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拌嘴后你会怎么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认可父母的教育方式又该怎么办?赌气不吃饭?与家长冷战?其实,不管做出哪种选择,都是不理智的行为。道理都明白,但是孩子们做起来却更加“极端”。这不近日,漯河一13岁少年就因为和父母拌嘴,一气之下留下遗言选择了跳河。好在,抢救及时,孩子没有生命危险。想想都后怕!孩子究竟因为什么做出这样极端的举动?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避免出现这些极端的情况呢?今天,围绕这些话题,考学君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因不满家长教育方式,13岁孩子选择跳河2月12日下午,在漯河市召陵区解放路大桥上,一名13岁少年因与家人拌嘴,一时想不开从18米高的桥上跳下。
当时下着雨气温骤降,河水冰冷刺骨,水深7米左右,男孩性命危在旦夕。
十万火急之时,正在值班的漯河市船员天桥救援队队长朱玉臣,开着冲锋舟迅疾赶到出事地点,飞快用安全绳套套住少年手臂,成功将其救出,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40秒钟。
在等待120、110、孩子家人的过程中,朱玉臣、窦安全等救援人员轮流做起了男孩的思想工作,稳定男孩情绪。
聊天中获悉,男孩因为与母亲拌嘴吵了几句,一时想不开的情况下就离家出走,走到解放路沙河桥上后头脑一热跳了下去。救援结束后,男孩的父亲来到救援队讲述了儿子离家出走的过程:2月11日晚上,孩子与母亲因琐事吵了几句;2月12日早上8时许,孩子在微信上给父亲留下了一句“你们的教育方式不对”后,就趁家人不注意离开了家门。
“发现孩子离家后,我们全家出动到处寻找,但都没有任何消息。”孩子父亲回忆说,大概中午1点多时,他终于与孩子在微信上联系上了,但苦口婆心孩子就是不愿意回家。
下午1时59分,孩子通过发红包留言的方式留下遗言:“对不起爸爸,若有来世,我还当你儿子,这次我食言了。”
看到留言,孩子父母焦急万分,不停地在微信上呼叫儿子,但自此失去了联系。
孩子选择轻生背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只是因为不满家长教育方式就选择轻生吗?
对此,郑州大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咨询师邵佳睿分析,这一事件反映出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从男孩的角度来看,13岁正处于青春期。
在这一事件中,男孩先是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表达了不满,轻生前又对父亲表现出歉意,充分体现了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高涨和情绪两极化的特征。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青少年生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需要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但心理上渴望独立,两者的矛盾容易使青少年对父母的管教行为不满,容易产生反抗心理。
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普遍面临学业压力增加,人际需求变化等,情绪可能因此波动较大。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心理治疗师王超明表示,透过这件事情,其实发现家长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如家长没有做好心态的转变,还是把孩子当做婴幼儿时期一样处处都管教,没有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没有以一个辅助者的身份站在孩子身后,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只会讲道理。如你要好好学习,学习好,将来就可以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好人生。
谁也不想听道理,就像我们家长朋友们,如果在单位里经常被领导讲道理,我们也不太愿意和领导去进行敞开心扉的沟通。
还有就是家长存在指责式的沟通方式。如孩子还没有说什么,就去否定孩子,去指责。
家长要明白,当孩子在向家长倾诉的时候,孩子是有需求的,孩子在情绪上希望得到父母的回应,也需要父母对他的一些需要、期待和渴望去做出一些回应。
和谐亲子关系,用心聆听是关键那么,日常生活中,家长该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呢?
首先,家长要允许孩子去讲述,要去聆听孩子。
在聆听孩子的同时,家长要去觉察。
如家长内心有没有先入为主的观点或是判断。
如果有,家长要把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和评判放下来,带着好奇,带着尊重,带着欣赏去聆听孩子,这才是比较这样的聆听的品质,才容易让孩子打开心扉去讲述他在学校里遇到的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其实当家长能够带着爱,带着欣赏,带着好奇,放下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就会惊艳到尊重,惊艳到被关注,被重视,就会敞开心扉,就会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一个孩子内心最渴望的就是来自于他的父母的一个认可,也就是说父母的认可对孩子来讲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要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有很多的缺点和毛病,怎么去看到?
事实上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试验,结果证明,如果我们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好,我们真的是需要不断的去认可孩子。
只有不断认可,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才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好。
温馨提醒如果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出现明显与日常言语和行为规律不同的表现时,就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孩子出现心理困扰信号。
典型表现为:孩子情绪抑郁,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话语上偶而会说“我不想活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或者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甚至有条理地安排轻生计划等。
当出现上述这些情况时,作为家长或老师一定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尽可能去发现和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引发的自我冲突。
如果孩子拒绝交流或影响程度较强,也可以及时向精神科医生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
文章部分来源大河报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