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两首充满哲理的禅诗,踏雪寻梅和烧火取暖,写透人生的欣喜与淡然

时间 2022-12-14 21:59:10 来源:顶端新闻  

一花一世界,那花里的世界是否也一样,有喜怒哀乐?

你我这样的红尘中人,或许参不透佛理,却不代表我们不懂禅学之美。不然,诗佛王维那些空灵之作,为何会经久不衰?


(相关资料图)

曾几何时,有学生问我:“为何王维能在朝中大员和山水诗人之间,完美地来回转换身份?”我的回答是:或许是因为他心静。

心静之人,能于闹事填词,能守得住心中徐徐凉风。本期,笔者给大家送上两首充满哲理的禅诗,一首踏雪寻梅,一首烧火取暖,写透人生的欣喜与淡然。

一:

《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此诗首次出现,是在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而后“风靡”于各大诗词典籍,被后世文人们一遍遍提及。遗憾的是,它的作者到底叫什么,文史学家们至今没读明白。咱们只知道,她的身份应该是宋代的一个尼姑。

这是一个对春天充满向往的诗人,冰雪融化了,春天应该到了吧?她思量着,而后穿起芒鞋,走遍山头。与白云为伴,踏雪寻梅,却终究一无所获。

回吧!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大自然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候,让我们明白:有时候往回走,并不意味着放弃。归来时,她在枝找到了那枝心心念念的梅。她轻轻地捧起梅枝,嗅着梅花,一切都在此时变得圆满。

有的诗,看它一眼,就会被吸引,这首《悟道诗》就是这样。前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上写寻春之不易。第三句,最妙的就在一个“笑”字,她笑了,她便悟了。梅花满枝头之美,与“芒鞋踏遍陇头云”形成鲜明的对比,妙不可言。

生命里有多少风景,会出现得如此令人欣喜呢?辛弃疾的回答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陆游的回答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白居易的回答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或许,这正是岁月给人们最好的期待,不是吗?

二:

《焰里寒冰结》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又是一首值得一读再读的禅诗,作者为唐代高僧本寂,一个嬉笑怒骂皆可成诗的牛人。他的诗传至多个国家,被很多文史学者研究着、讨论着。

一个寒冬,本寂修行于慧林寺。为了御寒,他便取来个木佛来烧火取暖。寺院主看到他这“大逆”之举,严厉地问他:“你为何要烧我的木佛?”

本寂答:“我这是在烧舍利?”院主答:“木佛里哪有舍利?”本寂于是笑曰:“既无舍利,那我再取两尊来取暖。”而后,他写下了这首诗,记录了这件事。后来,这首诗成为了很多僧者必读之作。

而最终,本寂也成为了一代高僧,曹洞宗的创建人之一。苏轼就此曾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但后世众人,却仍觉得这首诗难懂。

焰火里为何会有寒冰,杨花怎么可能九月飞,泥牛为什么能在水面发出声响,木马为何能迎风嘶吼?一件件“奇事”,都跟本寂烧木佛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细细想来,他要表达的其实是悟道后的一种淡然、无碍之境。

你我凡人,当然不需要仔细辩驳其中的佛法境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其中关于人生的思考。一花一世界,你能接受多少,你的眼界就会有多大!豁达的心胸、淡然从容的气度,决定了我们的高度。种种奇事、怪事,到最后都是一种存客观在。

这两首禅诗,前一首简单易懂,每次读来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后一首虽是难懂,细细品来却别有一番感触。两种类型,代表着禅诗的两种类型。

自唐代以来,禅诗广泛存在于诗坛,而且往往水平很高。不只是像本寂这样的僧人爱写禅诗,白居易、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每每有所感悟时,也爱用禅诗的方式来表达心境。这类作品,就是广意上的禅诗。与一般的作品比,它们往往多了一分空灵之美,少了一分功利心。

若是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标签: 踏雪寻梅 一花一世界 焰里寒冰结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