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组织力量在乡村社会中的直接嵌入,驻村第一书记兼具组织资源和乡村治理资源的双重优势。不过,在部分典型村的调研发现,第一书记作为村庄的外来者,在乡村熟人社会中履职,多少面临一些行动壁垒,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破解第一书记与乡村熟人社会之间的隔阂,实现乡村社会组织的升级再造,关乎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的实际成果。
乡村熟人社会的考验
【资料图】
传统农村形成了一套具有惯性的治理秩序,比如依靠血缘宗族与共同信仰凝聚村民,由村中有威望、资源调配能力强的"能人”决定村子发展方向等。改革开放后,社会原子化的影响逐步渗入农村,使农村面临产业薄弱、人才流失、组织涣散等难题,客观上需要引入人才和新型治理模式。在此情况下,第一书记来到村里,依靠国家所赋予的权责,履行组织建设、脱贫攻坚、服务人民、推动治理等基本职能。
一般来说,第一书记能够依托党组织的力量重组村庄内部资源和治理结构,链接农村中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通过创新并升级农村组织模式,给村子带来"新风气”。比如,第一书记可以依托村中传统关系组建红白理事会,通过制定规范简洁的流程,推动移风易俗。再比如,第一书记以经济要素为基础,以集中生产为载体,打造农村合作社,将农民动员起来,带领其致富增收。
不过,第一书记驻村后,既改变了原有治理格局,也改变了原有利益格局。村里原有的治理力量便可能因利益纠葛,成为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行动壁垒。
驻村第一书记与村民聊天 陶明 摄
在东北某地调研时,一位驻村第一书记曾感叹:"原本想为村里落实一个农业产业项目,村民大会通过了,镇上部门同意了,几位土生土长的村干部却不签字、不盖章、不配合,最后导致项目流产。我这个外面来的,只能干着急。”本村干部为何消极应对?这位第一书记解释,村干部担心村里发展起来后,村民们不再听他们的话,失去威望,做不了村干部。这样一来,不仅拿不到补贴,生活失去保障,其借助村干部身份对福利分配的影响力也将丧失,进而失去在本家族中的地位。
这不是孤例。实际上,农村作为依靠血缘关系建构的熟人社会,其秩序的构建主要基于内部熟人间的联结。一些受访第一书记表示,在村里开展工作,最难的是与村中熟人社会化解隔阂。中部某驻村第一书记说,进村后发现,张家的村民只帮张家的事,李家的村民只帮李家的事,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很有难度。开办合作社时,甚至还要根据村民亲疏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组。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如何发力?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视野的逐步开阔,越来越多年轻村民选择到大城市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农村逐渐留不住人,基层组织出现涣散软弱状况;另一方面,熟人社会对农村的影响尚有延续,村民们依赖家庭、宗族、血缘的思维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实质性改变。
这对驻村第一书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们作为直接嵌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能够有效弥补本村治理力量能力不足、渠道不畅、方法不新等问题,进而在村民中树立威信。驻村第一书记如能通过有效的基层党建,起到规范本村民主运作、规避派系斗争的作用,将有效推动治理成效提升和产业转型提质。因此,驻村第一书记在履职中的一大工作,就是实现以村级党组织为基础的农村社会组织再造,这需要从规则、机制、发展三个方面发力。
驻村第一书记入户走访 王全超 摄
一是要让治理规则明确下来。
传统的农村社会秩序有其发展的延续性,不可能一刀斩断。但同时,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必须顺应国家法治建设的要求,实现治理现代化。这就需要驻村第一书记在传统治理和现代治理之间寻找平衡点,既要依托熟人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自治共同体的力量,也要明确乡村社会的治理规则。比如,一些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共同制订适合本村的村规民约,在规范村民日常生活的同时,设置了大量诸如主动承担村内公共卫生奖励5个积分、主动帮助村中鳏寡孤独奖励10个积分等激励性条目,并将得分情况与年终村集体收入分红相关联。这样明确易懂的治理规则增强了村民参与治理、维护秩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了有序、有信、有义的乡村治理基础。
二是要让互动机制活络起来。
村级党组织是农村社会中的正式组织,而诸如农家乐协会、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等属于农村社会的非正式组织。不少农村的成功实践证明,正式组织是机制构建中的"主心骨”,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的监督引导下,能成为乡村治理力量的有效拓展。在调研中,北方某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根据本村的产业特色成立农家乐协会。协会以村委为依托,按照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协会内部核心成员。依托协会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物价标准、卫生标准,实现农家乐的规范化管理,并很快形成集聚型产业。
三是要把乡村人才培育起来。
调研发现,不少农村地区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人才。驻村第一书记就是外来的人才,但从整体性和长远性角度看,需要农村自己培养出充足的人才梯队,来保持村级党组织的活力延续。在实践中,一些驻村第一书记综合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社会捐助资金,设立乡村人才发展基金,鼓励本村年轻人、产业带头人、文化带头人到外地学习新技术、新经验;鼓励产业能人、文化能人转型参与乡村治理;鼓励外出求学、务工的村民返村工作创业。这种由驻村第一书记引导的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农村人才有机会持续成长,为农村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鹏翔 /编辑:徐宁
责编:郭艳慧 / 校对:秦黛新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