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世界新视野】“郑”战疫②丨90后“夫妻档”志愿者的抗疫24小时

时间 2022-10-28 18:59:51 来源:顶端新闻  

【编者说】

微光成炬、向光前行,顶端新闻推出“郑”战疫系列报道讲述“他们”的故事,以力量传递力量,用温暖散发温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顶端新闻见习记者 郭晓霞 文/图

距离上次回家已经过去9天了,“每次跟家里视频通话,都想看看才7个月大的孩子……”李仪峰说着,觉得心里酸酸的。

“90后”李仪峰是郑东新区祭城路街道心怡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其妻子张泓则在相隔不远的祭城路街道办黄河南路社区做志愿者。“第一次觉得疫情如此之近,我和爱人属于自由职业,所以就想着能尽微薄之力。”李仪峰说,自己所在的小区有1500多人,急需志愿者,虽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但夫妻二人毅然加入志愿者队伍,与社区人员“同上班、同下班”,共同战疫贡献一份力量。

6:00 统计居民需求

凌晨6点钟的郑州,天蒙蒙亮,社区抗疫志愿者李仪锋已经准备起床。他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翻看自己负责的雅宝东方国际花园小区社群消息。

“我们得时刻看着居民需要什么。”李仪峰说。小区微信群,检测、团购、购药等,李仪峰活跃在群里,搜集居民需求,协助社区和物业做好防疫安排。针对楼栋有孕检就医需求的居民,有购药需求的居民,他也会帮忙积极联系社区、物业和医院,请求绿色通道。另外,他在微信群里实时转发防疫小提示,宣传居家消毒经验,社区的防疫政策,及时公示相关信息,消解居民的不安心理。

07:00-08:00 准备工作

这个时间段,李仪峰开始协助社区和医护人员做消杀,设置警戒线、布置场地。中途,他还得凑时间去把早饭解决了。

这时候,他的妻子张泓也已给孩子喂完奶,赶到黄河南路社区阿卡迪亚小区开始工作,除了核酸通知,她还要统计群里居民的问题,然后把居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再有针对性的反馈,“居民问的最多的还是疫情防控相关的问题。”

08:00-13:00 核酸检测

不到8点,李仪峰就开始拿着喇叭在单元楼下通知大家下楼核酸检测,“初期需要一层一层通知,现在只需要在微信群和楼下拿喇叭喊就行。”他补充道。

有序通知居民分批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同时,协助楼组长做好检测信息的登记工作,确保一户不漏,全员完成核酸。在检测过程中,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以及上网课的孩子开辟绿色通道,协助他们先行检测。遇到不会操作核酸码的老人,主动上前协助老人完成核酸码登记,并耐心解答各类问题。在此期间,他还需要在现场维护秩序,同时给需要外出就医的居民开证明。

除了有序组织居民下楼核酸检测,李仪峰还需要和另外两名志愿者穿着防护服分别跟随医护人员到特殊楼栋上门核酸检测。一栋楼是30层,每层3户,他们一人负责10层。“工作量不是很大,主要是防护服不透气,有点闷。”李仪峰说。

13:00-14:30 垃圾清运

核酸检测完之后,李仪峰开始配合社区和物业做核酸废弃物的消杀和打包,再把他们搬到垃圾转运点。做完这些以后,他大概有半个小时的午饭时间。

与此同时,一直在沟通居民需求的张泓也已经结束上午的工作,回家给孩子哺乳。有时候利用午餐的间隙,夫妻俩通过视频电话相互关心:“你肠胃不是很好,一定要记得按时吃饭。”

考虑家中不满周岁的宝宝,也有人劝她这样太累,家里出来一个人就行了,张泓却说:“只要为防疫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忙再累,我们也觉得很踏实。况且,社区考虑到哺乳,特意给我延长了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14:30-18:30 物资配送

最考验体力的时候到了,李仪峰和伙伴们开始穿着防护服,背上30多斤重的消杀喷雾器,先到小区东门口进行物资消毒。他先是在小区门口消杀一遍,然后再到单元楼下做一遍消杀。

第一轮消杀完毕,他们会通知未被贴封条的居民有序到单元楼下领取物品。如果因为密切接触,家里被贴了封条,他和同事还需要穿上防护服,提着东西给送到门口。现在居家居民一次经常买很多东西,所以这绝对是个“体力活”。

“其实最累的是隔离单元的物资配送,我们一般都会放在最后,大概是每天17:30左右开始,要1个小时左右。”李仪峰说,这时候,他们需要穿着防护服,挨家挨户送,他和志愿者们穿的防护鞋套都会因走路太多而磨破,防护服里也全都被汗浸湿,脸上、手上、腿上勒得都是印子,他笑着说:“大家苦中作乐,说那是刻入皮肉的勋章。”

而这时候,张泓的工作也开始转向室外,“我们得到街上去听听临街商铺老板的需求,配合社区人员查看各个商铺的防疫工作是否到位,进行提醒。”

18:30—21:00 需求处理

晚饭基本是在18点半之后,因为如果有居民此时下单购物,他们需要多次配送。此时,晚餐是在配送时间外的“见缝插针”。而这个时间段,也是居民需求最集中的时间段。物资配送、纠纷摩擦调解、出入社区政策答疑、核酸检测相关问题解答、购药需求……面对众多需求和问题,李仪峰都会一一记录,并处理。如果有些问题自己也不清楚,他就将这些问题转给相关社区工作人员。

每天21点左右,李仪峰会和家里妻儿视频通话。“宝宝也很想爸爸,昨天晚上视频时还一个劲儿想和手机中的爸爸说话。”张泓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一家也能早日团聚。

21:00—次日凌晨

过了21点,繁忙的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工作并没有画上休止符。此时,李仪峰也会和其他志愿者坐下来交流一下,梳理总结一天的志愿工作,同时看那些工作可以再改进、完善。“我们晚上睡觉手机从不关静音,就怕社区有临时通知或者居民有紧急求助。”李仪峰说,“有天晚上10点多,一个小孩儿爸爸打电话说孩子发烧了,需要赶紧上医院。我紧急联系了社区和医院,并给他们协调开具就诊证明。此时,我能深刻感受到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标签: 工作人员 医护人员 绿色通道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