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超 张家振 上海报道
“我们属于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要奋起追赶。”浙江绍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该城剑指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相关资料图)
拥有千亿级汽车产业梦的城市远不止绍兴市,浙江省温州市和安徽省安庆市等多座长三角城市亦在谋求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例如,安庆市此前出台《安庆市汽车千亿产业引领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剑指“安徽省汽车产业第三极”。
在诸多“后起之秀”入局竞争之时,上海市、安徽省合肥市和浙江省宁波市等长三角汽车产业“领跑者”亦在加速布局。记者获悉,被列入宁波全市年度1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库的新能源及零部件项目达126个,计划总投资达到425亿元。
“很多地方政府都有一个汽车产业梦,因为汽车带动性很强,能拉动很多产业发展。”对于长三角地区多城角逐汽车产业的盛况,南京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游惠萍感慨称,长三角地区许多地方都在加码汽车产业,但究竟哪座城市能最终胜出,依然充满变数。
“领头羊”加码投资
“博览会本来计划在5月份举办,但是已经延期了,我们觉得能在7月份举办也可以。”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这一让安庆市这座长三角西翼城市颇为期待的汽车博览会,全名为“2022中国·安庆长三角国际汽车产业及供应链博览会”。据介绍,该博览会由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安徽省汽车行业协会等协办。
无独有偶,原定于今年4月30日—5月4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2第十五届中国(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智能汽车展”,经过一次延期后最终于6月24日开幕。
在业内人士看来,博览会作为汽车行业线下展示、交易、交流的盛会,“重启”无疑从侧面反映出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链正重新迈上“复苏通道”。游惠萍也对记者表示:“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链在6月中旬前后就已经基本恢复了。”
公开资料显示,上汽集团此前宣布,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三大在沪整车厂单日产量达1.3万辆,已基本恢复到此前的正常水平。另据媒体报道,在安徽省汽车行业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当地汽车产业已从5月份开始明显好转,安徽全省当月的汽车产量环比增长了18%。
在汽车产业链重回正轨之时,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多座城市也正持续加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厂、产业园投资。
6月30日上午,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仪式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合肥市当地媒体报道称,比亚迪“一期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2天,从签约到整车下线,刷新了‘合肥速度’,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除合肥市外,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的芜湖市也在大力推进投资项目落地。例如,今年6月初,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达到210亿元。
不仅如此,在汽车产业已跃升为当地第一大产业的宁波市,亦在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赛道。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按照《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宁波市将在集中攻关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积极布局氢能汽车的同时,重点发展电子电控、电机、动力电池等汽车电子电气设备。“竞逐新能源汽车这条新赛道,宁波已做好了准备。”该负责人称。
“后起之秀”奋起直追
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按下“重启键”之时,除上海市和宁波市等汽车制造名城加码投资外,亦有一批城市正谋求“弯道超车”。
“传统汽车产业正在更新迭代,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这个产业空间非常大,非常有前景。”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希望能赶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这班车,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记者从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得的信息显示,绍兴市汽车及零部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截至2021年,绍兴市共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相关企业近2000家,产值近500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火热的赛道中,绍兴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并未止步于此。
据了解,在近日举行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通线仪式上,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表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是绍兴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之一,当地将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我们最近在做相关的汽车产业布局规划,明确要把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去打造。”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汽车产业原来属于绍兴市高端装备领域中的一条产业链,现在已上升为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安庆市也“正踏着千亿汽车产业奋进的鼓点”,欲冲击“安徽汽车产业第三极”。
“在安庆‘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一个是化工新材料,另一个就是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安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汽车产业链培育方面,当地由市领导牵头做产业链“链长”,顶格推进汽车产业发展。
根据安庆市出台的实施方案,当地将奋力建设长江中下游有竞争力的千亿产业新城,力争成为“安徽省汽车产业第三极”,到2025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
产业整合成重中之重
“汽车产业能带动很多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很大。”游惠萍向记者表示,其很能理解“多地政府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投资要点的想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个整车项目可以带动配套产业3倍的年产值,如果某整车项目销售额达200亿元,就意味着相关配套产业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
“目前,新进入的城市属于汽车产业核心城市的外溢范围。”招银国际研究部经理白毅阳对记者分析称,地方政府对车企的招商引资吸引力,以及城市本身对拉动税收、增加就业的需求,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这些“后起之秀”发展汽车产业的关键因素。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除发展经济的直接诉求外,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重启”的大背景下,不少城市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区域产业结构“重构”机会,谋求精准出击。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江苏省常州市堪称是“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典型案例。
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对记者表示,自从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落户常州市金坛区开始,当地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双招双引”吸引了一批全球和国内的龙头骨干企业。“我们有选择性地进行招商,从结果来看,我们走对了路。”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常州市动力电池产量超57GWh,国内装机量占比三分之一,位列全国第一位。截至2021年底,常州市动力电池已建和在建产能超260GWh,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汽车产业整合才是最重要的。就目前情况来看,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技术壁垒了,有钱就能造出汽车,但最关键的还是能否用最高效的方式来统筹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同时用最低的成本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长三角地区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向记者如此分析称。
安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与其说汽车产业竞争,不如说汽车行业整合。”当地拥有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综合保税区和安徽省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等优势,发展汽车产业可谓“顺势而为”。
白毅阳也向记者分析称,长三角地区的“后起之秀”大力培育、发展汽车产业,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围绕汽车产业核心城市,打造供应链产业集群,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竞争优势。
标签: 长三角汽车产业重启与重构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