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经济下行,经销商慌了

时间 2023-07-31 16:08:46 来源:顶端新闻  

导语:时代红利已经消失,但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丨田静

“对人类来说,疾病一直是最可怕的杀手,也是塑造历史的关键角色。”这是《枪炮、病菌与钢铁》里的箴言,每一次世界性流行疾病过后,都意味着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疫三年,消费方式被重塑,同时也加速了渠道格局的重构。

从过去的供小于求到现在供大于求,新型渠道不断出现,经销商被内外夹击。表面上传统经销商们面临价盘混乱、流货横行、成本高企、团队涣散等诸多问题,深层次原因却是快消品消费数量总量在减少,市场竞争加剧,厂家很难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去改善经销商的毛利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经销商不得不面临巨大的生存困境。

很多经销商感叹:生意不会做了,以往的终端打法不管用了,做了特殊陈列不出销量,大力度促销没有效果。

是的,经销商正在面临不断分化的格局。

分 化

企业增长乏力

五月走访市场时,听到经销商更多的是叹气声:太难了,现在赚钱太难了。

首先,品类见顶,很多快消品类增长基本见顶,每年新品就超过15000个,并且这个数量每年都在增长。

其次,成本高,经销商经营成本并没有因为销量的下滑而减少,反而是在逐年增加,尤其人工成本,不但高,招人难,也留不住优秀业务员;仓储成本,经营成本等,每年都在增加。

再次是抗风险能力不足,由于代理区域受限,所以经销商的生意总量一般不会太大,这几年疫情,大多数经销商的经营利润惨不忍睹,能维持着活下去的,就已经算是所在区域内的佼佼者。

线上高速扩张

过去,商品进店,门店只能依赖经销商。而现在,渠道多元化,线上、线下、线上+线下,商品进店的渠道越来越多。而电商购物已经成为主流,甚至连低值的瓶装水和卷纸都在网上买,线上直播电商、抖音、小红书等分流渠道不断涌现,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买选择和便捷的购物体验,市场逐渐从增量时代过渡到存量抢夺时代。

这就导致实体店的客源急剧下降,最近各大KA商超上半年财报出炉,步步高、人人乐、苏宁易购接连亏损,虽然永辉超市扭亏为盈,释放了积极信号,但商超客流严重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供应商的经销商,自然也要跟着吃瓜落。

显然,线上的高速扩张,直接影响到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渠道碎片化

渠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汇聚着各种流量,随着传统渠道逐渐失去竞争力,新型渠道的出现是必然的。

两年前,社区团购的出现掀起了一大波冲击,以买菜等日常生活中的刚性需求、高频消费场景为主,用批发价直接跳过经销商链接厂家,一度让经销商苦不堪言。

如今,社区团购浪潮渐渐褪去,但折扣超市、闪电仓、即时零售等新型渠道又无缝崛起,这些渠道的低价体系冲击了经销商原有的价格体系,很多平台往往直接和源头产区、厂家,或者区域内的头部经销商合作,“僧多粥少”的竞争愈发激烈。

上有直播电商等线上冲击,下有新型渠道的不断涌现,给经销商带来的一系列冲击:渠道更替,价格加剧。

人口红利消失

根据有关统计,2022年,中国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新出生人口仅956万,是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有专家担心2023年可能出现第二次人口负增长,预测全年新出生人口低至800万左右,以后每年出生人口还可能持续下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传统的人口数量红利正在消失,随之带来的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消费结构在改变,K型消费出现,外在“追高端”,内在“拼多多”;消费人群呈M型结构,出现了极度分化和坠落。

财富分配不均现象更加严重;一端愈富,另一端愈穷;一端通胀,另一端通缩,通胀与通缩并行,这就是所谓的富人通胀,穷人通缩。

快消市场下半场竞争将由晋级赛升级为淘汰赛,整体增长放缓,渠道竞争加剧。想要破局,趋势性的机会没有,但结构性的机会仍然在。

未 来

内忧外患下,经销商正在经历一场时代大考。

那么,过去的奶酪没有了,新的奶酪在哪里?

站在未来看当下

过去可能听到过很多类似的话:

“我的地盘(市场范围)大”,“我的客户多”,“我的销售额大”,“我经销的品种多”……真正有实力有想法的厂家可能会质疑:“地盘大,市场做得细不细?”“客户数量多,质量高不高?”“销售额大,是靠窜货还是靠精耕市场?”“经销的品种多,结构是否合理?”……

只看当下,自吹自擂的经销商往往都是昙花一现。

如何让优秀厂商选择你?如何让将自身优势做起来?

1、先做强、再做大:先做深,再做宽。先把自己的优势做起来,就会有人来与之合作。

2、品类化经营,做垄断生意。在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代理单一品牌的风险较大,拓宽品类经营,最好在当地垄断至少50-60的市场份额,就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3、平台化运营,老板变成投资人:通过平台化运营,如B2B模式,实现规模化分销,把区域生意做得更大。

通人性者通天下

在管理团队上,一位遵义的经销商,横跨纸卫、日化、米面粮油、酒水饮料,年营业额做到了5个亿,团队员工有300余人,他通过积分制管理,将人性化管理做到了极致。

1、提振团队信心:要发自内心的有信心,老板有信心,团队才有信心,定人心才能稳团队;

2、夯实内部管理:每一项管理都要具体到每个人,责任划分要细致,比如临期品管理、库存管理、货款管理、费用管理,都要具体到每一位负责人。

3、全渠道突破:不同于十年前,当下渠道多元化发展,要跟上时代,线上线下做全渠道突破。

4、团队激励,每周定一天“发钱日”:这不仅是对员工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钱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

同时,企业要具备四项能力:

1、数字化:当前,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能力,不论是财务、仓储物流,还是门店的交易以及消费者画像分析等方面,都需要数字化管理。

2、推广能力:推广能力是经销商的核心能力之一,主流畅销品的利润普遍较低,需要不断推高卖新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3、第三方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销商需要具备一定的第三方化能力,将部分业务外包。

4、专业能力:经销商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销售业绩,壮大企业力量。

新经销多年走访市场,将内部管理和数字化能力发挥出来的经销商,成功者不在少数。

机 会

前不久,新经销组织的【全国标杆经销商游学】第一期——走进嘉品云市,给行业树立了一个典范。

嘉品云市创始人樊奇先生,创业六年从一个经销商到平台商、供应商,18000多平米的仓储物流一站式供应,闭环式数字化管理,带给现场游学参观的经销商很深的思考和触动。

​这也验证了经销商创始人赵波曾强调的一句话:时代红利已经消失,但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

的确,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已不足千万,仅956万,创历史新低,预计2023年还将会下降,负增长已经出现,人口财富两极分化,下半场由晋级赛升级为淘汰赛。

如何抓住结构性机会?

1、分散风险、强化内功:拓展新的渠道,形成一套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

2、品类化经营、成为区域头部:从单一品类经营转变到全品类经营,在区域内做到头部,抵消渠道弱化带来的风险;

3、供应链化:经销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要再发展,就得做大规模,此时兼并整合供应链就是必然的结果。

4、无限接近消费者:从“产品为中心”到“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要求经销商们,必须无限接近消费者,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

经销商在过去三十年里不断地在进步和进化,经历了很多的考验和测试。从2016年往后看,假设站在五年后看即将走过的这五年,我们会发现对整个中国经销商群体来说,对渠道商这个行业来讲,是面临一次“时代大考”:不改变,必倒闭。

随着大众增长的红利逐渐消失,经销商需要更加敏锐地把握结构性增长的红利,当下经销商要做到规模化、结构化、供应链化才能更好的发展。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