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中国六代机,可能命名为歼40

时间 2023-08-05 23:12:01 来源:顶端新闻  

今天咱们来简单科普一下中国空军的军用飞机型号体系,众所周知,中国空军最早装备的国产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强击机,都是从“5”字开头的,歼-5,强-5,轰-5,运-5,直-5什么的,而到了第四代装备上,却变成了“20”,比如歼-20,直-20,运-20,还有那个尚未出现的轰-20型轰炸机,那么,为什么中国空军的军用飞机型号体系是从“5”开始的,中间经历了哪些型号,到了第四代装备的时候怎么又突然全部变成了“20”,下一代装备又可能会如何编号呢?


【资料图】

从中国空军军机型号体系的肇始来说,中国空军之所以所有的军机型号都是从“5”开始,有这么几个说法,一是说歼击机在歼-5之前,已经有歼-1到歼-4的型号了,分别是苏联拉-11,米格-9,米格-15等等,这种说法目前缺乏相应的材料证实,就算有大概也是空军部队自己的称呼。

二是和空军航空兵从航空兵师的命名一个道理,众所周知中国空军航空兵的航空兵师番号,第一个师并不是空1师,而是空4师,其命名含义是对应历史上我党掌握的第一支部队北伐军第4军,而这种命名传统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军机型号命名,在命名时跳过了“4”这个有特殊含义的数字,直接到了“5”,含义是在革命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当然这种说法也没有官方证实。

三是根据机型研发的时间来确定的,比如歼-5型战斗机就是1956年设计定型,被相应地命名为56式歼击机,所以就被命名为歼-5,当然这种说法也有不合理之处,比如轰-5型轰炸机是在1966年才首飞成功的,如果按照在哪一年研制就怎么命名的惯例,那轰-5应该被命名为轰-6,现在的轰-6被命名为轰-7才对,所以,咱觉得,中国空军的所有型号体系从“5”开始,其实是基于革命传统做的决定。

在歼-5、轰-5、直-5、运-5先后出现后,中国空军的型号体系也就开始逐步往前推进了,比如轰炸机,咱们只有轰-6,轰-7和轰-8,轰-7后来因为变成了歼击轰炸机所以改称为歼轰-7,轰-8则直接下马了;直-5之后咱们又先后搞了直-6,直-7,但是都不成功,一直到仿制了法国的超黄蜂之后才搞成了直-8,后来又仿制了法国的海豚搞成了直-9,自行研发出了直-10;运-5之后我们先后搞了运-6(仿制伊尔-14M,后来下马),运-7(仿制安-24),运-8(仿制安-12),运-9(运-8基础上改进),运-10(参考波音707搞的大型民航机),这些型号谱系都是很清楚的。

比较乱的是歼击机,在歼-5之后,我们又先后推出了歼-6(第一款超音速歼击机),歼-7(第一款两倍音速歼击机),歼-8(第一款自行研发大型歼击机),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间,空军在歼击机研发上想法太多,自然而然各种型号搞的也是乱的一米,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空军搞的四大任务,二号任务是一款类似于F-16战斗机的拦截机,三号任务是一款类似于米格-25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四号任务干脆是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这些任务显然都没有完成。

进入70年代后,空军又先后提出了几个新机研制计划,比如对标法国达索幻影3的老歼11,基于二号任务改出来的歼13,还有南所自己搞出来的歼9,以及本着空军游击战思想设计出来的歼-12,由于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能力确实薄弱,想要达成的设计指标全部无法达成,再加上咱们当时也没那么多钱装备这么多型号的飞机,这些型号到了80年代初也全部下马了,这些型号不能说弃之不用,但最起码有些型号后来确实没有再出现过。

随后,中国空军的型号谱系开始变得清晰起来:第二代战斗机,由轻型战斗机的歼-7和大型战斗机歼-8组成,歼-7后来发展出了歼-7C/D这种全天候截击型,歼-7E/G这种格斗型,歼-8则发展出了歼-8B/D这种二类平台,歼-8F/H这种具备中距拦射能力的三类平台,达到了二代机的先进水平。第三代战斗机,由歼-10和歼-11战斗机组成,歼-10是南所在八十年代军工大调整期间保留下来的唯一一个三代机项目,事实证明也是最成功的一个项目,歼-11不用说了,仿制改进苏-27SK的项目,取代了历史上老歼-11的编号,后来又衍生出歼-15,歼-16这两个型号,这是后话。

至此,中国空军的所有型号谱系就基本完成收束了,一直到第四代主战装备,四个20横空出世,歼-20第四代战斗机,运-20新一代大型运输机,直-20新一代直升机和轰-20新一代轰炸机,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中国空军在主战装备上,“跳号”了,而且跳的还挺严重的:歼击机不用说了,歼-17到歼-19的三个型号,还有歼-14这个型号目前都没有下文,而且以后估计永远也没有下文了;轰炸机从轰-9到轰-19跳了十个型号;运输机从运-13到运-19也跳了好几个号;直升机则是从直-11跳到直-15,又从直-15跳到直-19,后面跟着的就是直-20,总之百川到海,大家同归“20”。

之所以到了第四代主战装备的型号上,所有的型号都是从20开始,目前也没有官方的正式说法来解释这一点,大家普遍能够认同的说法是,相比于前面的作战装备,第四代作战装备代表中国空军的战术装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相应的,也就不能再沿用之前的、有些杂乱的型号谱系了,比如重新恢复歼-13,命名为歼-17,这些都难以体现出新一代装备相比老装备的跨代优势,因此,新装备的最佳选择,就是选择一个新的开始,这个开始,就是20,这样,中国空军的所有军机型号,全部进入了20时代,也算是取“2.0时代”的含义吧。

那么未来中国空军的型号谱系又可能会往哪个方向走呢?咱的观点,不太可能会再沿用老型号谱系,比如歼-21,歼-22这种型号依次往后摆了,一方面,进入第四代战斗机时代之后,所有国家的战斗机型号都在迅速下降,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能够一口气搞出来七八个百式系列战斗机,而到了21世纪20年代,第六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型号到目前为止就一个,NGAD,我们也一样,事实证明第三代战斗机和第四代战斗机,每个国家能够研制2到3个已经算是极限了,想研发更多,财力和研究精力跟不上,经费也不允许,没准你第四个型号研发完成,这一代的飞机已经过时开始研发下一代战斗机了。

更何况,中国空军目前已经隐隐约约地拿出了第二款四代机来了,也就是歼-35型战斗机,如果我们有第五代战斗机(美标第六代战斗机)的话,不可能取一个比35更低的型号,不然的话怎样体现出它的跨代性质呢?所以,我们的下一代战斗机,有较大的可能性,是继续跳号,从20跳到40,歼-40战斗机,以意味着中国空军从2.0时代进入4.0时代,希望我们能够早日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