶嘉莹经历了与爱女天人永隔之痛,感慨“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

她质问苍天不公,为何一生劳瘁的人却不得善果?

灾难带给了她觉悟,“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从那以后,她将全副身心奉献给了教育。

叶嘉莹说,她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她从大学毕业后就站在讲台后面,一站就是70年。

如今,98岁的叶先生依旧每天辛勤工作,她说:

“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

她可敬的一生始终不忘修心,以诗词温养平静的心灵,也一直踏实做事,不贪名,不图利,为古典诗词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

著名文化学者费勇说过:

当你忘掉名利的时候,恰恰你的身体就会成为你自己的。

通俗一点说,就是当你淡泊名利的时候,你就越接近自己。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抽离思考,保持一颗随遇而安的平常心,是为出世。

躯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通晓人情世故,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是为入世。

只出世不入世,躯体会在生存的压力下身陷混沌。

只入世不出世,心灵会在现实的泥淖中不得自由。

千年帝师张良有句名言: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就是要人有超然物外的心态,也有立足现实的思考。

杨绛百岁修心,拥有了内心的平和、坚定、豁达、安然。

林徽因躬身行万里,亲身去丈量山河大地,是对自己人生和事业的负责与担当。

修心之行,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而踏实点做事意识,帮助人走好每一步。

身心俱疲时,去读杨绛,去发现她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心浮气躁时,读林徽因,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点个「在看」,共勉。

作者 |玖轱酿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图虫创意

音乐 |Jusqu"à Grand-Père - 桜道

帆书423读书日活动已经开启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参与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