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朱春阳
关于实践的价值,国人最为普及的认识莫过于《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刊发的评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这篇评论常常作为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起点而被我们津津乐道,重申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框架。理论与实践天生是一对“冤家”。理论一旦形成,就成为顽固的堡垒,一道又一道的护城河,时刻提防质疑与颠覆。实践则天生就是液态的,是一条河,也可以是一阵风,永远变化,一切都有可能。理论来自于实践,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与修正。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人世间的智慧却似乎又常常与之相悖离。所谓知行合一的理想,却常常败给了见机行事的现实。
天生感性的人类为何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实践提供一张关于经验的知识考查地图。千万人脚踏实地,也需要有人仰望星空,将千万人于经验丛林的摸索抽象为简单的、容易被识别的行动坐标。这样的方案,降低了试错的成本,提高了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率,善莫大焉。但理论一旦具有超越实践的独立性,就会有自身的主体性,这样的主体性一方面是理论作为独立的裁决逻辑体系所具有的天性,也是理论作为社会衍生品而附加的傲慢与偏见。管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路径依赖”或“核心能力的刚性”。人性的弱点在理论的生长过程中也被暴露无遗,欢喜于对实践指手画脚的快感,而执拗于理论对实践的俯视和轻蔑。有多少大家,最后的结论是推翻了自己穷其一生的发现。当自己亲手搭建的理论大厦顷刻间在自己或他人的手中分崩离析,这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所谓权威,通常对理论创新者而言,就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高峰,不仅难在理论的高度难以突破,更难在作为挑衅者而受到的压制。
然而,科学演进的动力机制恰恰在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验的长河暗流涌动,经验的丛林草木竞发,每一刻都在昭示着“变化”的魅力,也在反叛理论划定的活动范围。这样的活力恰恰是人类生命力的基本特征。何为科学精神?窃以为,科学精神就在于以经验不断检验既有理论,获得新发现和新知识,进而推动人类距离真理更近一步。如果脱离鲜活的实践经验,理论就失去了向真理演化的方向。而这样的理论实则是画地为牢,对人们的实践会形成极大的干扰和困惑。理论果真如此,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样的理论不要也罢,越少越好。
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从来不存在只有一面的硬币。实践之于理论的关系也莫过如此。一个好的理论体系,通常是开放的,接受来自于实践经验的不断检验和修正,并能够与实践共同成长,形成良性循环。而作为实践的主体,人类也需要对理论有基本的尊重和敬意。实践是千差万别的,其经验背后的规律从来不是不言自明的,需要理论研究者一代代挖掘、沉淀,最终让其中属于真理的成分重见天日。理论为人类文明提供了进步的台阶,每上一个台阶,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更进一步。当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那些曾经成就人类文明高度的台阶也被一步步告别,在山底、在山腰,无不闪耀着彼时人类进步的光辉,值得我们为每一个新高度的达成向他们致敬。
今日所谈皆是常识。愿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