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刺刀见红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因为特斯拉,近期又掀起了一轮血雨腥风。
【资料图】
1月6日,特斯拉官宣在售车型降价2万-4.8万元。这一在法理上看来无可厚非的市场行为,却引发了大量新晋特斯拉车主情理上的不爽,一时间,全国各地多家门店及交付中心,爆发大面积车主维权行为。另一方面,特斯拉的这一轮“领降”,也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把压力抛向市场的其它新能源品牌。
对于大多数仍属亏损状态的新能源车企而言,面对特斯拉发动的这次价格战,跟,还是不跟?特斯拉本次降价,又会动了谁的奶酪?
如果单纯从经济规律来看,涨价,才应该是新能源汽车今年的常态。毕竟,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加上疫情造成的缺芯、原材料上涨等外部因素影响,成本增加了,涨价也算是顺理成章。
正因为此,包括比亚迪、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在内的部分车企选择了上调价格,其中比亚迪上涨幅度为2000元至6000元不等,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旗下多款车型也上涨了6600元。
对于10万-20万区间的汽车消费群体而言,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通常较高,价格的波动也很容易体现在市场反应上。据媒体报道,北京地区某比亚迪4S店内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从1月1日开始,进店看车的客户相比前两天减少了接近三分之二。
与之相对应的是,至少从短期来看,特斯拉的逆势降价的确提升了市场关注度和订单量。成都太古里特斯拉体验店的销售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降价以来,店里的人流量比上个月翻了几倍,而且订单量也快速增长,其中Model Y的销量最好。
如果说比亚迪、大众这类对手还能凭着积累的雄厚实力,硬刚特斯拉的话,那些与特斯拉主销车型处于同一价格区间且尚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无疑将受到最大的威胁。
从Model 3和Model Y25万-35万元的价格区间来看,这一战场聚集了小鹏P7、蔚来ET5、哪吒S等,毫无疑问的是,在用户重叠的市场,如果不是自身产品或品牌有明显优势,消费者很容易因为价格政策转向其它品牌。
据媒体报道,某知名新势力品牌一线销售向记者透露,从1月6日特斯拉降价开始,公司被咨询最多的就是能不能退单或转订单,仅他手里就有20多个车主要退单。
对于大多”卖一台,亏半台“的造车新势力而言,面对这一波特斯拉的价格战,大概率不会跟进。不过,对于特斯拉而言,就算凭借产品的高毛利打底,可以让渡部分利润来拉一波销量,但如果总靠那张七年不变的”容颜“,消费者真的不会另觅新欢?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